南方观察 | 下一站,轨道上的珠海

南方日报


广珠澳高铁广州北至珠海鹤洲段启动研评招标,珠海中心站(鹤洲)具体选址披露,珠肇高铁珠海范围先行段开工,南珠中城际珠海段启动勘探……进入年中,珠海轨道交通建设进展消息不断,从蓝图驶向现实,珠海的轨道交通建设,再度牵动着人们的心。

轨道交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构筑粤港澳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加快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依托。当前,广东正全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珠海迎来新风口,迈向“轨道上的珠海”。

珠海市轨道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省、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交通提升”工作总抓手,围绕推动澳珠极点融入国家高铁网,加快建设北优东接、辐射粤西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打造珠江口西岸综合交通新枢纽和轨道交通中心。

剑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珠海如何在轨道交通建设上发力?发展大运量轨道交通,珠海准备好了吗?一个个轨道项目将为珠海城市发展带来什么变化?

枢纽雏形

珠海中心站将落户斗门白蕉镇

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轨道交通是城市现代化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跨城互联互通的快速通道,能为城市发展集聚人气,成为提升区域发展格局的经济大动脉。

根据现有规划,珠海轨道交通项目多点开花:对内,连通珠海市区与珠海机场的珠机城际二期,力争2023年下半年完工;对外,珠肇高铁、广珠澳高铁、南珠中城际、广佛江珠城际,以及远期规划深珠城际、珠斗城际等备受关注。

日前,珠海市轨道交通局公布2022年市政府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涉及珠肇高铁、珠海中心站(鹤洲)高铁枢纽站、广珠(澳)高铁鹤洲至横琴段等项目。

珠肇高铁方面,自珠海鹤洲,经江门、佛山抵达肇庆,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珠江西岸衔接贵广铁路的便捷通道。珠海范围内先行开工段的隧道工程已开始对进、出口洞门施工,桥梁已开始桩基施工。而珠海至江门段争取7月完成初步设计审批,争取今年三季度沿线更多区域开工建设。

广珠澳高铁方面,线路始于广州枢纽,与广河高铁联通,经广州南沙、中山等地,终至横琴口岸,设计时速为350公里,鹤洲至横琴段正在深化线位方案研究。7月11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广珠澳高铁广州北至鹤洲段项目可行性研究服务》招标公告,明确将途经广州鱼珠,有望年内确定全线走向。自此,广珠澳高铁全面进入研评阶段。

与此同时,珠海城际轨道项目也正紧锣密鼓地推进。

6月21日,广州地铁18号线南延段,即南珠中城际,在珠海香洲区翠香街道启动钻探工程。此前一天,中山火炬段已开启钻探勘察,这条珠海人期盼已久的连接广州第二城际正式进入实质工程阶段。

此外,广佛江珠城际已于今年1月成立前期工作筹备组。今年2月,斗门区第五届人大会议提出,加快珠斗城际立项建设,与珠机城际共同构成珠海“一环”,项目已形成线站位方案研究初稿。

作为未来珠海乃至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的主力枢纽,被誉为“珠海之心”的珠海中心站(鹤洲)也在加速成型。

7月8日,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就珠海中心站(鹤洲)站城一体综合开发用地规划条件论证发布批前公告。项目选址初定在斗门区白蕉镇,东邻江珠高速,南邻新界河,西邻胜利河,北邻香海高速的58.78公顷范围内。

据了解,去年开展的珠海中心站(鹤洲)站城一体方案设计及条件研究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待后续继续研究审批后将确定最终方案。

按照规划,珠海中心站(鹤洲)将接入广珠澳高铁、珠肇高铁等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项目和广佛江珠城际珠海中心站(鹤洲)至珠海机场段等城际轨道交通项目。

珠海市轨道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珠澳地区将直接融入国家高铁网,形成“1369”出行时空圈:即市内主要节点和与大湾区城市1—2小时交通圈,与相邻北部湾、海西城市群核心城市3小时交通圈,与长三角、成渝、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6小时交通圈,与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城市9小时交通圈。

生长脉动

未来五年建设总里程三倍于历史

轨道交通线路迅速增加的背后,折射的是珠海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决心和力度。依托“海陆空铁”全要素,珠海交通基础设施正加速升级,综合立体交通体系骨架逐渐成型。

轨道交通建设,是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战略。纵观珠海轨道交通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与城市兴盛亦步亦趋的协奏曲。

2012年12月29日,广珠铁路正式开通;12月31日,广珠城轨全线贯通。这一年,珠海从“路无寸铁”步入了“双铁时代”。

事实上,早在一百多年前,兴建广珠铁路的构想就曾被提及。到上世纪80年代,珠海建市后再次筹划广珠铁路,并于1997年举行开工典礼。到2007年1月,广珠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珠海轨道交通历经多年的“胎动”,终于迎来柳暗花明。

