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楼的金融中心梦:惠城剑指下一个“黄金十年”

南方+ 记者 2017-01-13 09:32

目前,入驻华贸大厦的企业已达240家,其中80多家为金融机构,形成了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位于福田区深南大道的招商银行大厦,塔楼由方形的底盘逐层变化,直到顶层形成八边形。不过,其被喻为“钱斗子”不只是因为“颜值”。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不到12万平方米的大厦,年度纳税达70多亿元,相当于内地一个中等城市的全年税收。

一幢楼堪比一座城。这是深圳“神话”般的现实。

再看惠州中心城区——惠城区,75栋重点培育的商业楼宇,引进企业2000余家进驻,年营业额数百亿元……被称为“立起来的开发区”的一栋栋“亿元楼”,给惠城区新一轮发展注入了活力。

这其中,作为“惠州金融创新中心”——惠城辖区内、总投资额达10.8亿元华贸大厦3号楼成为吸引金融及金融全产业服务的关联企业的聚集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入驻企业已达240多家,其中,80多家为金融机构,形成金融服务业集聚区。

惠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惠州要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其中,要丰富提升现代城市内涵,适应未来城市规划布局、生产运营、市民生活的发展趋势;要大力发展包括现代金融在内的现代服务业。

惠城内,一幢楼的金融中心梦终将照进现实。

布局▶▶楼宇经济中的金融要素

如何突破土地紧缺的瓶颈制约,实现产业转型?早在2013年,惠城区就着手探索从“平面发展”向“立体发展”的转型,为未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迈出了关键性一步:惠城区政府与华贸中心签订《惠城区·华贸中心合作共建楼宇经济示范平台框架协议》。

楼宇经济示范平台的构建为金融业发展埋下“伏笔”。根据示范平台实施细则,示范平台优先鼓励企业全国总部或区域总部入驻,其中,尤其欢迎现代金融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等三类产业企业入驻,对于企业全国总部或区域总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入驻示范平台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优惠政策及奖励。

“2013年,入驻华贸中心的主要是中国移动、平安、联通等大型国有企业及外资银行;2014年,围绕上述大型国有企业、龙头企业上下游的企业链条也相继形成,金融、科技、能源、地产、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形成集聚效益;2015年,随着华贸中心楼宇经济示范平台上四大商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国际化商务服务配套更加完善、办公环境更加优越、企业之间互动交流更便捷高效,成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企业落户在惠州的首选平台。至2016年底,写字楼内共有企业240多家,办公人员近2万人,已成为运营良好的企业生态圈”。北京国华置业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写字楼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这一过程中,“金融”因素初显端倪。

华林证券主要为企业提供投融资、上市等服务,2015年9月21日入驻惠州华贸中心,“公司总部在深圳,但目前已经将惠州市惠城区列为重点开发区域,华贸中心位于惠城区CBD区域,同时集中众多企业,正是我们发展客户群的好地方”,华林证券华贸大厦营业部总经理杨洪涛表示,虽然入驻时间不到半年,但惠州营业部已发展客户2000余名,员工也有70余名。

另一家来惠州布点拓展业务的深圳优卡南方能源有限公司创新型产品将汽车行业、传统服务行业、金融行业三方跨界整合,汽车用户只需注册优卡账户并拿出银行卡绑定一下,就能轻松搞定汽车相关的生活环节。目前,优卡已在深圳铺开,正在惠州进行推广,“位于惠城区的华贸中心配套非常好,公司仅考察两天就签下了办公区域为500平米的租约。”深圳优卡南方能源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副总经理廖莉介绍,推广至今惠州已有数万个用户。

案例▶▶引进240多家企业中近四成为金融企业

2016年,惠城区以建设“惠州金融创新中心”为工作重点,确立以金融业集聚为华贸中心总部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并发展其主导产业。

作为“惠州金融创新中心——金融总部大楼”,总投资额达10.8亿元的华贸大厦3号写字楼成为宠儿,吸引金融及为金融全产业服务的关联企业相继落户。

惠州金融创新中心按国际金融区、金融总部区、会展服务区、金融服务区、科技文化区五大主区域规划,重点引进银行、证券、保险、投资、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等传统与创新型金融机构,以及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信用评级、专业培训、创业服务中介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形成集金融机构、金融产业后台于一体的“惠州金融创新中心”,让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充分融合,产生强大动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吸引高端人才,促进惠城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

