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痛点”!实体经济如何发展?聚焦人才科技资本创新要素

南方+ 2017-02-17 11:43

2月15日,三水区召开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大会,向企业界解读《三水区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下称“二十条”)。佛山市恒洁卫浴有限公司(下称“恒洁卫浴”)项目与知识产权经理陈泽锋感叹说,像这样的“政策大礼包”给出如此大的扶持力度,之前在三水从未有过。

澳美高科的机器人正在工作,机器换人在三水的制造企业日渐常见。

去年,恒洁卫浴把三水的生产基地升格为生产运营总部,将研发部门逐步迁往三水。陈泽锋对比发现,要是根据“二十条”进行申报,公司获得的政策扶持将是全方位的。

“最明显的一条是,鼓励制造型企业在三水新设区域总部和销售公司,每年对单个总部项目分别给予扶持,最高5000万元;还有对创新人才团队最高给予2000万元扶持;对新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最高给予1000万元扶持。”陈泽锋说,这些政策条款都紧贴公司的发展思路和布局,直击企业发展的“痛点”。

据了解,“二十条”涉及扶持资金100亿元,涵盖金融扶持、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人才服务四大方面。三水通过聚焦人才、科技、资本等创新要素,牢牢抓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痛点”,以空前的力度拿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招”,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今后三水发展的动力源,在三水迈入“千亿GDP俱乐部”后,谋求打造三水实体经济的“升级版”。

依据“二十条”,三水还将配套28个政策文件,目前7个文件已经正式出台,其余正在陆续制定出台。今年第三季度,企业就可根据情况进行申报领取“政策大礼包”。

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百威、红牛等制造业企业云集。

金融创新 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融资难一直是企业的“老大难”问题。此次出台“二十条”的第1条至第6条为“金融创新”类扶持,包括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双创”基金、“助企转贷”融资基金,企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等六个方面的措施。

三水设立20亿元区级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利用金融杠杆放大与带动效应,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产业领域。此外,三水新设立1亿元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三水所有制造业企业只要融资需求符合转型升级方向,融资申请经合作金融机构审批后,即可以免抵押或部分抵押的形式获得单笔最高2000万元、期限最长3年融资资金,相关风险由政府和合作金融机构共同承担,能够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同时,“二十条”鼓励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对融资租赁公司和通过直接租赁方式实现融资的企业,均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在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的支撑下,此次除了新设立的扶持项目,三水对企业直接上市融资、骨干企业培育、商标和标准化、科技创新以及先进装备制造、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幅提高,最高调整标准超过之前的10倍。以扶持企业上市为例,企业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并成功开展首发融资,扶持最高标准从原来的70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2500万元。据初步测算,仅扶持提标部分,三水区每年需新增支出1.61亿元。

科技引领 为企业注入创新驱动力

面对创新驱动中较为关键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果转化支持缺位等问题,“二十条”的第7条至第10条为“科技引领”类扶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落实孵化器倍增计划、科技成果转化等措施。

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大型综合性研究院可提供载体或者给予最高1亿元的扶持。除了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扶持加码外,三水还新增加扶持项目,对于新组建并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产业创新联盟,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启动资金和连续3年每年最高300万元的运行经费扶持。这意味着,三水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无论是科研院校在三水设立的平台,还是企业自身建设的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三水从外原动力和内生动力两个方面,共同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孵化器载体建设方面,“二十条”也将加快孵化载体的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载体和技术支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步伐,促进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尽快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水板块”。

同时,“二十条”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在强化自主创新的同时,更要善于借势借力发展。企业与科学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按技术合同交易额的40%给予企业一次性扶持,单个企业每年最高200万,获得科技主管部门评审的各级科技奖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1000万元。

转型升级 助力企业做强做优

“二十条”的第11条至第15条为“转型升级”类扶持,包括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大力培育大型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扶持培育各类新业态、推动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实施企业质量工程和商标战略等措施。

相比以往,“二十条”扶持标准大大提高,触动了众多企业家的心。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二十条”规定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予以最高1000万元奖励。对被认定为首台(套)装备的产品予以最高300万元奖励。这样的力度,会让“拿奖的企业眉开眼笑、没拿的企业眼红心跳”。

此外,“二十条”对新业态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扶持。主要是对总部经济、物联网、电商产业、外贸服务业等新经济业态,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带动+企业行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十条”还明确提出,每年安排2500万元外向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旅游购物贸易、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

招才引智 助企业保持第一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也是每一次企业家座谈会上都会提到的问题。当前三水绝大部分企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应对环境的变化、行业的竞争,只有争取更多的人才,才能拥有强大的发展动力。

因此,三水此次下大力气,在引人留人方面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二十条”的第16条至第19条为“招才引智”类扶持,包括大力引进创新团队与高层次人才、大力引进专业技能人才、大力扶持发展技能人才培育机构、强化优质医疗教育服务供给等措施。

“二十条”明确提出,被认定为“淼城英才”的高层次人才,工作合同期间按每月最高3万元标准,每年一次性发放生活补贴。按照合同约定工作满3年并在三水购房落户的,一次性发放最高100万元的购房补贴。

此外,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与三水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2年以上社会保险,如在三水购房,一次性发放最高8万元的购房补贴。三水还新设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并对技能人才教育机构给予一定的扶持,营造更加优质高效的留人环境,促进本土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撰文】林洛峰 吕嘉怡 蔡捷 三宣 

【统筹】王伯乐

编辑 王虹丹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