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赛》昨晚决赛,现场还有广州靓仔!

上学了
2017-02-08 09:46
+ 订阅

这个新春假期,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以一股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强势关注。

昨晚20:01,《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即将举行,这意味着本季的选手将决出胜负,比赛也要正式落下帷幕啦。

你已经搬好小板凳了吗?

△节目结束了,去哪儿看我的姝姝?

而在现场,除了上面这位火得一塌糊涂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还隐藏着一位广州汉子!

他就是来自广州海事局的朱杰!

在比赛过程中,董卿向大家介绍了现场百人团中,来自广州海事局的朱杰。朱杰向观众分享了自己多次参加南海巡航的经历,以及在工作中难忘的事情。

董卿这样点评道:

把自己的青春挥洒在茫茫南海之上,护海域主权,保一方平安,我想这样的人生也可以冠以四个字:无怨无悔。也正应了当年文天祥《过零丁洋》那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朱杰,湖南汉寿人,自幼爱好诗词,善用平实的语句抒发真挚情感。出身军人世家的他,家国情怀深入骨髓,会背的第一首诗就是文天祥的《南海》,该诗结尾两句“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正是他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的定场诗。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期节目中,朱杰现场讲述了广州海事人扎根大海,服务社会,实现“惶恐滩头驱惶恐,零丁洋里不零丁”的故事,讲述了巡航南海,建设三沙,体现海事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崇高情怀的故事。”

△朱杰在诗词大会现场

朱杰节目感想:

一次聚会,情深意重。一颗诗心,不计得失。在此感谢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感谢各位亲友。大半个月的相聚,认识了好多大牛,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才疏学浅,今后还要多向百人团各位老师学习。中国诗词大会不是紧张的文化竞技,只是诸位以诗会友的舞台,以唤起观众对诗词文化的热爱。诚如王子龙老师所言:人生自有诗意,享受诗词之美,收获诗词之下的宁静之心,才是最重要的。在录制节目的半个月里,我能和百人团的各位老师一起读诗背诗,共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尽一份力,就足够了。

这里为百人团说句话。答题并不是看上去这么简单。比如宫格题,百人团看到的并不是观众看到的宫格,而是一行打乱的文字,答题时点过的字不消失或变色,会一直干扰视线。另外除了后五期里接一联诗的题有20秒,其它包括宫格题在内,全部只有10秒。所以宫格题一但点到干扰项,很难改回来。

作品选摘:

红棉

四月羊城一片红,奇花枝上倚春风。

血痕染就英雄树,阻挡寒流入广东。

清平乐

灯光节珠江夜巡

灯花四溅,映透珠江岸。潋滟流光浮彩练,江上飞舟如箭。

双塔气势恢弘,蛮腰剑指苍穹。阅尽羊城夜色,孑然醉倚西风。

为何我们现在还要读诗?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古人说没什么好送的,就送你一整个春天吧。这多美呀,现代人给不了你。”

武亦姝以其深厚的古诗词素养一下子刷爆了朋友圈,而她的这句话也赢得了众多网友点赞。

我们为什么读诗?来看看这个答案:

对于《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广雅中学语文高级老师刘文岩这样认为:这与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对文化传承日益重视的大背景分不开。

有评论说,“诗词网上都能查到,高考也只有几分,背那么多意义何在?”对于这些“背诗无用论”的观点,刘老师说这未免太过功利,中国古诗词在对人的性格品质的塑造和熏陶上是无价的。

因此,他支持让孩子从小读诗、背诗。“记忆是最基本的,很多事情只有先记下来才能慢慢体会。也许小孩子背的时候不懂,但是当他长大了,遇到某件事,他会突然‘悟’了。”

暨南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硕士生陈泽森也对《中国诗词大会》尤为关注。曾作为另一档节目《中华好诗词》参赛选手的他,认为《中国诗词大会》面向更为广泛的受众,题目的“难度系数”不高。

