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央视用潮汕话朗读韩愈诗句 汕头两小伙跻身中国诗词大会

南方+  2016-03-11 19:48

猴年汕头文化“猴犀利”。继汕头艺校师生、金中学子分别登上央视春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近日,又有两位汕头“80后”、“90后”小伙跻身央视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在4日晚播出的第四期节目中,两人亮相展示了潮汕人深厚的文学底蕴和被称为“古音”的潮汕话韵律。

这两位小伙子是分别来自汕头本土的谢海衡和在河南工作的林於明。作为汕头市作协副秘书长的谢海衡其实是一位理科男——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现在从事的是电子商务工作。但他从小喜欢诗词,大学时就开始诗词创作,参加作协后他进行了较为专业的研究和创作,对诗词创作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昨天下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就讲述了自己的创作经历,“诗词最讲究字的简练和优美,我经常为了一个字想到凌晨一两点甚至通宵”。

《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中高手如云,谢海衡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他表示,此次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他在第二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获得“绝句组”年终创作优秀奖而被推荐参赛的。在比赛现场,除了答题,谢海衡还用潮汕话朗读了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句,让更多观众认知、了解潮汕话。“第一次站上中央电视台录制大型诗词节目,我的感受就是激动和兴奋。诗词在国内第一次有这么大的平台,我能参与其中感到非常开心。”谢海衡说,他也会借此次机会,在汕头大力推广、推动诗词鉴赏、创作等活动,让更多人认识诗词之美。

“90后”汕头人林於明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他目前在郑州从事图书编辑工作,能参赛是因为他通过了层层海选,历经数月才进入央视的比赛现场。在2月26日第三期节目中,他答对40题,用时336秒,位列第三名,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进入了第四期的个人争夺赛。虽然最后没能成功夺得擂主席位,但也展示了他颇为深厚的古诗词功底。

《中国诗词大会》共10期,从2月12日起登陆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档首播,市民可在每周五晚8点收看。2月13日至4月15日期间,央视科教频道也会陆续播出。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编辑 吴文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