截至2016年底,华贸大厦三栋写字楼内共计入驻企业已达240多家,其中,80多家为金融机构,涵盖银行、保险、证券、融资担保公司、互联网金融等门类,围绕推进优质实业发展上市的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类公司已渐形成规模效益,已具备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金融服务的能力,形成金融服务业集聚区。

“公司进驻华贸后,五星级的金融服务助推了公司的发展。旗下的炜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广东炜达投资集团董事长杨少伟介绍,公司已获得售电牌照,成为惠州首家可以正式运营的售电公司,能够为惠州广大用电户节约用电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目前,他们已将集团总部设在华贸,公司6家子公司入驻华贸。

在华贸中心浓郁的金融创新氛围中,杨少伟的公司从主营的电力工程正向着电力能源综合服务和智能应用领域的方向转型升级,稳健迈入“能源+金融”的创新服务平台。

厂房车间、商业大楼的配电工程可以租赁,电费像信用卡一样可以预支……广东炜达投资集团正努力地将此设想变成现实。“这类金融服务拓展了公司的服务领域,公司要实现为城市建筑体提供节能、环保、智能的管家式综合服务,最终成为首屈一指的能源服务商。”

展望▶▶金融创新中心将成为惠城新增长点

2003年,深圳首个剑指金融发展的文件——《深圳市政府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出台;市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也挂牌成立。此后,市场化道路、优惠政策支持和政府优质服务,构成了深圳金融发展的主基调。深圳金融业由此开启“黄金十年”。至2014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达2238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达14%。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一线城市中,深圳金融发展速度排名第一,金融业占GDP比重排名第二,接近国际先进金融中心发展水平。

这期间,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支持能力不断增强。10年间,深圳上市公司数量由2003年76家,上升到2014年190家,平均每年增加上市公司10家以上。2014年末,深圳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4295亿元。

在对标深圳的过程中,惠城敏锐地嗅到了金融业之于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深圳“黄金十年”的模式落地惠州,开启惠州金融创新中心篇章。

“金融创新中心是惠城区的特色,也最能体现惠城区的区位优势”,日前,惠州市委常委、惠城区委书记徐云枢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深圳在金融创新方面发展非常迅猛,譬如拥有众多基金公司、风投公司,还有银行、保险等一系列的金融产业,对深圳的创新驱动发展带动作用非常大。因此,对惠城来说,金融创新首先从华贸中心开始启动,接下来要注重吸引金融总部,包括金融产业后台,如生活性服务业、金融创新研发机构等落户。

在中国共产党惠城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惠城区提出实施“六城战略”,其中建设“创新之城”中的金融创新中心成为下一步重点。健康的肌体,离不开血液的滋养,强大的金融“造血”功能,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将为创业经济、实体经济提供强大的后援力量。

金融创新中心如何构建和壮大?在日前闭幕的全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王洪轮在《扶持培育惠州金融创新中心,助力惠州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提案中写到,要通过配套政策、专项资金扶持和培育等措施,尽快形成惠州的金融创新示范区,以向全市推广。最终,实现政府培育、华贸搭台、金融运作、实体发展、地方经济升级的共赢局面。

在具体的措施方面,王洪轮建议,政府需研究和落实产业引导政策和“惠州金融创新中心”专项政策、建立专项扶持资金,运营方通过招商规划、平台搭建等措施完善金融创新的基础设施,以租金补贴等商务优惠条件,为符合政府产业导向政策的金融业企业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要建立“惠州金融创新中心”平台企业的绿色通道服务和上门服务机制,为金融创新中心平台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服务;要利用华贸中心运营高端综合体的经验、优势和全球资源,走出去拓展招商渠道;最后,由华贸中心运营方搭建企业互动交流的各类平台,组织专家论坛、政策解读,通过业务、信息及知识、人才、资金的交流,力促平台内企业的成长、扩张。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卢慧 

【通讯员】 谭希希

编辑 谢志清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发送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