△左二为陈泽森

陈泽森小学时与诗词结缘。当时他的语文老师不仅要求背诵课内的诗词,还让学生每周都背诵一首课外诗词。陈泽森认为诗词不仅帮助他养成了良好的性情品质,更让他练就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了诗词,我永远不会觉得空虚和无聊,很感谢我的老师。”

陈泽森支持让孩子多读诗、多背诗,即便是在监督甚至“强迫”之下。“润物细无声,从小受到诗词的熏陶,长大后觉得受益匪浅。”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的古诗词

这些古诗词你还记得吗?(点击保存高清大图)

传统文化教育走进广东中小学校园

《中国诗词大会》引发传统文化传承的强烈共鸣。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实施传承发展工程,要融入教育,融入生产生活。如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国民礼仪教育,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

△广州市首批15所粤剧传统教育特色学校的师生来到广东粤剧艺术中心观摩学习,并与演员面对面进行交流。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民乐小学和广州市京溪实验小学两地学生以醒狮为桥梁,传承技艺。

传统文化正在成为学生成长的土壤。2016年初,《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广东版)在广州首发。教材共有20册,其中小学12册,初中4册,高中4册。

教材中,小学低年级段以《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蒙学经典等为主;中年级段学习《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为孩子们奠定诗词美学基础;初中阶段安排了《孙子兵法》《古文观止》等经典,高中阶段则为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让已具一定思辨力的学子们更为深入地学习儒家、道家等诸子学说的经典文献。

在小学12册教材中,每册都有一个地区文化主题。从广东的历史名人、人文古迹、古城古镇,到传统戏曲、民俗、工艺美术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涉及。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

节目快开始了,先来复习一下题目呗!

1

题型一:点字成诗

例题1

商 生 国 山

依 女 多 不

知 尽 亡 恨

例题2

零 骰 豆 珑

尘 安 子 作

碾 成 泥 落

答案1:商女不知亡国恨

答案2:零落成泥碾作尘

2

题型二:飞花令

“飞花令”本为古人行酒令的一种,原为按顺序吟诵带“花”字的诗词,答不上则罚酒。《中国诗词大会》中简化为两人依次吟诵带主题字的诗句。

节选1:飞“春”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节选2:飞“月”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想到了武同学的微笑~)

觉得太简单?全都会?那本君可要加大难度了!

3

解字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中,“松风”指的是?

A.吹拂松树的风

B.一首古琴曲

C.一篇文章

D.一首古诗

下面哪首诗中,没有使用“月亮”的意象?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C.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D.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中,“参”和“商”指的是?

A.两个人名

B.两种动物

C.两颗星星

D.两种职业

4

题型四:解句

请选手根据提示,猜出以下诗句描绘的是我国哪座名山

提示一: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

提示二: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提示三: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某次考试结束后,一男学霸问老师:“画眉深浅入时无?”他的意思是:

A.询问老师是否需要帮忙

B.打听自己考试分数如何

C.想知道自己和女学霸谁的成绩更好

有一位旅客出行回来后冲洗照片,赫然发现一张不可能拍到的奇怪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

A.四面荷花三面柳

B.绿树村边合

C.古道西风瘦马

D.三更画舫穿藕花

1

题型五:解篇

下列作品的内容都与美女西施有关,请问哪首作品的中心思想与其他几首不同?

A.罗隐《西施》

B.崔道融《西施滩》

C.王安石《宰嚭》

D.王维《西施咏》

请根据下列作品猜诗谜: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A.灯笼

B.石榴

C.海棠

D.昙花

苏轼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请问他们不可能看到什么景象?

A.小斋幽敞明朱曦

B.提灯的萤火虫

C.在松针稀疏处闪烁的小镇灯火

D.慈乌夜啼

参考答案:

B D C 泰山 B D D C A

你会看节目吗?你心中的“状元”是谁?

点击展开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