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企在他乡的故事:从一片荒芜到基地林立,从“过江龙”到“领头雁”
2月6日是农历正月初十,赤坎调顺岛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调顺村传统年例活动火热举行,现场人头涌涌,不仅本地村民们,还有众多岛外观众也竞相涌入,现场观看调顺网龙等精彩民俗表演。
调顺网龙是赤坎调顺岛村世代相传的一种舞龙艺术,自明建文初起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网龙的造型扎作与舞动技艺,与其它龙舞不同。龙体采用废旧渔网、绳缆与竹木,草叶编织扎作而成,龙头采用“牛角”代表农业,龙身是通透的网体,代表渔业,象征着农渔结合,其两条大网龙分别代表公、母龙及两条小龙寓意生产和原始生殖崇拜,以求“人丁兴旺,六畜繁盛,风调雨顺”。调顺网龙早在2012年,即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断传承和创新发展,近年来参与了海内外很多重大活动展演,成为湛江民俗文化品牌之一。
调顺村等湛江广大农村除了传统的春节习俗之外,还有很特殊、极富有民间情调的习俗,称为“年例”。年例以村为活动单位,每条村庄都有自己的年例日,场面相当热闹,此间不仅亲朋好友喜相聚,沾亲带故者可以来“凑热闹”,甚至连非亲非故者来也受到热烈欢迎,素有来客越多越光彩、面子越大的传统好客观念。
据介绍,本周末即将到来的传统元宵节,调顺村村民们闹元宵的方式非常特别——不是猜灯谜、赏花灯,而是抢蔗拜蔗扔泥巴、竹扎祈福船巡村。到了正月十五这天,随着鸣锣,宣告拜蔗抢蔗活动正式开始。组织者抬着用红纸糊的竹扎祈福船等巡村,象征把灾难送走。祈福船等依次停在几个拜蔗点上,预先被砍断成一小节一小节的甘蔗被扔出,村里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去抢。同时,又会有人把田里挖出来的新鲜淤泥向那些抢蔗人不断抛过去,据说被淤泥砸中了的人新的一年都有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