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看佛山轨道交通规划:里程或超过伦敦,密度可媲美东京

南方+ 记者

2月27日,高明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首期工程动工,线路全长17.4公里,设站20座。不再“手无寸铁”的高明,也让轨道交通规划再次成为佛山热门话题。

2010年底才正式通地铁的佛山,对轨道交通的发展和规划正异军突起:短短6年时间,佛山已有广佛地铁1号线、贵广高铁、南广高铁、佛肇城轨、广佛城际轨道、广珠城轨等多条重点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数达到242公里。

而根据《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2年)》可见,佛山市远景共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4条线,总里程562公里,包括市域骨干线6条、市区加密线4条,外围补充线4条。至2022年,佛山城市轨道里程数就有321.2公里。

佛山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即使放在国际上看,也不逞多让:规划里程数直逼日本东京。但东京都是国家首都,且是排名非常靠前的国际金融中心,佛山在国内则既非特区,甚至都不是计划单列市。由此可见,佛山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实力与抱负。

我们先来看看《佛山与国内一线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对比图(至2022年)》:

从图上看,虽然到2022年,佛山城市轨道建设总里程数还没有达到一线城市水平,但若从密度来看,佛山面积3798平方公里,规划城市轨道总里程321.2公里,将两数字相除后可得出,该市轨道密度将达到0.085公里/平方公里。

而《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2年)环境影响报告》显示,该市规划中的新地铁线包括十八号线等共10条线路(含既有线路的延长线),总长259公里。再加上现有的里程数,到2022年,广州地铁总里程数为561.2公里,密度为0.075公里/平方公里,低于佛山。

若把时间轴拉长,佛山市远景共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4条线,总里程562公里,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148公里,这样的轨道密度超过莫斯科,直逼日本东京的0.154公里/每平方公里。

从建设速度上看,佛山却比广州快很多。广州首条地铁于1997年建成通车,20年过去,目前广州地铁的总里程数为302.2公里。而同样的里程数,佛山未来只需12年就能完成。

这也意味着,佛山轨道虽然起步时间没有国内知名大城市早,但按照规划推进建设,未来建成后的轨道网络密度和建设速度一点也不比它们落后。

我们再来看看《佛山五区城市轨道规划图》,从图表上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佛山轨道交通建设的大手笔。

细看五区情况,尽管顺德并不是佛山市内首通地铁的区域,但其后来居上,成为佛山市内轨道交通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未来,顺德将有11条城市轨道及6条新型公共交通,其中9条准备建设的城市轨道线路,长度约为135.3公里,预计投资约730亿元。

从目前收集的数据来看,南海虽然较顺德城市轨道里程数少,但也是市内轨道交通资源丰富的区域之一。不仅有11条轨道线路途经(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10号线、11号线、14号),总里程211.2公里,还规划了10条有轨电车线路,此外还有4条城际线路接入。

从密度来看,禅城作为佛山中心城区,规划有8条地铁,共98公里,轨道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636公里,成为全市轨道交通布局最为密集的区域,甚至远超国内外一线城市。

三水区和高明区虽在地铁上较其他区域逊色,但其在有轨电车上的布局更为积极。三水涉及的有轨电车主要包括T18线、T19线和T19b支线,这些线路将连接新城与其他区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高明的有轨电车项目已经在2月27日启动,预计在2018年投入使用。该线路呈南北走向,线路长约6.5公里,共设车站10座,将串联起荷城核心商圈与西江新城,并在荷城站预留与广佛地铁二号线延长线的换乘接口。届时高明市民通过此换乘口可便捷进入广佛都市核心圈。

在梳理佛山轨道交通情况时,记者发现了该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三大趋势:

◎趋势一:

用地铁串联高铁网络 资源互通实现最大化

此前,佛山的发展更多依赖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而接下来,把地铁和高铁串联起来,将更大程度实现人流和物流之间的互通,使佛山发展迈入全新时代。

