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企节后焦虑症:“90后”不愿进车间,40岁以上也要但还招不满
“我们今年大年初五就开始招聘,初十开工。”14日,在张槎文化广场举办的“南粤春暖”大型公益招聘会上,腾龙光学人事部负责人说,由于业务增长,今年预计新招收员工200名左右,技术研发、管理类高级人才岗位需求达到40名。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大批外来务工人员返工,一年一度的“招聘大战”拉开帷幕,根据粗略统计,2月、3月,禅城将举行各类型招聘会38场,记者走访了部分招聘会发现,和往年相比,今年企业的用工需求更为强烈,这得益于订单量的回暖;与此同时,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进工厂的意愿越来越低,从而加剧了用工矛盾。
在禅城区人社局进行的节后用工情况专项调研中发现,通过春节前后对区内部分企业的调查、摸底,预测节后全区缺工人数约1.6万人,缺的主要还是基层普通工人(生产工、服务员、销售员)。
面对用工难题,企业一方面通过加薪留住年轻一代,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机器代人的步伐。此外,在经历了前几年行业景气度的持续走低后,多名接受采访的企业负责人均表示,今年各个行业仍将面临各种困难,行业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成为了企业突围的关键词。
●招聘现场
订单回暖企业却面临“无人用”困境
“招工难,现在90后很多都不愿意出来做车工了”。在14日的招聘会上,一家专业生产婴童服饰的企业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现在公司车间已经使用智能吊挂生产线,全自动的电脑裁床、绣花机使得生产条件和效率提高,但普通工人仍然缺乏。
佛山市易纺纺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专员郑小姐也有同样感受,公司300人仅有2人未能正常返岗,但由于今年公司计划开拓新业务和开辟外贸市场,她正忙着招聘包括销售、工程师、机修工等员工来应对新的发展需求。
在传统的服装针织行业,缺工现象普遍存在。佛山市大富先达服装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张女士表示,公司现在订单增多,但苦于生产普工越来越难招,“尤其是70后80后的主力生产大军逐渐减少后,90后工人出现断代。”她介绍,公司目前90后员工总数占比不到公司10%。
除了中小企业外,用工难的问题同样困扰着一些大企业。佛山市东鹏洁具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负责人李小姐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将在江门筹建新的生产基地,加上佛山本地工厂的人员补充,需要招聘500名工人。
为了完成招聘任务,从年初九开始东鹏洁具就启动了外地招聘工作,先后到湖南湘西州、广西贺州、云浮等地进行招聘,但效果并不如人意,“目前我们只招到了40人左右,距离任务还有很大距离。”
除了普工外,技术工人更成为了企业争抢的“香饽饽”。“公司早几年就把生产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目前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较大,达到25人左右。”佛塑科技集团股份东方包装膜分公司招聘负责人管以星介绍,为了吸引劳动力,公司今年的薪酬水平将上浮10%左右。除此之外,为员工购买社保,住房公积金、带薪年假,高温补贴,医疗补贴,节日补贴等福利也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
为了应对严峻的用工形势,有企业甚至在年前就开始了招聘工作。佛山市国华光学器材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林奕欣介绍,公司在年前就委托了中介公司帮忙招人,目前招到的新员工已经基本能够满足企业的日常生产需求,“我们共需要约3000多名员工,年后返工约2300人,返工率约八成,通过提前准备目前已经招到了500多人,并且每天都有40到50名新员工到位。”
除了一线工人外,随着二胎经济来临,月嫂持证上岗等政策效应持续升温,佛山市禅城区丰帆家政艺术培训中心的用工需求与日俱增。公司总经理李志表示,自己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招工压力。
他介绍,目前丰帆家政艺术培训中心全区共21家门店,月嫂1600余名,截至2月10日,公司已与雇主达成服务合同超过1800份,月嫂供给紧张,但预约订单陆续而来,加上持证上岗的门槛使部分月嫂暂时离开岗位,进一步加剧了月嫂的供需矛盾。
●转型提速
技术积累成行业分水岭
对于企业普遍面临的用工难题,禅城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佛山市光大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明矿深有感触,“这几年返工率只有85%左右,现在针织、服装行业缺少工人已经是常态,全年招工常见”,他表示,近几年,行业竞争压力加大,加上90后工人出现断代,招工难已成常态。
谭明矿认为,出现工人断代现象是因为现阶段的工厂所能提供的条件与90后的期待有心理落差,只有提升企业各方面的优质供给能力,才能赢得新一代工人的青睐。
事实上,用工问题只是企业面临的诸多难题之一,过去几年很多传统产业还面临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市场需求疲弱等一系列问题,展望今年,这些行业又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佛山市新光宏锐电源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白维判断,电源行业今年整体将稳中有增,“电源作为一个基础产业,本身拥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需要企业具有创新能力,企业只要不断创新,完成增长是没问题的。”
他认为,随着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目前行业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企业技术跟不上要求就会面临淘汰或向贸易商转型,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够生存,“佛山电源产业本来是个小众行业,很难说今年能增长多少,但维持稳定发展是没问题的。”
而对于照明行业,广东凯西欧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育林认为,照明行业本身的技术门槛较低,经过前几年的激烈竞争,目前照明行业的利润率已经到了谷底,价格战已经打不下去了;另一方面,国家对于绿色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业转型不可阻挡。“未来行业会出现分化,有技术和成规模的企业优势将越来越明显,而缺乏技术积累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淘汰。”
相对于电源和照明行业的审慎乐观,作为禅城的支柱产业,业内人士对于陶瓷产业的判断要更为谨慎。佛山众陶联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初阳认为,今年陶瓷产业的形势仍不乐观。
