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有料|没错!这是个连汽车也能共享的时代!比打车还便宜的共享汽车会火吗?

南方+ 2017-02-08 19:05

文|有料哥

共享汽车登陆东莞

今天,东莞推出共享汽车的消息怒刷了不少人的朋友圈,而“1分钟3毛钱24小时只需99元”白菜价,更是让“别的城市的孩子”羡慕不已。

继共享单车火得一塌糊涂之后,共享汽车翩然而至,但这个四轮大块头,能不能像他的两轮小兄弟一般,遍地开花?


当你还在对着自行车扫码时,你身边的人已在扫指纹启动共享汽车

只要你有驾照,使用app预约,开启定位、寻找,一辆汽车就会在某处等着你启动使用。

在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概念不断普及的2016年末,共享汽车以惊人的速度来到我们身边。

实际上,共享汽车并非新鲜概念。我国从2011年开始有共享汽车服务,但都类似于传统的租车服务。例如201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试点的电动轿车,使用刷卡收费,配套充电桩,运营方式类似传统公共自行车而非共享单车。

而到2015年下半年,共享汽车领域才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共享单车市场越趋成熟后,更多的投资者和公众才将视角重新放回汽车领域。

有料哥整理网上资料发现,国内有不少城市已开始投放共享汽车。除北上广深外,成都、重庆、东莞、太原等城市也开始试水共享汽车。在重庆,共享汽车不仅投放时间早、数量多,甚至已出现共享汽车本地品牌和国际大牌同台PK的局面。

与共享单车类似,共享汽车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通过app自动帮助用户搜索最近的租车网点,并显示可租用车辆数量、停车位、距离等信息。用户使用指纹认证后便可使用车辆,使用完毕后app自动结算费用。唯一的不同在于,用户在注册时不仅要上传身份证和驾照进行认证,还需上缴千元左右的押金才可使用租车服务。

一款在东莞运营的共享汽车APP截图

在一些欧洲城市,共享汽车已成功运行多年,获得了良好的口碑。2016年登陆重庆的共享租车服务Car2Go早在2008年就在德国出现,目前在奥地利、加拿大、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投放车辆超过12.5万辆。Car2Go使用app租车,在指定地点还车结算,使用方便快捷,获得了欧美用户的良好评价。

目前,共享汽车服务在欧美发展迅猛,注册用户暴增。有西班牙媒体曾报道称,类似Car2Go这样的共享汽车租赁服务,在马德里共有约14万注册服务,投放的车辆数为500台,平均每辆车一天的使用次数为12到15次。

然而,上述报道也指出,由于Car2Go车辆数量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造成了一些频繁使用Car2Go车辆的用户,为了方便下一次能顺利使用车辆,将车开回自己的私人车库停放的情况。

嗯,不出有料哥所料,共享单车遇到的种种麻烦,可能同样也会在共享汽车领域再次上演。

部分共享汽车APP价格PK

有车: 限时5折的价格是1.5元/公里+0.15元/分钟

驾呗: 6小时内0.25元/分钟,6小时后0.1元/分钟,30分钟起租,不计里程

途宽: 10万元内车价:15元/小时,10万至15万元车价:17.5元/小时,15万至20万元车价:20元/小时,前五公里免收里程费

滴滴专车:2元/公里+0.55元/分钟,最低消费8元


不用买车了?有效解决出行难题 or 给本已拥堵的道路再添堵

没油怎么办?停车怎么停?听到共享汽车这个概念,有料哥脑子里先是蹦出了这两个最主要的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不同的公司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举两个栗子:

使用新能源汽车的Gofun是首汽集团推出的分时租赁服务。Gofun采用定点租车换车的模式运行,在北京,Gofun目前拥有的租还车网点已达100个,不受尾号和单双号限行的新能源车300辆。

