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投资或超200亿元

惠州日报 2017-01-27 08:20

陈江社溪村环境优美。

2016年,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授予仲恺高新区和惠城区“广东省生态区”称号。未来的仲恺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如何?日前,《惠城区(含仲恺高新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获惠城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提出将从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工程等多方面入手,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仲恺和惠城区未来五年的总投资估算达到1049亿元,其中仲恺高新区的投资或至少超过200亿元。

背景

惠州提出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仲恺高新区管委会自2012年起启动生态区创建工作,去年获得了“广东省生态区”称号。在此基础上,市里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惠城区和仲恺高新区率先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标准并向省环保厅申请认定。在这个背景下,仲恺高新区管委会、惠城区政府联合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了该规划。

目标

到2020年,在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分区,建成空间结构合理、布局有序的空间开发体系;开展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建成生态基础设施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良性循环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发达、人与自然和谐的东江新城。

布局

《规划》范围为惠城区(含仲恺高新区)的行政辖区范围,规划面积为1501平方公里,其中仲恺高新区规划面积344平方公里。《规划》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内容设计的基础上,从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农村生态建设工程、生态产业建设工程、生态文化建设工程方面入手,共计114项,总投资估算1049.204亿元。据悉,其中仲恺高新区的投资或至少超过200亿元。

《规划》对仲恺高新区的国土开发主体功能做了区划。《规划》指出,仲恺高新区打造成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经济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三个转型”示范区,其主体功能区布局为重点拓展区(陈江、惠环、沥林、潼侨、潼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区(潼湖湿地)。

优化工业格局

重点建设六大产业集聚区

在优化工业产业格局方面,《规划》指出,仲恺高新区主要是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实现产业园区专业化分工。重点建设移动互联网产业园、LED产业园、TCL液晶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慧云创意产业园、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六大主导产业突出、服务功能完善、承载重点产业发展能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形成招商与企业建设联动机制,实现产业项目精准落地,加速实现六大园区产业集群化、集聚化发展;持续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建设完善六大园区专门化产业服务体系,加快实现专门化人才、服务资源集聚。

《规划》指出,要优化仲恺的特色农产品区,仲恺高效特色农产品区主要集中在陈江、沥林、潼侨、潼湖等。重点发展优质蔬菜、甜玉米、花卉、荔枝等特色农业产品,壮大外向型商品蔬菜生产基地、有机农产品基地;推进高品质高价值水产品养殖,建设绿色养殖基地,建设生态农业示范点。

旅游观光农业区要结合花卉、甜玉米等种植,以及现代化鱼塘养殖建设旅游观光农业区。

优化生产性服务区

构建潼湖生态智慧区四大产业集群

  在优化生产性服务区方面,《规划》指出,仲恺主要是建设高效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重点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五大生产性服务业,以科融新城为核心,建设综合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逐步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减少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加大政府采购服务力度,释放政府服务需求市场,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加速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

构建潼湖生态智慧区四大产业集群。支持智慧区实施以新型技术与产品研发、高科技产品孵化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智慧信息产业、创新创意产业、金融商贸产业、休闲生态产业等四大产业集群。到2017年底,智慧区GDP达到10亿元左右,到2020年底,智慧区GDP达到50亿元左右,三产比例为3∶47∶50。

完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

2020年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4.8%

《规划》指出,仲恺在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政策体系方面,实施一系列的创新发展政策,完善人才、技术、资金、产权等创新支撑服务体系,争取更多的创新政策和资源倾斜政策;深化企业投资体制改革,实施多元化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到2020年,仲恺高新区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投入占GDP比重达4.8%。

此外,《规划》指出,潼湖生态智慧区加大高端项目引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智慧产业”,到2020年底引进高端项目65个、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2~3家、新增新型研发机构2家、新增创新团队20个。通过创新平台搭建,使潼湖生态智慧区成为支撑起未来10~20年发展的“绿色引擎”。

治理大气污染

构建大气环境质量预警监控平台

《规划》重点提到了治理大气污染,并首先提到对 “黄标车”的治理,要求基本淘汰“黄标车”,鼓励国I、国Ⅱ老旧车辆淘汰;大力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工程,逐步使用天然气、电等新能源公交车替换柴油公交车。

《规划》提出,将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鼓励宾馆酒店等服务行业推进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等高效能源利用设施,工业企业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加强施工及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推广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建立扬尘源动态信息库和颗粒物在线监控系统。

此外,《规划》提到采用创新监控手段,对重点监管企业、重点控制区域、废气排放不稳定的锅炉实行在线监控,强化锅炉废气处置设施的监管,开展规模化餐饮企业在线监控试点,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构建全区大气环境质量预警监控平台,组织开展区内空气监测点位的升级改造工作,为建立全市空气环境监测监控网络体系提供重要支持。

【记者】魏怡兰

【摄影】李松权

编辑 谢志清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