从需求端看,去年下半年国家逐步对房地产采取限制措施,这对于陶瓷行业的影响将在下半年得到体现,市场需求会减弱,他预计下半年行业竞争会更加激烈;此外,国外反倾销目前还没有缓解的迹象,这将促使更多产能投入到国内市场,导致产品价格持续走低。
从供给端来看,蔡初阳认为,今年陶瓷物料的价格仍将居高不下,并将继续上涨;产业工人出现向其他行业转移的趋势推高用人成本;而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陶企对于环保的投入势必加大,进一步推高企业成本。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蔡初阳认为陶瓷行业将出现分化,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能力将成为企业的分水岭,他预计行业会形成一轮新产品推出的小高潮,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将构成一定的竞争门槛。
●应对举措
技术改造助企业用工需求减半
面对影响行业走势的各种不利因素,禅城各行各业涌现了一批转型先锋。
对于日益高涨的人力成本,除了被动提薪外,近几年国华光学也在积极寻求转型,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不断减少人力,“我们制造部门分成十大工序,目前都在尝试自动化改造,其中部分工序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全覆盖。”林奕欣说。
这种转型带来的改变是显著的。林奕欣介绍,在订单量不变的情况下,过去几年国华光学的工人数量已经削弱了一半,从2012年前6000多人,减到目前约3000人,“一方面得益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自动化率的不断提升,像求芯、研磨、切割等工序工人数量都减掉了一半。”
国华光学的自动化之路并未停步,林奕欣表示,公司从事的是镜片等精密产品生产,很多工序仍需要人工来完成,目前公司正在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随着自动化生产精度的不断提升,未来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到2018年能够实现全面自动化生产。”
除了提升自动化水平外,也有企业在品牌建设上寻求突破。
在14日的招聘会上,记者从广东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的招聘单张上看到,公司目前招聘岗位主要涉及到营销系统、设计类、业务支持类等岗位。
金意陶人事专员罗锦浩介绍,从去年开始公司提出调整、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对公司架构进行了调整,把公司品牌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为了配合这种转型,今年公司在员工招聘上也进行了调整。
“今年我们对市场营销、品牌活动策划、设计以及会计财务等岗位进行扩招,同时也针对市场开拓的需要设立了一些新岗位。”为了增强公司吸引力,他透露,今年金意陶对非生产类岗位的薪酬也进行了调整,平均每人每月提高了300—500元。
除了加强社会招聘外,今年金意陶还进行了有计划、有规模的校园招聘工作,从去年10月底开始先后到兰州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进行校招,充实公司储备力量,“校招主要集中在设计和销售专业,这些毕业生将作为公司的重要储备力量进行培养。”
也有企业选择在技术上寻求突破。“我们今年找了8个合作厂家,带领他们一起转向健康照明。”面对照明行业的发展新趋势,近两年凯西欧照明向健康照明的方向转型,吴育林介绍,在前期的技术积累基础上,目前公司正和供应商合作,把专利转让给上游供应商,帮忙它们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培训,以此加快企业转型的步伐。
针对陶瓷行业目前面临的诸多难题,蔡初阳表示,佛山众陶联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自去年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向行业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校招技术和新设计,帮助加盟企业升级产品提升竞争力。
蔡初阳介绍,通过整合行业资源,众陶联得以实现多项物料采购成本比单个企业下降10%;而为了应用环保挑战,众陶联正在大力推广干法制粉技术,致力帮忙陶瞧去从高能耗行业转化为绿色产业。
■分析
薪酬竞争力不足吸引力下降
禅城区人社局通过春节前后对区内部分企业的调查摸底,预测节后全区缺工人数约1.6万人,缺的主要仍是基层普通工人(生产工、服务员、销售员)。
数据显示,2017年,春节前,禅城区外省异地务工人员中,大约会有77.3%的人返回家乡;而本省异地务工人员有11万多人中,预计返乡人数更有接近十万,占本省人员的85%。2017年开年后,禅城企业计划招工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不明显,普工、技能型人才、销售、服务人员、客服等仍是企业年后招聘最多的岗位,目前,工人返岗率约70%—80%。
在对以上调研情况进行分析时,调研报告指出,区域经济调整、外来劳动力供给数量下降、本地工资待遇缺乏吸引力是其中的重要因素。随着全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很多外省劳动力选择回乡就近就业,同时本省东西北地区纷纷建立产业园,分流了部分劳动力。
相比之下,佛山企业薪酬的竞争力优势并不明显。数据显示,比如佛山企业制造业、餐饮业工资水平在每月2200—4000元,在全国大中城市农民工工资水平中处于中下游。加上新生代工人跳槽频繁、“短工化”等现象突出,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心理预期较差,加上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员工“融城”梦想的实现,他们无法真正扎根城市,没有归属感,加剧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频繁跳槽和部分企业的“招工难”。
记者注意到,与禅城用工形势相互印证的一组数据是,人口大省河南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有九成以上在省内就业。在湖南、陕西、重庆、河南、广西等劳动力输出大省都出现了“返乡就业创业潮”。相较往年,今年这些省份和地区的返乡就业趋势非常明显,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不再单纯看中薪资,而是注重陪伴亲人与晋升空间。湖南省人才市场根据各行业供需数据分析显示,57%求职者系返乡人才,数据达到近年来历史最高峰,求职者在家门口就业的意愿越来越浓。90%以上企业更青睐省内求职者,各地亦专门为返乡人才举办多场大型主题招聘会。
接下来,禅城将会有一系列的大中型招聘会密集举行,各镇街甚至多个社区也正在陆续举行专场招聘会,以多层次、多种灵活的方式,精准对接企业人力需求。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孙景锋 阎锋 王志斌
【实习生】杨晖桃
【图片】戴嘉信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