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两会|王国庆答南方报业记者问:双周协商机制对决策发挥重要作用
3月2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随着2017年全国“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中国也进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
记者会上南方报业记者吴斌也有幸抢到了麦克风,他说: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一些议题选得很小、很实在,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请问这些议题到底是怎么选出来的?双周协商座谈会又是如何能够影响到国家决策的?
王国庆表示,双周协商座谈会一次大约三个小时,所以要“小切口”,但是要“大视野”,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选准切入点,以点带面,通过深入的调研协商,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现场中外记者都提了什么问题?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又是如何回答的?收好这篇干货就够了。
亮点1:
我国经济总体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发布会上,有记者就“中国2016年的GDP增速为6.7%,有机构预测2017年中国GDP的增速为6.5%,政协委员对2017年中国的经济走势有何判断”进行提问。
对此,王国庆表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我国2016年GDP总量突破了7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比上年增长了6.7%,增速又重返了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首。所以,可以说我们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用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回应了中国经济“悲观论”。
另外,作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中国的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33.2%。
他还称,当前我国经济总体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仍然需要我们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从今年1月份全国政协召开的宏观形势经济分析会上多位委员做出的判断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基本特征、支撑基础和条件以及前进态势,都没有变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改革的红利也在不断释放,所以我国经济仍然具有强劲的动力和持久的耐力。
亮点2:
《中华诗词大会》的走红体现了中国诗词浩若烟海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政协委员在提振文化自信方面能做些什么?
王国庆引用了今年春节期间很火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他说自己就被这套节目吸引住了,连着看了好几个晚上。
他表示,《中华诗词大会》的走红体现了中国诗词是浩若烟海。中华文脉绵延相传,牢牢扎根于民间,再次验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自信的重要判断。
政协章程明确规定,人民政协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国政协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去年全国政协开展的91项视察调研活动,其中至少有21项与文化文艺有关,可见对这方面是很重视的。8月份还召开了以文艺繁荣为主题的议政性常委会。
今年,全国政协已经安排围绕“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开调研,还要召开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当中有很多从文化界、文艺界来的,这方面他们做的工作就更多了。
亮点3:
“一带一路”是共商之路、共建之路、共享之路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问,“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哪些成就和进展?是否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王国庆表示,“一带一路”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世界性事业,不是一国、几国、一个地区,是世界性的。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果惠及世界。现在“一带一路”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到目前为止,在沿线20个国家已经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打造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合作平台,引导中国企业“集群式”往外走,目前累计投资超过了180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超过10亿美元的税收,还有超过16万个就业岗位。
仅仅去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的直接投资就达到了145.3亿美元,中国企业对相关61个国家新签的合同总额达到1260.3亿美元。其中包括在巴基斯坦、土耳其、匈牙利等国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对改善有关国家的基础设施条件,带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事实证明,“一带一路”是一条共商之路、共建之路、共享之路,必定会为打造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亮点4:
构建健康的政商关系“永远在路上”
新华社记者提到,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联组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别的委员时,用“亲”“清”两字定调了新型的政商关系。一年过去了,这方面有什么进展?
王国庆表示,民无商不活,国无商不兴,有商就会有政商交往。一年过去了,在准备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们看了很多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给我们提供的一些材料。让人高兴的是,现在确实已经出现了一些新气象。归结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是换了思维。政商双方都对“亲”“清”二字的认同度提高了。二是有了规矩。不少地方都出台了制度规定,一个材料中讲到,到今年1月份,至少有7个省区市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有的地方还出台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有了这些制度和清单,办事进退有了边界。哪儿可以办,哪儿不可以办,有边界了。当然,我们在为这些新气象感到高兴时,也看到还有不少问题依然严重,比如“清”而不“亲”,清白了、清楚了,不亲近了。领导干部对企业敬而远之,怕犯错误,所以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只要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健康的政商关系,借用一句话说:“永远在路上”。
王国庆说,今年我们已经安排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专题协商会。我们欢迎你们关注,到时候给我们多做报道。
亮点5:
“中国威胁航行自由”的说法完全是“伪命题”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提问:有报道称,中国在南海岛礁部署了军事设施,并有照片为证。不少批评人士说,这是军事化,严重威胁航行自由,中国如何能确保航行自由?
王国庆表示,南海诸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建一些设施,部署一些必要的国土防御设施,这是完全正常的。这是国际法承认的一个主权国家的正常权利。至于说到威胁其他国家的航行自由,中国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实中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国和最大的南海沿岸国,我们比任何国家都要重视南海的航行自由和安全。个别域外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航行自由”的说法完全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呢?因为从二战结束后,中国收复了南海诸岛之后,那么多年了,南海航行自由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问题。
王国庆表示,我们要重申,中国坚决维护各国依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自由,我们已经会同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机制,以保证南海航道的航行安全。中国在南海诸岛建立的灯塔等民用设施,在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和人道主义救援方面,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亮点6:
“企业赋税重”:政协将监督减税措施执行
企业赋税是本次两会的热点问题,正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答记者有关税赋的提问中做出了回应。他认为,2016年营改增试点在全国开展,减税总额超过5000亿元,这是“真金白银”的成绩。但是,每个企业对此的感受会有差异。在赋税额总体减少情况下,全国有6%的纳税人的税赋是有所上升的,这种波动是受投资周期、资本构成、管理情况、纳税人的税赋水平影响的。此外,一些企业也承受了各种不合理收费。2017年,减税规模还要进一步扩大,全国政协将围绕执行情况开展监督。
亮点7:
中央是否已有香港特首意向人选?
香港商报记者提到:香港特首选举,中央对几位候选人有何评价?是不是已经有了意向的人选?
王国庆表示,香港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将在3月26日举行,我们相信,香港一定能选出一位爱国爱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港人拥护的行政长官人选。
【综合】三响
【校对】潘俊杰
【资源来源】综合自新华网、中华网、腾讯新闻、南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