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向明:白云新城是企业谋划布局的优选项

南方+

“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区位条件,让白云新城成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下,企业谋划布局的优先区位选择。”

7月18日,在粤海置地主办、南方日报、南方+和南方产业智库协办的“经济新格局 擎动大湾区”广州白云新城创新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以“双循环视角下的白云新城”为主题进行了观点分享。

“我第一次坐飞机就是在原先的白云机场。”主旨演讲一开场,马向明便首先回顾了白云新城的发展历史。

2004年,原白云机场结束运营并搬迁,所在地块启动规划工作。“广州城北,机场周边多数已是建成区,因此原机场区域成为真正的‘留白’,原机场跑道也形成了一条‘中轴线’。”

马向明介绍,在2007年时,原本白云新城片区定下了“北住南商”的布局,但此后专家研究提出,应该调换过来,采取“北商南住”的空间定位,这一定位是参考借鉴了发达国家“边缘城市”的概念。

“边缘城市”处于传统市中心区的周边,在发展中逐渐成为住宅区和小镇社区,且拥有商业、购物、娱乐中心。

“例如在美国华盛顿,机场和主城中间的区域就属于‘边缘城市’的范畴,这里聚集了一些不留恋中心城区,希望在外围地区落脚的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另外这个区域也拥有很好的住区,交通便利。”马向明说。

在随后的调整中,白云新城的规划逐步完善,定位为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到了2017年,白云新城总部聚集区的定位正式提出。

“在‘双循环’经济视角下,企业布局方式和过往不一样了。”马向明认为,早先的模式以“引进来”为主,投资者、原材料、技术均来自境外,所以当时拼的其实是把提供生产空间的“园区”给做好,但如今中国的企业,要带着自己的资金、技术、设计方案“走出去”,这个时候就需要以城市为依托,城市服务功能提供重要支撑。

马向明认为,白云新城的区位意义就体现在这里。

一方面,作为国内前三、大湾区最大的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航空枢纽拥有便捷的交通优势。马向明认为,在快速路网、轨道交通线网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白云机场与广州主城区之间联系不断加密,且都要经过白云新城地段。“所以这里拥有一条‘永不停息’的通道,而且不止通向广州,未来轨道也将从这里通向佛山,所以白云新城是‘广佛上城’区域轨道往密集的场所。”

另一方面马向明也指出,白云新城被称为广州第二文化中心,拥有广东画院、广州规划展览馆、体育馆、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一系列良好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交流、碰撞的环境,更是新经济成长的沃土。在这一背景下,建设新的商业综合体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白云新城的公共空间体系公共设施,帮助白云新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点”。

“白云新城以城心为依托、广佛上城为腹地、面向机场的良好区位,快捷的交通体系,独特的空间布局和公共设施落目,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是企业面对双循环时代谋划布局的良好场所。”马向明说。

0  受访者供图

直播回顾

经济新格局,擎动大湾区!这场论坛带你见证白云新城焕新发展

粤海·云港城项目效果图。作为白云新城重点谋划的高端商业综合体,粤海·云港城划打造总建面约 73 万㎡的都芯综合体,涵盖现代美学大宅、甲级超高层写字楼、总部独栋写字楼、创意办公、开放式潮流商业等多元业态,实现经济互联、产业互通、人才互动的 CBD 都会经济磁场,打造广州国际化生活的新高地,激发白云新城新活力,推进白云新城CBD的进一步转型优化,成为白云新城核心区、中轴线上最重要的拼图。

粤海·云港城项目效果图。作为白云新城重点谋划的高端商业综合体,粤海·云港城划打造总建面约 73 万㎡的都芯综合体,涵盖现代美学大宅、甲级超高层写字楼、总部独栋写字楼、创意办公、开放式潮流商业等多元业态,实现经济互联、产业互通、人才互动的 CBD 都会经济磁场,打造广州国际化生活的新高地,激发白云新城新活力,推进白云新城CBD的进一步转型优化,成为白云新城核心区、中轴线上最重要的拼图。

专题报道

专家汇聚,智享湾区!广州白云新城创新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白云新城:多元复合CBD活力无限 开启世界级城市城芯新型态

广州白云发布:专家把脉+新地标首发,白云新城高质量发展再迎利好

广州白云: 世界性大都市的高质量发展中心,助力粤港澳打造全球超级湾区

0  受访者供图

专家访谈

王珺:充分发挥广州支点、通道和环境“三位一体”优势

马向明:白云新城是企业谋划布局的优选项

樊纲: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要用“2.0版”思维解决|现场+料

南方+记者对话樊纲:广州与周边城市资源互补可实现更高层次发展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策划】冯善书

【执行】柴亚娟

撰文】葛政涵

【视频】孔剑锋

编辑 马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