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西站6月底投入运营,佛高区加快周边路网建设
“打造广佛副中心,我们有三方面的支撑:打造全省智能制造中心、打造珠江西岸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广佛西翼城市副中心……”近日,南海区委副书记、佛山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涛根介绍了今年佛高区发展思路。
2017年,围绕“产城人融合的广佛副中心”战略定位,佛高区将抓智能制造促转型升级,建创新平台引入人才,利用佛山西站开通契机完善城市配套。
◎立足智能制造 推动转型升级
在去年七月狮山镇第三次党代会上,“坚持制造业强镇,建设全省智能制造中心”被放在未来五年工作的首要位置,智能制造成了佛高区2017年转型升级的关键词。
“我们近期在与中铁建洽谈地铁机器设备包括设施的项目引进,还要争取一汽-大众二期于今年上半年投产,尽快进行相关项目的增资扩产。”刘涛根表示,佛高区核心园所在地狮山镇将凸显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的战略地位:一方面围绕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开展以商引商,另一方面把智能制造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推动“互联网+”再造有色金属、家居等传统产业的新优势,推动智能数控、3D打印、机器人实现规模化发展。
与此同时,在建设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的进程中,佛高区已成功引入10余条示范线进入核心园,帮助企业进行技改。广工大数控研究院和佛山智能装备研究院两个平台也将持续作为智库提供支撑。
◎重投入建平台 破人才不足难题
作为产业重镇,佛高区核心园所在地狮山镇有着无可比拟的产业基础优势,但面对国内外新环境,佛高区核心区狮山对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吸引力有所不足。
据统计,佛高区核心区狮山现有中高级技工占比仅45%左右,认定评定高层次人才60人,新引进创新创业团队21个,不足以支撑产业的发展。要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从人才端破题。
以大投入构筑创新型产业人才支撑体系、加大企业家和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是佛高区给出的答案。刘涛根说,佛高区将加大与各大专院校的合作,引进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和技能人才。同时建设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与此同时,作为南海区产业中枢,佛高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步伐也越走越快。刘涛根告诉记者,截至2016年底,佛高区核心园区狮山镇有效高企达228家,占南海区的42.7%,高企数量继续领跑全区。2017年,佛高区核心区狮山将加快开展高企培育工作,力争今年高企达320家。
◎对接广州优化城市品质
今年初,佛山市召开大会强调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而在佛高区核心园所在地狮山,以佛山西站为首的一批基础设施同样建设正酣。
“今年6月底前,佛山西站基本设施能够完成建设,基本符合运行的条件。”刘涛根说,佛山西站往西、北将连接广西、贵州和云南,往东、南将对接广州,其对连接珠三角湾区、打造“广佛副中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作为西站所属地,佛高区核心区早已作好谋划。
打造“一纵两横”路网,被视为广佛副中心建设中的重头戏。刘涛根介绍,“一纵”自南向北沿南海大道、桂和路建设,贯穿桂城街道、大沥镇、里水镇,南与佛山轨道3号线对接,北与广佛环线对接;“两横(南段)”自西向东沿博爱路、广佛路建设,贯穿佛山高新区核心区,西与广佛肇城际轨道对接,东与广州轨道5号线对接。“两横(北段)”自西向东沿桃园路、南国桃园南侧、里水大道、里广路建设,同样贯穿佛山高新区核心区,西与佛山轨道3号线对接,东与广州轨道12号线对接。如此设计既能方便沿线居民往来两地工作、生活,又将释放南海中部和东部更多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为佛山市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撑。
除了西站片区,佛高区核心区狮山还将推进博爱湖片区、南海大学城片区、泛南国桃园片区三个功能片区的城市建设,建设人才集聚高地。
2017年,佛高区将不遗余力优化城市品质,打造新型城镇化“狮山样本”。
【来源】佛山日报
【见习记者】吴蓉
【通讯员】谭婉捷、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