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汕头将正式进入“党代会时间”。
11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汕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将“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作为主题,结合实际提出一系列彰显汕头特色、努力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任务和务实举措。
形势决定任务。这个五年一次的党代会,对面临重大机遇的汕头而言,意义超乎寻常。党代会上,汕头将亮出过去五年成绩单,擘画未来五年新蓝图,以改革再出发的勇气和担当,肩负“迎头赶上”殷殷重托,踏上新的征程。
随着456名党代表陆续报到,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愈发浓烈。下一个五年,如何真抓实干,如何起笔落墨……这一切,都备受外界瞩目和期待。
看点1:提交“迎头赶上”任务书、施工图
“此次党代会恰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时点,汕头也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带头提高政治站位,带头履行代表职责。”来自汕头澄海区的党代表魏思超说道。
谋划发展思路,离不开对形势的研判。这次党代会,是在建党百年华诞、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和实施“十四五”计划之际召开的,其开创性、引领性、战略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次党代会的召开,将对汕头当前面临的问题短板和发展机遇进行研判,聚焦关键环节,凝聚集体智慧,为汕头未来五年改革发展指明前进方向,规划前进步调。”金平区党代表胡惠真说道。
多重机遇叠加,已成为集体的共识。
纵观全局,当前汕头正乘势而上全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以更加铿锵坚定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
放眼全省,广东正以“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为牵引,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助推汕头实现“迎头赶上”的重要使命。
战鼓催征,形势逼人。从发展主动来看,汕头提出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聚焦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彰显了在新时期乘势而上打硬仗的信心和决心。
看点2:推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落地见效
此次党代会将“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作为主题,为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
濠江区党代表庄思明表示,在当下提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工作思路,是在总结汕头过去40多年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汕头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布局中,这是非常明智和正确的选择。
汕头发展海上风电优势得天独厚。
一段时间以来,汕头市委立足新发展阶段,鲜明提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把握时代发展浪潮,结合汕头发展实际,谋划“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新格局,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汕头市直第三代表团党代表、市委党校副教授郑梦婕表示,作为一名党代表,同时又是一名理论工作者,她关注的是汕头市围绕“工业立市、产业强市”重点工作中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当前,新能源产业是国家和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汕头发展海上风电优势得天独厚;新材料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汕头新材料产业已形成规模效应;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产业链涉及领域广、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立讯精密等行业龙头项目已在汕头落地建设,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纺织服装、玩具创意是汕头最有优势、最有特色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为全市经济增长发挥了“稳定器”作用,具备向高端化转型条件。汕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稳步壮大,部分企业创新水平居全国前列,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大健康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从汕头发展历史来看,“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提法并不新。但在新时代新使命之下,“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必然有新的内涵、新的方向、新的任务。明确目标任务后,汕头就没有退路,必须快马加鞭,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汕头大胆革新,探索试验,推出首宗新型产业用地(M0)。 南方+杨立轩 拍摄
看点3:打造区域协调发展“动力源”
区域经济发展,是绘就汕头五年新蓝图绕不开的话题。
面向下一个五年,汕头的六区一县及三大功能区,被寄予很高的期望。可以说,支撑“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
澄海区党代表林耀旭表示,此次党代会的召开,具有强有力的引领作用,今后五年,希望汕头能够充分发挥特区优势、侨乡优势,港口优势,区位优势,以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通过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大力发展“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奋力把汕头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金平区党代表尤蔡平则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党代会报告,积极参与大会各项议程和金平代表团的各项活动。回到单位后,带领团结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学习好、贯彻好市党代会精神,围绕“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工作思路,推动街道各项工作上新台阶,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关文章
党代会观察②今后五年汕头的八个“坚定不移”,第一个为何是它?
党代会观察③ 开跑即冲刺,汕头怎样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
党代会观察④布局“321”产业,汕头即将打开的新空间有多大?
【记者】蔡沚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