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里的下南洋:有一种歌,是唱给海洋的

侨乡广记
2017-02-08 19:27
+ 订阅

有一种歌是唱给海洋的。

“一送涯(‘涯’是客家话‘我’之意,以下同)郎去过番(咧),洋船等到(啰)粤海关,涯哥想去又想转(啰),去就容易(哟)转时难,涯哥想去又想转(啰),去就容易(哟)转时难!”这是一首著名的广东客家山歌。无论是在星海音乐厅华丽的舞台,还是在乡间简朴的歌坪上,歌者唱出它时,我们听到的总是一片涛声。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广东的民间生活中保留了大量与海洋文化有关的有形、无形遗存。民歌中的“海洋”就是其中一个极富特色的部分。

歌声里的“下南洋”

“阿哥出门去过番,惠州搭船过海关。阴间寻钱阳间使,去就容易转就难”

“二想涯郎心好焦咧,夫妻分手泪滔滔喏,食饭好似吞石子哟,饮茶好似吞剑刀喏”

《送郎过番》唱的是“下南洋”的故事。它虽是“山歌”,讲述的却是侨乡的移民史。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广东人的海外移民早在北宋末年就开始了。最初,这种移民主要存在于商人群体间。到了明代,广东到交趾、爪哇、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文莱等地的商业移民逐渐增多。明洪武年间,今马来半岛、巽他群岛一带的古国三佛齐旧港中,居民多来自广东、漳泉等地。从14世纪下半叶到15世纪70年代,广东侨民在旧港建立了雄厚的基业,梁道明、施进卿、施二姐等粤侨,对推动旧港的发展建设居功至伟。

明中叶以后,喜好冒险,“以海为业”的广东人通番贸易,海外居留达到高潮。其中,既有为了改善生存条件,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的经济移民,也有因躲避官兵而南下的海上居民。

十九世纪在东南亚海域的中国帆船。

他们在东南亚各地主要从事商业、矿业、农业、园艺业和渔业等,对南洋各国的经济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九世纪的中国商船,往来于广东和东南亚。

例如在巴达维亚,也就是今天的雅加达,广东华侨种水稻、蔬菜、水果、胡椒、甘蔗,榨糖、酿酒、榨油,搞基建,开运河,“几乎左右了巴达维亚的商业活动”,让这里成为了“中国海上贸易的一个重要分支”。又如在菲律宾,华侨“开发了处女地,于无数世纪中皆静止的荒野之中,开辟了茂盛的稻米、苎麻、蓝靛、椰子、烟草和其他谷类的耕种地”。华侨把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带到侨居国家,在万丹改进了胡椒种植法,造就了这个世界最大的胡椒生产地;在巴达维亚采用了牛拖水车推动石磨榨糖的中国技术,大大提高了效率;在苏禄,华侨传授水果品种接枝改良技术……

一部分华侨通过“下南洋”致了富,在今天广东各地城乡,我们仍能看到他们回乡建的豪宅、捐助的学校、架的桥、修的路。

汕头陈慈黉故居

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如此。而且无论怎样,片舟过海,总是一场押上性命的赌博。

所以我们可以听到这样的歌:“阿哥出门去过番,惠州搭船过海关。阴间寻钱阳间使,去就容易转就难”;还有这样的歌:“知哥出外谋生,妹亦心中无欲想啰,为因家计无奈何啊”,“二想涯郎心好焦咧,夫妻分手泪滔滔喏,食饭好似吞石子哟,饮茶好似吞剑刀喏”。当中,满满的都是相思之苦,挂念之情。这种对海外游人的挂念,在素来内陆地区的民歌中,是少有听到的。

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