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开的中共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顺德明确提出研究“大良—容桂”一体化发展课题,推动顺德“强中心”战略,并且还提出“强中心”战略要向伦教拓展。面对新一轮大发展,大良、容桂、伦教如何主动出击,谋划未来愿景?
作为一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公共活动最集中的地方,中心城区既是城市化的标杆,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风向标。站在当前,千亿大镇容桂如何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为顺德打造与经济大区相匹配的高品质现代中心城区担当使命?
1月17日,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国兴接受媒体专访,畅谈容桂携手大良一体化发展的未来之路。
◎强中心要在五大方面成为现代化标杆
记者:顺德作为全国百强区之首,需要一个中心城区体现城市化发展标杆。作为容桂街道的主官,请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强中心是什么样的?
刘国兴:我认为强中心是一个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标杆。在功能定位上,作为顺德的强中心,应该是顺德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先锋,是顺德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战略实践的先行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要充分展示顺德的现代化城市形象和品位,对周边地区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强中心的规划建设要统筹考虑,有持续性,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坚守实体经济,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也要加快引入和发展新材料、机器人、3D打印等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顺德制造向顺德智造转变,推动顺德从产业大区走向产业强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制造业创新龙头城市。
而对于城市建设,强中心应该是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形象和担当,要高标准统筹城市发展规划,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建设成宜商宜居、多姿多彩的现代化魅力城市,既有岭南水乡恬静秀丽的人文气质,更要有动感时尚的都市活力。道路四通八达,内畅外通;城区见缝插绿,公园串珠成链,城市整洁有序;生态文明和谐统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强中心在推动农村振兴发展中也要发挥带头作用。村级工业园的改造已被确定为顺德区党委政府“头号工程”,农村强,就城市强,要坚定不移推动村级工业园整治,对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的落后企业进行“双达标”执法,只有在现有的条件下挖潜,释放有限空间,才能稳商扩产。
同时,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一方面,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发展水平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建设,不断提升行政执行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有为政府。这是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稳商招商,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促进公共服务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下一阶段,容桂将积极推进“大良—容桂”中心城区建设,重视和加快农村发展,打造对接广深创新走廊的城市客厅,推动容桂在顺德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中走在前列。
◎坚守实体经济,科技力量武装传统产业
记者:顺德提出,强化创新驱动,建设科技顺德。下阶段,容桂如何用科技力量助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
刘国兴:制造业、实体经济是容桂发展的根基所在,今后,容桂将会继续坚守和巩固发展制造业,引导企业积极实施变革创新,实现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推动容桂从制造业大镇变身制造业强镇。
为加快引入新兴产业,容桂将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先进技术创新孵化园”项目建设,以FPGA应用研发、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技术产业为主,引进孵化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企业;继续深化与德美新材料孵化器的合作,完善新材料产业创新示范中心建设,带动新材料产业有突破性发展。
对于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容桂将大力推动企业实施技改,不断夯实壮大本土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围绕顺德区“展翅工程”工作部署,加强企业对接辅导,鼓励扶持企业股改、上市;完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壮大街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种子库,推动存量种子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中科院顺德基地等科研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交流合作。
在加强稳商招商工作方面,容桂将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容桂籍企业家回流本土创业扩业;鼓励辖区内、外优质企业将总部扎根容桂;重点推动顺德南山科技园(容桂)建设,将园区打造成为对接深圳、引入区级招商成果的重要载体。
同时,推动金融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和资本推动力度,与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合作搭建容桂投融资路演平台,通过路演平台整合各项金融资源,建立各经济体互利互赢的生态圈,提供资本和企业、项目的高效对接,服务各中小微企业。
此外,充分发挥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热线电话的作用,以“贴身+贴心”的细致服务,强化企业服务,对企业的诉求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打通与大良交通联系,加强两镇产业协作
记者:目前,容桂辖区内涉及大良—容桂中心城区的重点工程项目的进度如何?
刘国兴:目前,马岗大道提升及西延线一期工程南方医科大学门前段已通车,整体项目预计2018年12月完成。红旗路快速化改造完成总工程量约50%。105国道桂南路口立交改造工程正推进相关管线迁改工作。南顺大桥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未来,将统筹推进金沙大桥的规划建设,创造条件推进105国道容桂段的升级改造,包括105国道容奇大桥与容奇大道交通节点的改造,打破容奇大道与105国道交叉口的交通瓶颈。对105国道容桂段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容桂城市大道,对大道两旁的城市景观、路况、绿化、照明、广告牌等“五位一体”全面统筹进行升级。
记者:容桂制造业发达,大良第三产业繁荣,在产业对接上,双方如何优势互补,实现做大做强?
刘国兴:大良是顺德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容桂是传统的制造业强镇。首先在产业定位上要强化大良—容桂一体化发展,大良重点打造金融、商业、服务等产业,容桂则作为高端制造、科研、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心加强建设,承接广深溢出资源,两镇街优势互补、差异发展、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大良—容桂作为中心城区的综合竞争力。
具体到制造业的对接合作,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容桂东部,包括3.5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园区和10平方公里的省级园区,大良也有五沙工业园等工业园区,已承接部分容桂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需求。
未来双方还要打破镇街“背靠背”发展方式,实现抱团发展,立足产业和城市优势,结合将来两地村级工业园区改造腾出空间,希望能共同承接好本地制造业溢出效应,强化产业链招商、服务招商、环境招商,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和项目集聚。
此外,容桂在生产性服务业和创新资源上存在优势,拥有中科院顺德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还有南医大科技园、新材料产业创新示范中心等产业培育平台。大良则在金融服务上优势明显,双方可共同发展,成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中心,实现共赢。
最后,关于商贸和餐饮旅游业对接,双方大有空间。大良作为顺德的商业、文化中心,第三产业发展蓬勃。容桂则依托海骏达项目和天佑城等,打造文塔中央商务区成为未来城市地标。此外,容桂是“中华美食名镇”,拥有9家“中华餐饮名店”,逐渐形成渔人码头、柴油机1949等特色文化街,未来要加强与大良强强联合,共同推动旅游、商贸、餐饮行业的发展,打造顺德商贸旅游业强中心。
■相关文章推荐
【撰文】蒋晓敏
【摄影】戴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