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惠州“为民之政”怎么干?2万困难特殊群体保障标准全面提高!

南方+ 记者 2017-02-23 18:09

今年是惠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两大核心任务”的关键年,全市目前4万余相对贫困人口中有约一半属于民政兜底脱贫对象。2月23日,记者从2017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惠州今年将重点加大底线民生保障力度,这2万困难特殊群体(包括低保、五保、孤寡老人、无劳动能力等困难特殊人群)保障标准全面提高。

其中,农村五保救助供养标准从不低于每人每月1020元提高至1100元;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从每人每月1500元提高至1620元;孤儿养育标准从每人每月1390元提高至1500元。而城乡低保标准将参照省二类地区指导标准进一步提高,预计由现在的每人每月61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660元(具体标准待定)。

据了解,近年来惠州市低保、五保、城镇“三无”和孤儿等底线民生保障标准不断提升,分别比2012年增长58%、52%、25%和26%。例如,2016年,惠州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550元提高到610元,月人均补差城镇462元、农村386元。五保供养标准从不低于每人每月900元提高到1020元,人年供养标准达到上年度全市农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7%,比省厅要求高17%。

此外,为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托底保障功能,今年将健全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修订《惠州市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办法》。城乡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从不低于80%提高到100%。

所谓民政,就是“为民之政”、“安民之政”,它的重心在于“民”,工作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低层、底层、弱势的老百姓,是“雪中送炭”的工作。除了底线民生,今年的民政工作还有哪些“大礼包”?

◎养老服务

新建2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当前,惠州的老龄化率约为12%,老龄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今年除了督促推进各县区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确保2017年上半年建成投入运营外,还将新建2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幸福计划“颐养居”项目建设。

同时,修订完善《惠州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扶持资助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完成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35张”的指标任务。

◎基层换届

6月底前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

今年是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年,确保6月底前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坚持“一把手”负总责,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成员,确保“一肩挑”和“交叉任职”比例达到80%以上,确保完成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基层民主参选率93%以上”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指数100%”的指标任务。

◎减灾救灾

受灾理赔达100%

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做好创建社区的申报推荐工作。协助做好因灾倒房的农房理赔和因灾致伤致死农民的理赔工作,力求报案理赔率达100%。

◎双拥优抚

市复退军人医院改扩建

修改出台《惠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重点推动军队改革期间退役军人安置、家属随军安置、子女转学入学、征兵优惠优待等方面的政策落实。加快推进市复退军人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实施,先由市复退军人医院立项建设,建成后腾出该院院区由二院立项建设,力争年底前完成项目筹建相关工作并动工建设。

◎社会组织

协会商会与行政脱钩

2017年底前完成新旧代码转换工作及全部社会组织换发新证工作,做好慈善组织及其公开募捐资格的认定工作。全面完成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的脱钩工作,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管理及职能等分离。

◎社工人才

建成100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工站)

鼓励符合条件人员参加社工考试,加大对从业人员培训力度,积极开发扶贫、禁毒和工会等领域社工岗位;建成100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工站)。

◎救助管理

“一站三中心”动工

加快推进“一站三中心”(市救助管理站迁建、市自然灾害庇护中心、市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市反家庭暴力妇女儿童庇护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尽快完成用地、选址等手续办理,力争年底前动工建设。

◎殡葬改革

开展骨灰集体海葬、树葬

做好2017年骨灰集体海葬、树葬活动;加强指导经营性墓园和公益性公墓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各殡仪馆的殡葬设施升级改造工作;指导市殡仪馆、惠东县殡仪馆争创省一级殡仪馆。做好网络祭拜系统平台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的网上祭祀。

【记者】徐乐乐

编辑 谢志清
点击展开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