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四桥暂定名引市民热议 最终名字还没定~

清远日报

北江四桥(暂定名)效果图


“蓝波湾?NO.1,有考虑一二三桥的感受吗?怎样也要叫蓝波佛”。


“很俗的名字,虽然英文谐音是NO.1”。


“大桥命名应该更接地气,具有本土特色”。


昨(24)日,北江四桥暂定名蓝波湾大桥经本报公开后引起了市民的热议。众多市民和外地网友纷纷建言,要求相关部门谨慎行事,集思广益,为北江大桥取个好听、上口、含义丰富的名字,留给子孙后代一笔财富。


市公路局回应称,北江四桥是全省首个PPP建设交通项目,大桥断面等综合规模不仅是清远第一,在世界范围也是领先的,所以暂定名用了英文NO.1第一的谐音。名字是出自设计单位和专家评审会上,只代表专家意见。公路部门前期也已对北江四桥名字进行征集,最终名字将在明年底通车前揭晓。


单索面斜拉桥43米超宽断面世界第一


北江四桥不是市区首条大桥,有什么能耐叫NO.1?记者在公路部门了解到,北江四桥建成后将成为清远首座斜拉式大桥,再配合景观台和灯光设计,将成为清远城市中轴线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大桥单索面双直塔、大跨径、超宽断面43米等综合规模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包括了双向六车道,两侧绿化带,专用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43米超宽断面目前是单索面斜拉桥中世界第一。


大桥设计当初邀请了国家级和省级著名专家进行技术把关,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还为项目新购置了大型计算机进行反复验算,湖南大学进行了重大结构安全风险评估,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设计咨询评估。国家著名桥梁专家、湖南大学教授邵旭东认为,清远北江四桥在世界同类型、同等跨径桥梁中断面宽度应排名第一,在超宽的桥面上采用单索面结构,其宽跨比较大,其受力特点本身有别于普通窄桥,所以整体施工难度较清远以往桥梁要大。


在施工难度方面,北江四桥包含了桥墩基础有20—30米深的串珠溶洞;主塔总高度为93米爬模施工的精度控制;43米超宽断面挂蓝施工架设钢箱梁的施工起吊设备的加工制造等较难的工程节点。整个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高空作业和构件吊装施工安全控制。市公路局表示需要不断加强各种专业技术学习,并依托项目的标准化管理、采用施工严格的技术监控和设立多项目科研项目攻关解决。


全省首个PPP建设模式节约钢材费用超过2000万元


北江四桥另一项第一是全省首个采用PPP建设模式的交通项目。PPP模式通常译为“公共私营合作制,由市政府以政府购买服务为基础,引入社会资本,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双方优势,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可使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按照PPP协议约定,北江四桥批复概算总投资约9.9亿元,建安费按三年建设期采取财政与社会资本4:6配资的模式投入,政府分五年回购,北江四桥PPP项目三年建设期加五年运营维护期需支付的政府付费总费用为约12亿。


据市公路局介绍,采用PPP建设模式的北江四桥无论是在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控制和总投资规模的合理性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工程得以在建材单价最低迷的2015年年底开工建设,从而大在避免了目前建材价格均有大幅度上涨的增加项目投资规模风险,特别是钢材价格上涨较高,仅钢材一项便可节约工程费用超过2000万元。


位于城市新中轴线上的北江四桥是集市政功能扩展、城市景观展示、商圈集群纽带于一体的重要交通节点,项目建设对于促进清远长隆项目、广清产业园、省职教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和辐射带动,推动“大市区”和燕湖新城互联互通旅游核心商圈快速形成,加快“广清一体化”发展步伐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目前,通过PPP模式一改以往大型工程启动周期长、建设慢的劣势。加快了整个工程建设速度同时,也加速了我市扩容提质的步伐,为我市其他公路交通建设项目选择建设模式提供了参考。


蓝波湾大桥只是暂定名


北江四桥是新大桥的小名,蓝波湾大桥是暂定名,真正名字出场却是慢工出细活。市公路局在大桥动工之时就启动了征名活动。自开展以来,吸引了海内外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征名组共收到来自清远、广西、福建、深圳、江苏、湖南等省市以及港、澳、台湾地区热心人士通过网络、信函等方式发来的命名方案共1800多个。这些名字饱含着海内外网友对北江四桥这座桥梁的热切期待和美好祝福,同时也蕴含着对清远这座城市的喜爱和寄望。


其中,在网上征名活动中,“燕湖大桥”、“滨江大桥”和“凤凰大桥”等融入清远特色的创作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尤以“燕湖大桥”的出镜率最高,成为了之前征名活动的大热。


市公路局随后结合了专家评审团意见,从入围的40个桥梁名称里又层层筛选,推荐出10个最后入围名字。分别为:凤凰大桥、飞霞大桥、蓝泊湾大桥、燕湖大桥、清州大桥、飞来大桥、明珠大桥、凤燕大桥、洲心大桥和蟠龙大桥。最终命名结果会经过详细的公众论证和相关部门批准后在大桥明年底通车前揭晓。


【记者】何帆


编辑 叶镇祖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Plus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