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IOD国际设计大会落户南海大沥!20位国际设计大师齐亮相
在南海大沥水头工业区北路的南海伟昌创新中心大楼,原有的厂房已经空空如也,办公室的大门上已经换成了时代地产的LOGO,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厂房所在的片区将会崛起一座创客小镇。当人们走在这个小镇的马路上,红绿灯等设施会通过记录人们的通过时间,并上传至后台进行分析检测,感知市民的步速。
这是时代全球创客小镇项目,也是南海区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的组成部分。
继建设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后,南海第三个“大手笔”项目——“全球创客新都市”于2月28日正式启动建设。在广佛联手打造“超级城市”的背景下,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不仅是南海加快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与广佛都市圈核心区的关键一环,也是南海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重要抓手。
“南海建‘全球创客新都市’,就是要集聚珠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成为全球创新资源与珠三角制造业全方位合作的对接站。”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说。
◎在集体土地上建“全球创客新都市”
“我们面临着很多困难,比如村级工业园改造时会面临集体土地所涉多方利益难以均衡,地产开发商发展产业的意愿不强,社会投资意愿不够大等问题。”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国土)副局长周炎坤说,除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外,南海需要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提高土地利用率,腾出新空间建设新都市。
数据显示,南海区目前共有集体土地658.15平方公里,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1.3%,被称为“在集体土地上建起来的城市”。另一方面,南海685个村级工业园所占土地达14万亩,多数存在土地利用效益低、用地手续不完善、产业形态低端、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南海全力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的背景下,今年的土地推介会也是南海推动“三旧”改造的又一重要尝试。与往年的推介会相比,今年南海推出了更多“三旧”改造项目,面积达5万亩。这其中也包含新一轮城市更新十大示范片区项目总面积约2.4万亩;178个推介项目土地总面积约2.6万亩。以桂和路大沥奇槎水头段的“大沥创客小镇核心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为例,改造面积约7743亩,并拟改造为产业、商业、商住用途。
事实上,作为广东省新一轮深化“三旧”改造综合试点,自2007年全面启动“三旧”改造以来,南海改造规模和改造效益在佛山市乃至广东省均名列前茅。数据显示,南海共计纳入省“三旧”改造标图建库范围30万亩,认定“三旧”改造项目17万亩,已完成改造项目1.56万亩,正在实施改造项目2.62万亩。
南海“三旧”改造的成效已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在土地效用提升方面,南海累计释放存量用地空间超4万亩,改造项目平均容积率由0.8提高到2.0,全区单位建设用地平均产值由2.3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4.5亿元/平方公里,接近翻了一番。
不仅如此,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地区,南海目前已出台《佛山市南海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办法》,按照“一个平台、两级交易”公开交易服务体系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区级交易的审批流程和平台建设。
“在深化‘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的基础上,南海提出了通过‘升级工业园,建设新都市、发展新经济’,全力推进‘全球创客新都市’建设,这是南海区对国家和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南海立足自身优势展望未来的发展需求。”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林安说。
在杨林安看来,要让“三旧”改造成为南海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的推手。“我们希望南海区继续深化改革,统筹推进各项国土资源试点工作。”杨林安说,南海也需进一步将新一轮“三旧”改造综合试点与土地制度改革相结合,继续加大政策引导和鼓励,以“三旧”改造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升格,为全省“三旧”改造做好示范。
◎加速云集全球人才、技术、资本
如果说,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和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是南海促进本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加快生产要素流通的两大发力点,那么,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则是南海营造创新发展软环境,加速吸引全球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集聚的重要突破口。
在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二次会议上,黄志豪提出,要把“升级工业园、建设新都市、发展新经济”作为当前品牌南海建设的三大任务,作为全年抓发展的核心。
在南海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启动仪式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鹰派学院联合国内多个创投机构、创客组织、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发起和成立,希望通过搭建高精尖产业集聚基地和创新资本投资平台,引进美国硅谷、韩国、以色列等国际“高科技、高创新、高发展”的优势资源和项目,推动其与本地特色产业相融合,构建富有广佛都市产业新生态特色的珠三角湾区创客核心圈。
“目前,我们在2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0多个合作伙伴,为当地的初创企业提供培训。”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联盟的首席顾问,美国硅谷顶级孵化器Founders Space创始人及CEO史蒂文·S·霍夫曼说,Founders Space将为南海带来以色列、韩国和日本等国先进的技术资源,也可帮助南海本土企业对接美国市场,协助它们更进一步了解当地营商环境与法规标准。
来自全球的创新资源正加速向南海汇集。早在2016年11月,南海启动天安国际创客中心建设,广佛国际创客节也为南海磁聚大量的创客资源。“天安国际创客中心是天安中心的二期工程,而二期和三期工程的建筑面积共约18万平方米,堪称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创客中心,我们希望将其打造成为广佛区域的标杆。”佛山市天安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洋说。
作为天安国际创客中心对标全球的重要依托,国际直通车项目汇聚以色列、美国硅谷、法国、东南亚经济圈等地的创新资源。“通过国际直通车,我们可以直接实现南海与美国硅谷、法国、澳大利亚等地在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上的共享。”刘洋说。
南海还携手保利地产POLY、英诺创业综合体共同建设,拟投入资金超过200亿元,建设规模超过60万平方米的保利聚能双创综合社区项目,引入数百家科技企业、超2万名高端人才;华南新加坡城携手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孵化链条,培育具有前沿思想和技能的国际化人才。
◎社会各界推动城市更新产业升级
“除了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外,还需要发动社区、村居、民众等基层力量共同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设计所副所长吴军说,南海非常典型的一个特点是在集体土地上建城市,这也要求我们需要调动集体土地产权人的积极性,如何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进来是南海所要考虑的问题。
在2月28日举办的“全球创客新都市”项目推介会上,佛山市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合作的百亿创新创业产业引导基金与天安数码城、华南新加坡城合作签约,共同整合并充分发挥专业及资源优势,促进业务健康发展,支持和引导有关企业发展。
“从初创到上市,企业都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此次合作签约,正是希望通过产业基金支撑天安投融资平台建设,搭建路演平台帮助他们对接需求,支持推动南海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降低创业成本。”刘洋说。
作为大会签约项目之一,时代全球创客小镇项目也是南海区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未来将吸引数十支专业孵化机构,1500支智能制造世界一流企业及团队,聚合5万国际化高端人才和12万技术人群,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不仅是时代地产的创客小镇项目,南海区政府也与浙江大学共建浙江大学佛山(南海)技术转移中心。按照计划,技术转移中心将围绕佛山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等方面的需求,发挥浙江大学在相关领域的学科及人才优势,打造佛山特色的智能化生产体系和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双方将建立浙江大学与佛山市南海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常态化机制,同时推动浙江大学的高端人才、先进技术等创新要素汇聚佛山。
除了集聚人才资源,推动南海创新创业浪潮同样离不开金融支撑。早在2016年6月,南海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引导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3亿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本地先进制造、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由南海区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共同设立的南海区创业投资基金预计引导投入达2.9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达18.2亿元。
“我们希望各地更多企业家到南海来开展合作,携手把‘全球创客新都市’建设成为人才云集、智慧奔涌、激情迸发的梦想之地。”黄志豪说。
【撰文】李欣 龚晶
【摄影】戴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