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1980年,方克森还在汕头地区计划委员会工作,是当时建筑行业的骨干,曾作为办事人员参与特区调研。得知确定在汕头建立经济特区的消息时,他特别高兴:“特区是汕头的希望,汕头发展有希望了!”
但彼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将与汕头经济特区产生什么样的联系——3年后的1983年,他调往特区管委会,任特区规划局第一任局长。后来,他又成为分管特区规划建设工作的特区管委会副主任。
方克森
扎根特区从事规划工作,对于同济大学城市建设与经营专业毕业的方克森来说,是一个能够发挥优势强项的新平台。因此,尽管各方面环境条件都比较差,他还是充满着热情和干劲。而前身为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办公大楼的龙湖区政府办公大楼及周边区域,就是在他任上从规划变成现实的。
方克森说,龙湖区政府办公大楼在选址建楼时,所在区域还是一片沙地。最初规划时,管委会并不单独考虑办公大楼,而是把这里当作一个综合服务体来规划,既有星级酒店,又有办公大楼,还有活动场地,形成背后工厂企业的“前区”,集生活办公管理一体化。
大楼建成后,经济特区管委会的办公地点都集中于此,且海关、银行都在附近,办公大楼及其周边设施大大方便了来特区办事的外商、外资企业等,这一高效便捷的集约化办公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从那时开始,就没有围墙的概念,因为是从一个功能区以及欢迎外商投资的角度来考虑的。这在当时的汕头是比较超前的。”方克森说。
此外,大楼的楼高也是当时比较超前的一个特点。方克森介绍说,由于管委会机构简单,一开始只计划建4层楼,“够用就好”。但他觉得不成气候,从规划的角度以及配套预留广场的高度来看,起码要建10层。最后,方克森的意见被采纳,大楼共建了12层。不过,由于管委会并不需要这么多办公室,就把部分楼层租给外商、外资企业,电梯、会议室也与他们共用。
如今,回想起自己在特区工作过的那段岁月,方克森依然感到自豪。他说,自己如果只是一名普通建筑设计师,最多可能就是设计一栋单体楼。但能够在特区独当一面负责规划工作,亲眼看着每一栋大楼拔地而起,看着这个片区从荒滩变新城,是非常难得的人生经历。也许是因为这一份特区情怀,退休多年的方克森至今仍住在龙湖区政府办公大楼附近,未曾搬走。一有闲暇,他就会到大楼一带走走,看看这片他奋斗过的热土。
点击链接·延伸阅读>>>>
【策划】严 亮 廖奕文
【统筹】辛均庆 杨 可
【采写】杨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