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华侨试验区这6年 | 聚侨力:多元发展擦亮“侨”字招牌

南方+ 记者

近日,由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汕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汕头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和广东省科技工作者与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承办的“中国创新50人论坛”在汕头举行。这是该论坛自创办以来首次在北京以外地区举办,为华侨试验区聚侨引侨注入强大的动力。

聚侨引侨,是华侨试验区的核心所在,也是发展所需。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兼具“侨”和“文化”内涵的国家级发展平台,华侨试验区自2014年成立以来,坚持“一切围绕企业、一切服务企业”的招商理念,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成为吸引海内外投资者,尤其是潮商注册落户的催化剂。

◎聚侨引侨落地高端产业

搜狗(汕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落户、阿里巴巴“推城出新”活动加速制造产业数字化进程、一万平方米的网络直播基地启动建设,泰盛科技园商务写字楼区域部分投入使用……近年来,一批批高端产业项目相继落地,是华侨试验区聚侨引侨的缩影。

华侨试验区内的科创园,现代化写字楼林立。

华侨试验区内的科创园,现代化写字楼林立。

汕头是著名侨乡,汕头经济特区因侨而立,因开放而兴。截至2019年底,汕头累计有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218个,其中海外侨胞投资的项目占比高达88.8%。华侨试验区成立6年来,正逐渐成为汕头对外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今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试验区要发展特色金融、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医疗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探索建设面向全球华侨华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并未阻滞汕头华侨试验区聚侨引侨的影响力。华侨试验区相关负责人说:“疫情之前,我们一周都要接待好几拨过来考察的侨团;疫情期间,留在国内的侨领也会经常来了解投资开发和项目合作信息。”

◎多措并举做好“侨”文章

那么,华侨试验区接下来该如何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据华侨试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华侨试验区将扎实推进聚侨引侨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侨梦苑”侨商产业聚集区、新侨创新创业基地、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汕头工作基地等优质平台建设。

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抓手,谋划海外华文教育创新发展路径,打造“海外华文教育创新发展基地”。加强与泰国部分优质华校的深度合作,初步构建海外华文教育创新服务的支撑体系,取得良好成效。精心建设汕头城市发展和产业展厅,打造充分展示汕头特区以及华侨试验区规划建设、描绘侨区发展愿景、讲好华侨精彩故事的重要窗口。

此外,多形式开展通侨联侨工作,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合作事业发展平台。主动对接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商会,谋划筹办一系列涉侨的重大活动,策划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化宣传活动,进一步做好“侨”字文章,擦亮“侨”字招牌。

华侨试验区直管区——珠港新城。

华侨试验区直管区——珠港新城。

华侨试验区还将积极打造中国海外华文教育创新发展服务中心,通过海外华文在线教育直播基地、海外华校试点建设智慧课堂、华文教育文化产品研发基地等,打造海外华语教育和文化传播交流基地。推进“华侨之家”建设,为到访侨商侨团搭建一个敦睦乡情、联络交流和参观考察的平台,争取有影响力的华侨华人社团在华侨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联络处等,深化与海外华侨华人的交流与合作。规划建设华侨文化交流中心,挖掘华侨文化、海洋文化和潮汕文化特色,打造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基地。

【记者】杨立轩 王涵琦


⊿编者按:

有海水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处就有潮人。汕头是著名侨乡,现有海外华侨华人500多万,在历史年轮的进程里,侨资侨力无疑是这座城市腾飞的重要力量。

2014年12月8日,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下称“华侨试验区”)挂牌运作,汕头深化改革开放迎来了“二次创业”。过去6年间,华侨试验区以多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实践,努力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和面向全球华侨华人聚力发展的创新平台,全力做好“侨”字文章。

恰逢华侨试验区挂牌6周年之际,南方+汕头华侨试验区频道全新上线,让我们一起回顾历程、展望未来。

点击进入南方+华侨试验区频道>>>

点击阅读:凝侨心聚侨力,南方+华侨试验区频道正式上线!

点击阅读:汕头华侨试验区这6年 | 大建设:从围海造城到投资热土

点击阅读:汕头华侨试验区这6年 | 兴产业:精准招商赋能现代产业

点击阅读:汕头华侨试验区这6年 | 引人才:创新制度打造人才“归谷”

编辑 肖俏
校对 蓝淑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