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国共产党珠海市金湾区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金湾区委书记梁耀斌向大会作报告。报告用翔实的数据回顾了金湾过往五年的成就。南方+记者从中梳理了关键内容,带你“数”读“速”懂金湾这五年都做了什么。
报告透露,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4亿元,年均增长7.8%,总量较“十二五”末增长66.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万元,走在全市前列。2020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8.45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4亿元,增长3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8.84亿元,增长9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85亿元,增长25.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07亿元,增长50.1%,收入、支出规模连续五年保持全市前列。
在这五年来,金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强基补链、锻长补短。扶持实体经济发展“金十条”等政策落地落实,安排各项扶持资金超60亿元。工业发展提质加速,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6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总量近五年全市排名第一。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5个,总投资近1300亿元。现有“百亿级”企业3家、“50亿级”企业2家、“10亿级”企业30家。通过对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开办企业全流程压缩至0.5个工作日。
在这五年里,金湾创新要素加快聚集,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全国、省、市平均水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1.59件;拥有市级以上技术中心295个,市级以上工程中心128个,高新技术企业从86家增加到452家、增幅近4.5倍。升级推出“金英计划”产业人才“1+7”新政,产业人才入库人数实现翻了三番。累计发放各类人才政策补贴约1.3亿元,惠及近2万人次。
在这五年间,珠海机场迈入千万级机场行列,高栏港迈入亿吨大港行列,累计新建、改扩建市政道路75条、150公里,升级改造“四好农村路”21条、65.77公里。社会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民生领域,五年累计民生支出182.1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35%。
其中,五年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2.8万个,城镇新增本地就业人数3.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下。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26所,新增学位1.4万个。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趋于完善,建立起“15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建成镇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0个、长者饭堂40个,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100%。建成全市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打造11座“城市书屋”。
相关链接:
珠海金湾:要以国际化视野、大湾区格局、特大城市站位找准自身坐标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董谦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