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市委全会|陈奕威:惠州机场将助惠州打造省重要枢纽城市

南方+ 记者

惠州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召开。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24日,惠州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召开。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再研究、再部署,推动惠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迈进,为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提供新动能。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在会上作专题讲话。

取得了哪些成绩?

去年全年投入154亿元推进补短板

陈奕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和主线,而且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战略思路;全面把握惠州经济发展形势,不仅要充分肯定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效,而且要全面分析当前供给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不足。

陈奕威在会上作专题讲话。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去年以来,惠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自觉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和主线,制定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支撑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去降补”取得实在成效,234户全市刚性考核关停企业已全部出清。商品房库存面积由2015年底的1665万平方米减少至2016年底的1008万平方米,住宅去化周期缩短为4.5个月左右。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0.95%,比年初下降0.6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项涉企税费减免政策基本落实,全年为企业减负103.7亿元。全年投入154亿元推进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

在稳增长、调结构、强动能方面,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12亿元,增长8.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1.3亿元,增长10%;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59.3%和42.4%,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0.9%;大力实施“高企培育行动计划”,全市高企存量数、入库数分别达466家、464家,增长82.7%、184%等。

此外,目前惠州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失衡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动力结构失衡,外部需求进一步萎缩,投资结构失衡,创新供给不足,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

◎如何往深层次发力?

加大“机器换人”力度破解招工难题

陈奕威表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抓好“三去一降一补”,而且还要在更大领域、更深层次发力。

去库存方面,惠州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大重点领域、重点地区房地产去库存力度,严控新增库存,加大库存紧张区域供应节奏,确保市场供应需求,有效防范房地产风险,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惠州将推动主营业务收入超5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努力成为珠三角国家大科学中心重要支撑。落实“创新企业培育行动”和“科技孵化器倍增计划”,加快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承办好“科交会”,推动更多高校创新成果在广东乃至全国产业化,力争年内高企总量突破700家、孵化器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打造珠三角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地。

惠州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现场。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如何振兴发展实体经济?惠州将大力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支持企业更新设备、开发新产品,普遍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机器换人”力度,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60亿元以上。陈奕威说,破解招工难的根本路径是机器化,机器人有三大好处,精准、没脾气和可加班,惠州伯恩光学拥有10万工人,如果加大“机器换人”力度,效率可以大幅提高。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惠州将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深入开展美丽乡村“三大行动”,大力发展绿色种养,防控农村面源污染,打响“惠州生产”系列农产品品牌,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用好需求侧管理工具

惠州机场打造珠三角千万级新干线机场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陈奕威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在供给侧发力,而且要用好需求侧管理这个重要工具。

惠州将加快以“两港三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一年一条以上高速公路建成、一年一条轨道交通动工,确保“十三五”末实现“三个半小时”目标(所有乡镇半个小时都能上高速、所有县(区)半个小时都能到市区、全面融入穗深港惠“半小时生活圈”)。

惠州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现场。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惠州还要抢抓省加快“五大干线机场”建设的机遇,按照“新三步走”战略,加快推进惠州机场建设,尽快实现旅客吞吐量100万、500万、1000万的目标。

惠州机场是珠三角地区将打造的5个新干线机场之一。陈奕威说,惠州机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目标是建设千万级大机场,可以覆盖惠州、河源、汕尾、东莞东和深圳东五个市。“有一个大机场,惠州的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力将大大提升,惠州作为广东省重要枢纽城市就有重要的基础。”

在狠抓消费升级方面,惠州深入开展“惠货全国行”“网上行”“全球行”,办好2017年中国手机创新周及第六届云博会,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展会,积极拓展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力,提高消费规模。

【记者】罗锐

【摄影】梁维春

编辑 谢志清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Plus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