今年6月,佛山西站将建成通车,与广州共同建设面向内陆及东盟经济区的国家级铁路枢纽,也是佛山对外交通的门户。至2020年,实现3小时内至长沙、桂林,4小时内至贵阳、武汉、厦门,10小时至上海、北京、西安,旅客发送量将达到数千万。

围绕这一大型轨道交通,佛山已经规划多条地铁线路与之连通。如地铁4号线通往广州番禺片区,将途经佛山西站枢纽、季华路沿线商圈并与轨道2、3、5、6、7、8、10号线衔接换乘,是佛山市近期建设的东西向重要的市域骨干线路。

作为佛山西站的所在地,南海正谋划“一纵两横”路网建设,打通佛山西站与广州的轨道交通对接。其中,“一纵”是佛山地铁3号线对接广佛环线,而“两横”包括佛山地铁3号线对接广州滘口5号线和广州金沙洲12号线对接佛山3号线佛科院北校区站。

如果说广佛线连接的是广州老城区的资源,那么在建的地铁2号线一期则开辟了广佛同城新腹地。该线路起点位于禅城南庄,东西走向直通广州南站,线路全长32.4公里;而即将开建的地铁2号线二期将从高明区通向南庄,把佛山最西边的高明直接连通广州南站。

粗略计算,未来佛山至少有8条地铁线路直接或间接通往广州南站。借助这一南中国最大的高铁枢纽站点,佛山将被直接带入了全国高铁网络,顺利对接珠三角、泛珠。

除了地铁线路,佛山其他轨道项目也在积极与广州南站实现对接,如广佛肇城际轨道二期等。而在三水,目前贵广(南广)高铁已开通,并设有三水南站,从该站向西可达广西、贵州,向东可连接广州、东莞、深圳,并通过广州南站枢纽站,与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络对接。

值得关注的是,正在建设的广佛环线计划于今年9月底通车。从线路走向来看,该轨道主要途经顺德北部,全线将经过佛山西站、广州北站、广州白云机场、广州南站等重大枢纽站点。

顺德区轨道办负责人表示,这条线路将对佛山、广州两地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影响,与环线进行接驳轨道线路将十分密集,顺德北部也将受益于此。

虽然目前佛山地铁规划中还没有线路直接对接广州白云机场,但通过地铁换乘,佛山市民还是能够不塞车就能到达机场。

建设中的佛山西站。

◎趋势二:

从对接广州到对接肇庆、珠海等周边城市

一直以来,佛山积极对接广州资源。作为佛山第一条地铁线路,广佛地铁已贯穿广州海珠区、荔湾区与佛山南海区、禅城区、顺德区,成为推进广佛同城的重要里程碑。

去年年底,由广州和佛山两市共同组织完成的《广佛两市轨道交通衔接规划》首次对外公布,未来佛山将有共计10条地铁线与广州地铁线网中的13条地铁线实现无缝对接。   

根据规划,广佛线以及2、3、4、5、6、8、9、10、11号线这10条线路,进入广州境内后,将与广州现有以及未来的2、3、5、7、10、11、12、13、17、18、19、20、22号线对接。

这些广佛牵手线,未来将实现超过日均400万人次的运力,更方便广佛两地市民出行。届时,广佛客流将不用出站,凭一张地铁车票即可畅行广佛两市,广佛交织的轨道交通网总里程预计将达到1200公里。

事实上,佛山轨道交通的布局并不仅仅局限于对接广州,还给肇庆、江门、珠海、中山等周边城市留出了对接的端口,其中正在规划的广佛江珠城际线和肇顺南城际轨道对于佛山未来发展的战略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从目前的走向来看,广佛江珠城际线线路全长162公里,串联广州、佛山、江门和珠海四市,北起芳村综合交通枢纽,南至珠海机场;肇顺南城际则将沿着顺德南部横向铺开,途经大良、容桂、杏坛、勒流和龙江五个镇街,在大良境内的顺德学院站与广珠城际换乘。

“广佛江珠城际线建成后,江门市区到广佛核心区仅需30分钟,且可与广州地铁、佛山地铁及穗莞深线直接换乘,对沿线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巨大。”有业内人士表示。