在深圳运营的TOGO,允许用户在任何一个合法停车点随意停车,但需要按最近网点的直线距离收取还车服务费。TOGO目前需要用户自行缴纳停车费和加油费,未来或可协调好运营点停车场为共享汽车提供免费停车,并提供一张专属加油卡,用户可以到就近的中石化加油站用该油卡进行加油。

然而,使用过网租车服务的有料哥立即又发现这两种模式出现的矛盾:如果限定租还车网点,用户的使用范围将受限制,同时需要有大量的网点和车辆才能满足一座城市的需求。如果允许在网点外随意停车,又将像共享单车一样给城市交通带来不少管理问题,而高额的油费又可能给不少用户带来心理压力。

有料哥的顾虑不无道理呀!此前,有媒体记者尝试在北京使用Gofun租车时,就面临四五个小时始终无车的窘境。而在成都,一名网友拍摄到共享单车像报废车一样被弃置于荒郊野岭,车体破损无人“照顾”。

一名业内人士分析共享租车服务时也指出,城市拥堵情况下若用户无法及时找到准停车位,燃油不够计划行程,将使汽车燃油问题更加紧迫。

然而上述顾虑还尚不足以扑灭投资者的热情。据悉,目前仅在北京区域运行的共享租车服务就有Gofun出行、一度用车、绿狗租车、宜维租车等,而在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更多的企业正在尝试入局。


共享单车火得一塌糊涂,共享汽车会在2017年大爆发吗?

说到这儿,问题来了:共享汽车会火吗?

2月6日,国务院在印发的《“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中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开发更多的新型就业模式,编制出台共享经济发展指南,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创新监管手段、引导多方治理等优化环境,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相关政策,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健全就业、劳动保障等相关制度,支持发展就业新形态。

国务院在新的就业规划中鼓励共享经济发展,加上共享单车领域2016年的爆发,令不少共享汽车企业如打鸡血一般,信心满满。

共享汽车服务“一度用车”创始人、CEO王杨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这一市场,2017年将成为共享汽车爆发元年。

不过,有料哥对共享汽车模式的发展还是心存疑虑,毕竟共享汽车不同于共享单车,用户群体的吸引力以及风险监控难以保障。

按目前的推广情况看来,共享汽车的发展受到三大阻碍:成本高、受指标限制、政策限制。与成本相对低廉的共享单车相比,一辆共享汽车的价格要高得多。而为了让用户就近取车、就近换车,就需要铺设更多的网点和配备更多的车辆,又进一步堆高了运营成本。最终,汽车租赁市场可能面临的政策限制问题,也可能会阻碍共享汽车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共享汽车目前的模式也将给各家公司带来巨大的维护成本,共享汽车的加油、充电问题,汽车故障、擦碰后的维护,以及产生事故后的回收等,都将不断挤压共享汽车的盈利空间。

再从目前国内租车行业结构看,数量最多的是单位用车,第二是商旅活动用车,第三才是家庭、个人用车。而共享汽车所瞄准的主要是第三层次,家庭、个人用车虽然在国外有着广大的需求群体,但在国内这一层次只占到市场的10%,势必造成客户来源狭小,难以为继。

信用体系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备,也将是共享汽车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在个人租车市场上,个人信用系统的建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个问题不仅在中国比较棘手,也是全球范围内的普遍问题。

新事物的出现,总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有料哥也观察到,目前共享单车概念在国内正受到越来越多使用者的关注。在北京、深圳等城市,共享汽车在上下班高峰十分抢手,而不少共享汽车公司也在积极增加网点和汽车保有量。

有料哥可以预见的是,更多的共享汽车企业将扎堆2017年入局,并将运营范围拓展到更多城市。至于共享汽车行业是否是真正的蓝海还是幻象,共享汽车是否真正能够为城市用户带来便利,还需要通过未来几年的市场检验,才能得到答案喽。

【策划】西西君

【撰文】泠汐 西西君

【校对】梁永忠

编辑 葛政涵
点击展开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