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晚上好!这是南空夜读的第47期节目,很高兴在八一建军节的夜晚,再次与您相约南部空军。祝各位战友节日快乐!
今晚,我将带您漂洋过海上海岛,枕着海浪听听一座雷达站的故事。
一路车船颠簸,终于登岛。沿着小路蜿蜒上行,才慢慢靠近大洋深处的南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
刚踏入军营,便在茫茫大雾中,和这里的狗子们打了个照面。雾大,只能模糊地看到好几个影子。群犬齐吠,格外清晰,外人听来生怯,却恰恰填满站里官兵的孤独,在他们听来亲切而温暖,就像老朋友拉家常一样。
陪同采访的战士介绍,站里的狗都是编外战友,来源各不相同。最近的,来自岛民家;更多的,漂洋过海而来,跟随自己的主人来到这座海岛扎根。它们的岛龄各不相同,最长的几代同堂,都扎根在这岛上,和官兵们一起守望汪洋、守卫长空。
和很多老班长一样,上岛不久,中尉排长魏鑫也养起了狗。原因无异,排遣压力,消解孤独。站里人员不少,但当面敌情多、战备压力大,每天轮流值班,日子过得紧张又忙碌。
魏鑫给自己养的狗取名Coffee,叫起来有些提神的感觉。狗如其名,一身咖啡色皮毛,看起来分外精干、机灵,随时准备和主人一道行动。即便夜黑风高、雾大蔽目,魏鑫一出门,Coffee就紧跟身后,随他前往阵地值班,护他返回宿舍休息。
这样的陪伴不算传奇,至少在这里不是。不只Coffee,站里的其他狗也会如此,不用人教。无论多晚,但凡主人出门,狗子从不缺席。有时官兵乘车下山,狗子们还会一路追到山脚。这份感情,随着时间愈久弥坚。
岛上的狗各有名号,你要是叫错了,它可不应你。大白、大黄、阿普、Coffee、魔王、瘸子、骡子、掰jio(音译)、皮皮……当你能毫无差错地给全站的狗点次名,一一道出这些名号背后的故事,那你一定是一个老“海岛”了。
俗话说,贱名好养活。官兵给它们取名时,不乏这种考虑。名字奇奇怪怪,但背后故事可不普普通通。能来这里并存活下来的,一定得是生活的强者。外号“魔王”的Black,当年是一条竹叶青换来的;“瘸子”劫后“逃生”,一生下来就折了腿,多亏老班长张龙龙救治;“二狗子”在“细小”(一种犬类急性传染病)来袭时“熬”死了不少同年狗,最终幸存下来……
站里无猫,因为活不了,容易被狗咬死。不知何时,狗子们都练就了一手驱鼠本领,更绝的,还能斗蛇。雷达站位于岛上的制高点,全年风大,长不出大树但多杂草,不时有蛇出没。长期的斗争,让狗子们格外机警,一有“风吹草动”,就叫得特欢,一呼百应,纷纷加入到寻蛇队伍中。老“海岛”能听音寻蛇,在狗子们的帮助下,准确处置威胁、定点清除隐患。
若比捕蛇,黑狗“瘸子”是绝对的王者。别看它有条腿跛脚,可身手矫健,捕蛇格外骁勇。这一点,随它的主人、操纵班长张龙龙,业务精湛,技艺了得。看似温顺,但一旦威胁来袭,立马一脸虎气,极具战斗力。
前年冬天退伍时,张龙龙原计划带爱犬“瘸子”回山东老家。临行前的一件小事,让他改变了决定,最终将爱犬继续留在岛上。退伍后,张龙龙曾在雷达站的山脚下暂居,一边帮岛民做事,一边消解自己的“乡愁”,等待着安置工作。每天抬头就能望见雷达站,远远可以听到清晨起床号响、傍晚军歌飘扬,回到熟悉的记忆,让自己不至那么落寞、寂寥、难受。
暂居山脚的那段日子,他把爱犬接了下来。细心的他,很快发现“瘸子”也在想“家”——来到岛上的人们都喜欢眺望大海,一望无垠、海天一色、辽阔壮美。可“瘸子”不同,从来到山下,天天会眼巴巴地望着山顶,盯着雷达站的方向发呆。
最后,狠狠心,张龙龙又把“瘸子”送了回去。他不想自私,雷达站是“瘸子”的家,是一生的故乡。
也许只有真正的老“海岛”才懂得,告别,也需要时间。哪怕人走了,心还会被有意无意地落在岛上,让人久久牵念。其实,把“瘸子”留在岛上,张龙龙藏了份私心——这样,自己虽然离开了,但爱犬还在,也算是替他守着“家”。
采访时,我不禁想,人最期待的一定是诗和远方吗?也许是脚下的土地、眼前的风景,即便它贫瘠、艰苦,没那么有名。而这个答案,只有当你离开时,才恍然大悟。
坚守但不艰守。走在这座海岛雷达站中,听官兵们说得最多的就是两个字——变化。近些年,随着战区空军基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强基砺剑”工程项目接续落地,站里早已旧貌换新颜。平整土地后,新建了多项设施,配套建成了健身房、阅览室、播音室等,有线电视也通过海底光缆接到了这里。
如今,排遣寂寞、消解孤独的方式多了,和外界联系也不会再因为信号飘摇不定,但养狗的传统还在这座海岛雷达站延续着。前不久,和岛上官兵联系,听到一个好消息——Coffee在今年年初下了一窝崽。
此刻,班长张龙龙正在老家上班,他还在怀念,怀念爱犬“瘸子”,怀念这片汪洋,怀念自己的第二故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打开南方+,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