另外,佛山11号线(广州鹤洞东-容桂细滘)将联系广州芳村、三山新城、陈村、北滘、伦教、大良和容桂,北段衔接广州,南段衔接中山,是一条跨越和联系三市的轨道线路。

广佛江珠城际。

◎趋势三:

房地产商路径变化:

从争夺市中心到争夺轨道配套

近日,顺德区政府举行2017年土地推介会,向70多个国内房地产商介绍39宗地块。

这些地块里有近9成位于轨道交通项目附近,如容桂桂州大道地块就属于有双轨道规划;北滘镇三宗地块属于“佛山地铁3号线+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地铁上盖地块;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附近地块则为“轨道+航运”方式,可以连接广州、深圳。

与以往集中争相抢夺市中心地块不同,如今房地产商越来越看重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而这也导致了政府推地模式的改变,本次顺德土地推介会恰恰可以说明这一特点。

事实上,自顺德北部片区乐从、陈村、北滘三镇推出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后,该区打响了“广佛地区轨道交通最密集区域”这张牌,让区域价值不断提升。

其中,去年北滘推出的两地块让顺德楼面价首次进入5位数时代,也创下了顺德楼市“面粉比面包”还贵(楼面价高于周边现房价)的纪录。

“北滘镇并非顺德传统中心城区,能刷新顺德房地产市场新纪录,说到底是轨道交通在影响它。”碧桂园有关负责人认为广州地铁七号线西延段开工对顺德房地产发展影响巨大。

对此,乐怡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健也表示认同,“发展商都是无利不早起,他们会用钞票直接证明轨道交通能让顺德增值,也会在轨道交通附近的地块进行投资。”

去年北滘推出的两地块让顺德楼面价首次进入5位数时代。


◆修地铁的钱从哪里来?

五年规划建设超300公里城市轨道,建设费用从哪里来?

据了解,目前佛山首条地铁——广佛线总投资146.75亿元。其中广佛线一期工程资金一部分由省政府补贴,另外的由广州、佛山两市按51∶49的股比联合出资。而广佛线二期工程则是由佛山市单独投资建设

与之不同的是,目前正在建设的佛山地铁2号线采取了酝酿已久的“BOT+TOD+EPC”模式建设。简单来说就是,在建设费用及今后周边土地的综合开发上,佛山市政府与合作的其他各方都须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出资。

采用新模式后,要建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佛山到底要花多少钱?资料显示,当前国内轨道交通建设成本约为4-6亿元/公里,而全长约32.3公里的地铁2号线,总投资预计约 390 亿元,其中轨道项目建设投资估算约198 亿元,TOD项目投资估算约192 亿元。

根据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关于投资类项目签约公告》显示,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中,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项目联合体各方将以现金出资方式组建项目公司,各方出资比例为:中交股份56%,佛山轨道 34%,南车四方10%。

业内根据上述比例估算,代表佛山市政府的佛山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34%的出资占比,需出资约为132.6亿元。对于需要总投入390亿元建设开发的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新模式使佛山市政府的财政负担大大减轻,建设加上开发成本少花了200多亿元。

当前,越来越多佛山交通基础设施采用PPP(公私合营模式)等融资方式建设。以佛山地铁3号线为例,该线路是佛山轨道建设中手笔最大的一个项目,耗资420亿元。在资金来源上,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40%,由佛山市财政性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部分引入PPP公私合营模式建设。


◆轨道交通知多D

轨道交通按长度可分为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和有轨电车。

城际轨道:跨市域甚至跨省域的轨道,其主导建设单位是国际铁路总局,比如武广高铁、深汕高铁等。

城市轨道:一般认为是城市内部的轨道,又分为地铁和轻轨,地铁走地下,轻轨走高架。

有轨电车:里程数更加短途,是采用电力驱动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在国内重庆就有比较成功的例子,“只要将噪音控制在60分贝,根本对周边生活不会造成影响”业内人士表示。

【撰文】高绮桦 孔丽丽


编辑 王虹丹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Plus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