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区域分工格局下,强化创新能力,完善交通通道,优化营商与生活环境,将推动广州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汇集商业、办公、居住等多种业态,将促进经济互联、产业互通、人才互动,形成产业全面升级的都会经济体。”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院长,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主任,广东省政府参事王珺说。
7月18日,在粤海置地主办、南方日报、南方+和南方产业智库协办举行的“经济新格局 擎动大湾区”广州白云新城创新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院长,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主任,广东省政府参事王珺以“新型区域分工格局下广州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了观点分享。
“广汽去梅州做制造车间,与此同时,潮州某电子公司在广州、深圳建立了几百人的研发机构。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广州、深圳的制造在往周边转,同时粤东西北的一些大型企业把他的研发机构往广州、深圳配置。”王珺说,这些案例背后反映了传统区域分工向新型区域分工转变的趋势。
他表示,过去传统分工格局主要根据资源禀赋进行分工,但现在强调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配置在不同城市,每个城市根据其优势做产品。产业链跨地区分布形成的区域分工格局,就是新型区域分工格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区域分工格局的转变?新型区域分工的动力在哪里?王珺依旧举例过往调研的企业:“比如潮州的电子企业,他们在深圳、广州设立研发机构,负责人说得很清楚,主要是为了吸引高端高素质人才。由此可以发现周边地区对广州的需求是发挥支点作用,通过研发平台、产业带动力和环境的优化形成整体支撑作用,这是广州战略性的机遇。”
面临新型区域分工格局下的机遇,广州需要做什么?王珺总结为发挥广州支点、通道和环境“三位一体”优势。支点指以创新能力支撑更大范围、更多区域的产业高质量发展。通道指以聚散能力彰显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实际上就是一个交通枢纽网络和节点的作用。环境指以治理能力保障生产与生活环境有序舒适。
发挥广州支点、通道和环境“三位一体”优势是以支点为核心,以通道为基础,以环境为支撑,通过做强支点、畅通通道、优化环境,让广州保持在流入大于流出中,高技能劳动者占比大幅增加,从而推动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实现良性循环。
王珺还为发挥广州支点、通道和环境“三位一体”优势指出了路径。他总结为三点“定好标准、用好腾挪、做好治理 ”。定好标准指规定不允许进入的行业的负面清单,制定高收入和高品质生活中的以“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标准;用好腾挪是说围绕规划,以新标准、新功能建设新区、新城,同时修旧如旧以“绣花功夫”彰显老城市新活力,让新老城区相得益彰;做好治理包括分层次做好社区治理,分行业做好企业治理。
“广州可能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CBD,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今广州引进人才的层次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是与高素质创新资源连在一起的。在新时期,如何顺应这种变化让我们任何一个开发项目不至于‘没盖完就过时’是思考重点。”王珺说。
直播回顾
粤海·云港城项目效果图。作为白云新城重点谋划的高端商业综合体,粤海·云港城划打造总建面约 73 万㎡的都芯综合体,涵盖现代美学大宅、甲级超高层写字楼、总部独栋写字楼、创意办公、开放式潮流商业等多元业态,实现经济互联、产业互通、人才互动的 CBD 都会经济磁场,打造广州国际化生活的新高地,激发白云新城新活力,推进白云新城CBD的进一步转型优化,成为白云新城核心区、中轴线上最重要的拼图。
专题报道
广州白云发布:专家把脉+新地标首发,白云新城高质量发展再迎利好
广州白云: 世界性大都市的高质量发展中心,助力粤港澳打造全球超级湾区
专家访谈
南方+记者对话樊纲:广州与周边城市资源互补可实现更高层次发展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策划】冯善书
【执行】柴亚娟
【撰文】周中雨
【视频】孔剑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