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为佛山支招:制造业要转型升级,引入窄带物联网是路径
“中国制造2025”的20字方针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对于佛山来说,就是要全面贯彻这20字方针,为全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头示范,在这个过程中,佛山也将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将来给一块地、建个房子这种投资会越来越少,而可能更多的会在现有存量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促存量提质增效。所以佛山要把工业技术改造继续抓好,将此作为下一步的重点,推动整个佛山继续朝着这个方向走。中国工程院也会继续全力以赴支持佛山发展。
机器人制造方面,佛山华数发展起来,KUKA的生产也落户佛山并发展起来,这样的话,佛山国内机器人制造中心就建立起来了;围绕这个中心,还有一些产业进来,就会形成集聚效应;再围绕这些聚集产业做成装备集成中心,加上金融支持,这就是一个重大的业态变化。
“经济新常态之下,佛山仍然保持着较为高速的增长,呈现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振奋。如果能够渡过当前的困难时期,佛山还会做得更好。”昨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谈到佛山最近几年发展情况时,对于佛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守实体经济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积极肯定。
2017年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周济建议佛山继续坚持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促存量工业提质增效;坚持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形成集聚效应;坚持推广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服务型制造业。
■谈振兴实体经济
贯彻20字方针为中国制造转型做示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今年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并指出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实体经济是佛山安身立命之本,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已是佛山这座城市的共识。“从这个角度看来,佛山这些年所做的工作特别有意义。”周济说,佛山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仍然保持着较为高速的增长,让人十分振奋。
周济认为,未来佛山要继续走在前列,就要坚定不移做“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全面贯彻创新驱动战略。周济说,“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目的是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佛山是最适合的工业城市试点。
“‘中国制造2025’ 的20字方针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对于佛山来说,就是要全面贯彻这20字方针,为全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头示范,在这个过程中,佛山也将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在周济看来,佛山此前将智能制造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已经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方面,佛山也可圈可点; 至于结构优化,他特别提到,佛山要坚持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形成集聚效应。
他认为,虽然我们现在强调自主创新,但从整个中国的发展来看还要继续开放,“继续开放,这是毫不含糊的,也丝毫不能犹豫”。
在他看来,佛山的开放力度已经很大。“像美的收购KUKA就是大手笔,在全世界都有着非常大反响,标志着中国制造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他说,如果将来民族品牌佛山华数机器人努力做大做强,做成第一; KUKA机器人生产落户佛山,也做到第一,将来“两个‘第一’ 合在一起就能确立佛山全国机器人制造中心的地位”。
“总的来说,佛山要继续走在前头,要坚定不移地把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做好。”他提醒。
■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技术改造促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当前需求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十年前我们完全想象不到小汽车能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预计小轿车普遍进入家庭要到2020年或者2030年,没想到2000年之后,中国家用轿车的保有量就噌噌噌往上涨。”周济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消费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作为供给侧的制造业还跟不上这种变化,“需要的做不出来,做出来的过剩,说明供给的质量还不能满足需要,所以才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周济认为佛山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列,佛山用最先进的工业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这个经验很宝贵。佛山工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之所以还能发展得比较好,就是因为佛山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工业技改,存量资产在不断被修复激活。“只有这样,佛山才能不断地往前走。”
“经济能不能稳得住,关键要看现有企业能不能修复动力。我们要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盘活巨大的存量资产。”周济注意到中央已经提出要注重激活存量,为此,他提出,当前中国优化结构,首先在引进先进产业的同时,更要把传统产业做好。
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不小,周济建议佛山,“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优质制造、服务型制造、新技术来改变我们的传统产业”。
在周济看来,“将来给一块地、建个房子这种投资会越来越少,而可能更多的会在现有存量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促存量提质增效。所以佛山要把工业技术改造继续抓好,将此作为下一步的重点,推动整个佛山继续朝着这个方向走。中国工程院也会继续全力以赴支持佛山发展”。
■谈传统产业转型
“金融+科技”力促模式创新与业态创新
谈到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周济特别强调,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模式的创新与业态的创新。
“大家都知道通用电气,现在通用电气已经不卖发动机,改为出租发动机,并在出租过程中给企业提供完整的维护服务,最后他们发现他们的服务收入竟然比卖产品的收入还要高。”他建议佛山在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中,尤其要注意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将产业模式创新作为一个重点去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将是制造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
“维尚家具的案例告诉我们,实际上,佛山各种传统产业都可以通过与电商、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后发生根本性变化。”他认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正当其时。
目前佛山正在借力中国工程院,打造国内机器人制造中心、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周济认为,佛山在发展机器人产业之时,可以探索培育新产业模式和新业态。
“打个比方,推动铝型材智能制造,你可以在卖机器装备的同时,给企业提供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同时在金融上进行创新,通过‘零首付’等方式将生产线卖给企业,然后将后期维护等服务包下来,给企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从卖产品变为卖服务。”周济认为,发展机器人产业,光靠卖出几个机器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给企业提供一条完整的智能生产线、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从头到尾解决问题;同时,要注重在金融上给予支持。
“机器人制造方面,佛山华数发展起来,KUKA的生产也落户佛山并发展起来,这样的话,佛山国内机器人制造中心就建立起来了;围绕这个中心,还有一些产业进来,就会形成集聚效应;再围绕这些聚集产业做成装备集成中心,加上金融支持,这就是一个重大的业态变化。”他说,先进装备制造不仅仅是做装备,如果佛山能将它集成起来,并与金融结合,佛山将真正成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产业带的龙头。
他建议,佛山在铝型材、家具、家电、陶瓷等优势传统产业中各做出一个示范点,培育新产业模式和新业态。
中国工程院目前正开展一个关于新模式新业态的重点课题研究,就产业模式创新、产业与金融融合等问题为中国制造探路,周济认为可以将佛山列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来源】佛山日报
【记者】黄晓晴
【摄影】龙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