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被一部爱情片打动,看到编剧坂元裕二的名字后,便理解了。依旧是犀利又真实的金句,依旧是显微镜式的动人细节,坂元裕二似乎总能精准地切中恋爱中男女的隐秘心事。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单从片名看像是某个滤镜浓重的煽情偶像剧,但看完后却会忍不住感叹“这就是爱情啊!”
爱情是什么?是我喜欢的歌刚好你也喜欢,是你家的书架是我家的翻版,是一起等红灯,期待它永远不变绿……
有人说《花束般的恋爱》是“文青恋爱实录”,一点也不夸张。
剧中的小绢和麦从相遇到相恋,都充满了文青式的惺惺相惜,没有尴尬的表白,疯狂的求爱,只是两个可爱有趣的人,在茫茫人海中嗅到了彼此的味道,小心翼翼地试探,然后对上了频率。
“那是押井守吧”!便是小绢和麦初次识别彼此的暗号。
因为错过末班车,小绢和麦还有另外一对男女来到咖啡馆闲聊,大神押井守就坐在旁边,对面的男女却认不出,转头聊着热播真人剧《魔女宅急便》。
这时候,身边有个能懂自己见到大神同款激动ing的人便十足珍贵。
坂元裕二的细节控从小绢和麦相恋开始一直持续到两人结束。可以说,正是他对恋爱日常的精准描摹,让这部片子从一众悬浮戏剧化的爱情片中脱颖而出。
01
《花束般的恋爱》全片都建立在文青式的恋爱模式之下,穗村弘的诗、蘑菇帝国的歌、今村夏子的书、新宿重新上映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坂元裕二通过电影、音乐、书籍、游戏、展览贯穿起了两人恋爱变迁的全过程。
小绢和麦开始谈话的契机是押井守,然后发现彼此都是兴趣点奇奇怪怪的人,穿同样的开口笑帆布鞋,错过了同一场天竺鼠展览,对方喜欢的作家自己恰好也喜欢,都喜欢用电影票做书签。
在恋爱的初期,他们一起追《宝石之国》,一起看木乃伊的展览,一起用一个耳机听着喜欢的音乐,一起计划着玩《塞尔达传说》,一起逛老夫妻开的面包店……
爱情总是在有彼此参与着的共同记忆里,变得美好而浪漫。这也构建了小绢和麦恋爱的核心和基础,文青式的恋爱是追求灵魂共振,那些微小的不被人理解的瞬间,刚好被彼此捕捉,获得同样的感动和欣喜。
而不幸的是,爱情的丧失也与此有关。
单纯的校园时光后,当两人毕业,面临着工作生活的压力,他们的步调也慢慢不能同步。
麦成为打工人后,因为经常加班,身心疲倦,渐渐开始错过两人约好的展览,曾经一起抱着《宝石之国》看到落泪,现在故事也不记得了;一起追的《黄金神威》一直留在第七卷,一起约好玩的塞尔达,只剩小绢在默默地玩。
剧中,还有两个细节看得人心头一紧。
一个是小绢在书店看到喜欢的作家出的新书想与麦分享,却发现麦正在一边看《人生的胜算》。
另一个是,小绢发现曾经逛过的那家充满回忆的夫妻面包店关门,发图片给麦,麦却回复她,往前走一截买其他家就好了!
这些细节前后巧妙呼应,让两人的故事仿佛有种命定的悲伤感。
爱情或许正是从这些不经意的细节中开始慢慢消逝,当两个人不再能够分享彼此的喜好与日常,当最初的欣喜与悸动变成了失落与黯然,是否就意味着分开成为必然?
02
在呈现爱情的悲剧内核上,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还在于运用了双视角来呈现小绢和麦分别的心路历程。
在恋爱初期时,双视角让我们看到两人的同频合拍,心意相通。彼此有着一样的怪癖,默契地在心里约好在末班车之前告白;但在恋爱消散之际,这样的双视角则更加真切地让我们感受到爱消失的细微痕迹。
当麦向小绢提出结婚的时候,影片用了两个镜头分别呈现出了他们各自内心的os。
小绢:“和三个月没做爱的人谈结婚,他到底怎么想的。”麦:“她想维持学生时期的感觉,到什么时候。”
这时候,两人的想法的不同步已经初见端倪。一个想要回归平凡,为未来谋划,而另一个却坚持初心,希望守住爱情最初的美好。
而从这种搞不懂滑入不想懂,影片用了一个更加极致的细节来呈现。
麦的前辈去世后,当晚回家,麦本想和小绢彻夜聊聊,小绢却直接上床睡了,第二天,她想搭话,麦却已经不想说了,无所谓了。
而在小绢这边,她从女性朋友那知道前辈爱撩女生,而且还打女人,所以无法和他一样悲伤,第二天,本来想搭话,但已经晚了。
爱情最终还是败在对这些细节的后知后觉中。
坂元裕二常常在作品中运用这些日常中的犀利思考来解剖感情。《四重奏》中,他将爱情的消散融在食物中,一个在炸鸡上挤柠檬汁的细节,让夫妻心生罅隙。
这样的细节或许不值一提,不至于直接击碎一段感情,却也无法让他们再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就像卷真纪的丈夫所说:“当然是爱的,只是不再喜欢了。”
在本片中,坂元裕二还贡献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来解释爱情的本质。小绢和麦在热恋时会用一个耳机听歌,被一旁的大哥提醒说,“音乐是双声道,不是单声道,耳机左右两边的声音不一样,两个人戴一个耳机听得根本不是一首歌”。
当两人分开后,才明白,就像戴耳机听音乐一样,恋爱是不能分享的,每个人只能拥有一个。
文青式恋爱的悲剧就在于,初次相遇时,那个百分百女孩(男孩)的错觉被爱情的粉红色泡泡所淹没,以为自己会是爱情的幸存者。
就像小绢说过的:“我没打算将这段恋爱,变成仅此一晚的派对。虽然爱情的存活率很小,但我的爱情会活下来”。
但正如本片的片名(花束般的恋爱)一样,所有的爱情都有各自的花期,花开时,绚烂缤纷,当花期一过,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一地鸡毛的难题。
影片中,麦也试图用结婚来补救这段花期已过的爱情,想要遵守自己对小绢许过的“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和你维持现状”的诺言。
但最终,小绢还是无法接受降低标准,选择“一个人的寂寞”好过“两个人的寂寞”。
苏打(菅田将晖)和村花(有村架纯)两人身上的纯真气质和人物角色无限贴合,将小绢和麦在爱情中曲折心事演绎地极为真实动人,让人沉浸在这段爱情变奏曲中无法自拔,无法接受很爱的人为何要分开的事实。
但爱情不就是这样,总是没来由的开始,又没来由地从我们指间溜走。
不像《夜以继日》中对爱情心理描摹的阴郁鬼魅质感,本片小清新的格调和从演员口中不断涌现的金句让影片呈现出日影一贯轻松治愈的氛围。
虽然本片书写的爱情呈现出悲剧的走向,但影片最后的落脚仍然回归到坂元裕二一贯的温情视角。
分开后,小娟和麦的默契依然存在,他们还是会不约而同地和对方背对背挥手。
让人想起《婚姻故事》中,妮可和查理分别时仍会为他耐心地系着鞋带,真正的爱意,永远不会随着分手而消散。
花束会有枯萎的一天,幸福的时光也总是美好而短暂。但过往的爱恋也将永远定格在记忆中,留待我们回味。
就像麦最后在谷歌地图发现的两人正好被捕捉进的身影,正是他们花束般爱情存在过的证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