但珠海的轨道交通梦想远不止于此,此后数年,珠海内外发力,逐渐铺开轨道交通大网。

城际轨道方面。2015年11月,珠海直达北京、桂林的两条跨省铁路开通,珠海从此进入高铁时代;2016年12月,珠海再次开通直达上海、长沙、贵阳的长途列车;2017年,珠海直达昆明、南宁、郑州的三条跨省铁路开票,直达潮汕的省内铁路也启动售票。

城区轨道方面。珠机城际一期(珠海拱北至横琴段)2014年开工建设,2020年正式通车运营,采取公交化运营模式,极大便捷旅客的出行;珠机城际二期(横琴至珠海机场段)也已于2018年开工,力争2023年上半年达到通车条件。届时,乘客由珠海机场前往珠海市中心、向北抵达广州将实现无缝接驳。

跨省市轨道之外,珠海建地铁的呼声也从未停止。根据《珠海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珠海已在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2号线前期工作。2019年1月22日,珠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争取把珠海地铁纳入国家和省相关规划,启动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工作。

随后出台的《珠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交通工作方案(2019—2025年)》显示,珠海加快推进轨道交通1、2号线的近期建设规划正向国家申报,积极开展广州轨道交通18号线从中山延伸至珠海工程前期研究。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珠海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已达103.34公里。在广东“十四五”规划中,直接涉及珠海的新建、续建轨道交通项目5个,总里程352公里。这意味着,珠海未来5年将建设的轨道交通里程有望达到过去40多年建设总长度的3倍多。

除了高铁和城际,一些新的轨道交通构想初现雏形。2021年2月发布的《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公众版)》提出预留6大重要交通廊道,其中涉及珠海的是京港澳高速磁悬浮通道,这为珠海轨道交通发展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若项目建成,按照目前磁悬浮600公里的保守时速计算,珠海到北京约2300公里,理论上不用4个小时即可抵达。

珠海的“高铁动力”正在不断升级。在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院长张福勇看来,未来,珠海的轨道交通格局如同人的手掌,“掌心”是珠海中心站(鹤洲)枢纽,“大拇指”是广珠澳高铁鹤洲至横琴段,“食指”是深珠高铁,“中指”是广珠澳高铁广州至鹤洲段,“无名指”是珠肇高铁,还有“小小指”则是东南沿海高铁,经由珠海将高铁线路一路往粤西延伸。

大城市梦

建成“一主四副”综合交通枢纽

轨道交通是区域联动发展的大动脉。随着“交通强国”“交通强省”战略深入实施,“黄金内湾”概念提出,“双区”和两个合作区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迎来发展的风口期。

《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珠海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珠海市交通提升暨交通强市实施方案》《珠海市重点交通项目三年(2022—2024)行动计划》即将印发,也将为“轨道上的珠海”勾勒出更清晰的路线图。

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对珠海的轨道交通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认为,珠海可以“另类思维”谋划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在中央明确全面加强大基建的背景下,珠海抓紧城际和高铁的建设规划,通过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反向推动人气集聚,有效突破交通、人口的发展瓶颈。”

他同时提到,发挥珠海中心站(鹤洲)枢纽作为城市发展的牵引作用,重塑湾区发展新格局。“通过高铁枢纽,强化产业协同发展,集聚创新资源,珠海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探索样本经验。”

“建轨道就是建城市”。张福勇提出“枢纽营城”的概念,交通枢纽不仅是各种交通方式的聚集,还能打造成为集产业、人居、物流等站城一体化综合交通平台。

当前,珠海推进珠海中心站(鹤洲)枢纽、横琴高铁枢纽、珠海北站枢纽、金湾枢纽、茂盛围枢纽等5大综合枢纽的新建和提升工程,以“一主四副”的轨道交通枢纽体系,辐射珠江口西岸城市群。

事实上,在同样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2021年,长三角铁路完成基建投资901.9亿元,连续六年居全国铁路首位。近日,合杭高铁湖杭段进入试运营,线路从湖州站引出,将大大提升湖州在长三角区域交通枢纽地位。除此以外,苏州、南通、嘉兴等一批二线城市的高铁枢纽项目也在加速落地。

“高铁经济是一座城市功能的延伸。”珠海市委党校副校长王朝晖说,通过高铁建设,既能优化沿线城市资源配置,促进沿线城市调整产业布局,还有利于城市群之间人流、物流效率与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促进资金、人才、信息向发展环境优越、行政效能高的区域聚集。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鹤洲高铁枢纽建设,将成为珠海发展的巨大推力。“珠海有着现代产业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鹤洲高铁枢纽和高铁新城的规划落地,不仅将缩短与全国的时空距离,还将带动所在区域实现超常规发展。”

今年以来,珠海不断优化交通网络和枢纽节点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时序,抓紧开展深中通道连接线、港珠澳大桥西延线、市域轨道环线三条战略通道规划建设。

轨道上的珠海故事,正在持续书写。站在更高视角、以更大视野来看,随着众多轨道交通逐一铺开,将塑造出立体化的交通格局,届时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奔流入“海”,“大而强”的珠海梦照进现实。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吴冠霖

【摄影】钱文攀

相关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合理把握建设模式,有效发挥高铁集聚效应

观察眼 | 以适度超前思维, 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蔡如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