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高区搭建口腔产业平台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

南方+ 记者 2016-12-28 07:46

佛山是广东医疗器材重要基地,牙椅、牙科手机等多个口腔器材市场份额已经占到全国70%以上,但大而不强的现实状况却一直困扰行业发展。未来,佛山口腔器材产业接下来如何提升?27日,以“平台”为主题的2017年佛山口腔器材产业发展论坛在佛山高新区举行,多家口腔企业、平台企业等围绕口腔产业未来的发展展开讨论。

论坛上,佛高区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管理中心与奥咨达医疗器械服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佛山市南海区口腔器材行业协会与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支行授信签约仪式、佛山高新区口腔产业“制造+”中心也举行了启动仪式。未来,佛山高新区口腔器材产业将致力打造行业平台体系,从而实现产业的发展提升。

“佛山的口腔器材产业在全省和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接下来可以发挥平台优势,通过政府和协会共同作用,把产业做大做强。”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处长杨光说,佛山口腔器材产业,应抓住时代机遇,加快从加工制造基地走向品牌高地,从企业、产业、政府多方面,共同树立佛山口腔器材产品和产业品牌。

企业合力打造口腔产业专业平台

作为国内口腔医疗器械产业规模最大的区域,广东省在口腔医疗设备产业有着显著的基础优势。佛山口腔医疗设备行业以牙科综合治疗台和牙科手机为核心产品,两者的产值占佛山牙科设备产业总产值的80%以上。牙科综合治疗台更是约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0%。2016年佛山口腔器材产业产值约20亿元。

“佛山口腔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并有完整的产业链,但是大部分规模比较小,真正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不多,很多还处于产业升级提升阶段,如何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产业提升和产品突破,这是佛山乃至全国口腔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佛山市口腔器材行业协会会长,佛山市碧盈器材优先公司董事长曾文彬看来,佛山口腔器材产业质量参差不齐,必须大胆创新提升品质,才能抢占中高端市场,避免低端市场同质化的恶性竞争。

为了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利用各方优势推动口腔产业的快速发展。在27日的论坛上,佛高区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管理中心与奥咨达医疗器械服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佛山市南海区口腔器材行业协会与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支行授信签约仪式、佛山高新区口腔产业“制造+”中心也举行了启动仪式。

“口腔产业‘制造+’中心平台就是把牙科产业最有效产品人才集中在平台上来,这个平台既是佛山的也是全国和全世界的。”佛山市南海区口腔器材行业协会会长,佛山市彤鑫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源洪说,未来这一平台将会有全国乃至全球相关材料器械进入,通过平台直接销往每个诊所,便捷渠道,效率最高,时间最短,并在每一个地级市建立服务中心。

佛山高新区经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口腔产业“制造+”中心、与奥咨达合作建立的医疗器械服务平台等,都是目前佛高区口腔器材产业平台体系建设的有益尝试。未来高新区将引导好协会、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校等多方合力,面向产业的不同方向完善口腔器材产业平台体系,以此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

以平台体系推动产业生态系统构建

中国赛迪研究院预测,预计到2020年,全国口腔医疗设备及相关产品与服务市场将突破4000亿元。由此可见,国内口腔医疗设备市场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产业正处于爆发性增长前期,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在此背景下,通过打造口腔产业平台体系,整合行业内优势资源显得尤为必要。

“单打独斗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将受到更大冲击,取而代之的是以产业平台为基石的产业生态系统。”牙乐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成军说。在他看来,产业平台是产业生态圈的重新构建,而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信息化等科技技术去链接企业,激活并构建适合生态圈的生长机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成员企业的沟通对接和转型升级。

为了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选择,平台提供了相对良好的发展架构。在李成军看来,平台搭建有利于产业链聚集的同时,也便于后期大数据的沉淀挖掘。换句话说,这也是企业布局大数据领域的新增长点。

李成军认为,依托口腔产业平台体系的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引流成本大为降低,并提升产业经营效率,从而获得更多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平台具有更强大的整合能力,对于资源、产业链成员,乃至跨界整合等方面,都能让成员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作为平台的重要“战略基地”,华南医博城将通过优势资源汇聚,形成融合互补的现代口腔产业链。“我们准备了4年多时间,目前,场所内部硬件设施都已基本配套完善。”华南医博城副总经理胡军说,而在过去4年发展过程中,医博城也积累了多方资源,包括学术、销售等方面的配套资源。

瞄准新需求加强产学研合作

佛山口腔医疗设备企业起步早,产业氛围浓厚,是全国口腔设备制造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随着佛山牙科综合治疗台、牙科手机等市场影响力的扩大,佛山口腔医疗设备行业在国内市场已形成了区域品牌,初步具备了一定知名度。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武文生认为,口腔健康产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次个性化智能化服务需求还需要得到满足,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未来这也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然而,在新常态下,口腔产业要想从中低端市场往高端市场转型,单靠企业的力量显然难以实现。

“例如企业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与外面协会机构合作、还有与高校的产学研对接等,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曾文彬说,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研发先进技术、培养技术人才来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要拓展口腔国际合作,高端化产品是目前佛山最缺乏的。此外还要利用科技互联网+和现有平台,来作为展示平台、销售窗口和培训基地。

对此,佛山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会进一步加大对区域品牌的包装和宣传,同时促进口腔协会与其他国内外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让企业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

事实上,目前佛山从省、市、区到镇都高度重视口腔产业的发展,通过行业协会的整合,不断加强与国内众多知名科研院校的合作探索。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为企业搭建一个畅顺的双向对接平台,为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技术改造提升提供足够的行业信息支撑。上述负责人表示,政府将鼓励协会积极参与联盟的组建,并定期组织不同主题的高端研讨,在南海形成口腔器材行业信息交互枢纽。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李慧君 李欣 邓鉴成

编辑 王虹丹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