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禁止县城范围内销售燃放烟花爆竹
村民在整理醒狮准备迎新春。
陆河县东坑镇上屋村,每年正月里举行地景巡游场面蔚为壮观,地景沿袭至今已有252年历史。近日,记者与东坑镇宣传委员一起前往上屋村探巡地景巡演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情况。
从东坑镇墟到上屋村不到一公里,汽车慢慢行驶,不觉就到了村口,上屋村——门楼上三个字特别引人注目。镇宣传委员彭汉标几个月前被轮值到市直某单位上班,因为春节期间东坑要热闹一番,又被镇里“抢”了回来。他说,上屋村的地景是省级非遗文化,还有一个县级非遗文化是东坑上罗角村的粄景,至今有320多年历史,本月被央视录入《农民春晚》。“小时候看到的是热闹,长大后看到的是一种文化。这是老祖宗留传下来的宝贝,要继承发扬光大。”在东坑土生土长的彭汉标如是说。
在镇文化站负责人的指引下,我们来到该村最神圣的地方——上屋祖祠。据村里老人介绍,这祖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迄今有340多年,2007年7月重新修建,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该村地景道具都存放在这里,由专人看管。
村民彭细强是地景传承人,与记者见面时,他正在上屋祖祠检查地景道具,清理7个装放道具铁皮箱上的尘埃。
老艺人正指导村民练习巡演的动作要领。
咚锵、咚锵,咚咚锵,嚓嚓,咣咣……彭俊邻、彭轩、彭成学、罗涛涛四个少年,不由自主地敲起锣鼓。顿时,锣彭声震耳欲聋,令人陶醉。他们打锣敲鼓的技法真不一般!
30多年来,700多人口的古村仅有2户外出搬迁。上屋村民用自己的执着守护着祖先的文化——东坑地景。彭细强介绍,每逢春节,村民自发参加活动,组成一支约300余人的巡游队伍,以历史人物、传奇小说等为题材,编成戏剧情节,如《八仙骑八兽》、《金山战鼓》、《西游记》、《天仙配》、《三星拱照》等,辅以串花灯、耍金龙、舞狮、舞大象、挑花篮、扭秧歌、彩旗队、花环队,配以八音大锣鼓,加上沿途燃放绚丽多彩的花灯炮、鞭炮、铁制的“三把连”响炮,从村里沿途巡游约5公里共2小时,“差不多把东坑都闹翻腾了,大家喜气洋洋,特别开心。”彭细强动情地说。每到春节前后,彭老就最忙碌了。明年是鸡年,他计划做8个大公鸡,因人手少时间紧,目前只做了2个。彭老花了18年专门学手工艺制作,是远近有名的手工制作大师,金龙、舞狮、大象等制作工艺炉火纯青。
最会闹乐的上屋村,可谓家家都是小舞台,人人都是小演员。一到春节,该村村民除了备足年货外,还要做足准备参与地景巡游演出。记者跟随地景传承人彭细强来到彭志拿家里,此时他正与子女们磋商技艺。今年正月村里大热闹,为了提前进入角色,彭志拿的大儿子彭嘉茂、老二彭嘉愉、老三彭嘉恒和女儿彭嘉美,提前回家“热身”。老二彭嘉愉说:“老爸扮演龙王,我们兄弟妹演虾兵蟹将。不管什么角色,只要能够参与其中,就是最大的快乐。”
彭志拿的家里,雪白的墙上用剪纸贴着“家和万事兴”六个字,可见,如今的上屋村,讲“和谐”已是核心主题。
冬日,午后的阳光温柔和煦,洒落在上屋祖祠、洒落在上屋村,似乎在告诉人们:春节要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