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华夏幸福实践探索获认可
中共英德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9.0%
2017年英德将进入投资、建设密集期,经济形势整体乐观。 焦莹 摄
1月6日上午,英德召开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体会议,传达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研究部署2017年全市经济工作。
2016年,预计英德市实现生产总值256亿元,同比增长8.0%左右,与清远市增速持平。按照中央提出的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并充分考虑英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英德市委、市政府初步提出: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9.0%左右。
■要求
提高领导干部抓经济能力
“2017年是落实清远市第七次党代会和英德市第十三届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年份,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英德市委书记汪耿东在会上指出,虽然该市经济发展仍存在经济实力整体较弱、经济结构“一业独大”、投资增长乏力、民生短板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重重隐忧,但结合当前情况来看,2017年英德将进入投资、建设密集期,经济形势整体乐观。
汕昆高速公路(龙怀高速)英德段、神华国华电厂等重大项目进入建设高峰阶段;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白石窑段全面开工建设,通用电梯项目稳步推进;国道358线已动工建设、省道292线准备动工建设;全市房地产新开工项目仍在增加,汽车等大宗商品的消费将持续增长、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个行动计划》……汪耿东认为,一系列的利好因素充分表明,英德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对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的领导,汪耿东强调,要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英德经济发展,牢牢把握经济运行规律,切实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监测、分析和研判,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上来;始终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政策措施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上来,紧紧围绕质量和效益定目标、出政策、上项目;要进一步完善党领导经济的工作机制,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经济工作汇报,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强化党员领导干部责任担当,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他还提到,要提高领导干部抓经济的能力,包括调查研究能力、统筹兼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抓落实能力等等。
“实体经济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命脉,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汪耿东特别指出,要把推动工业园区扩能增效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园区的水、路、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同时,认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个行动计划》,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着力降低工业企业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要切实解决服务企业办事效率不高问题。
“在对企业服务上,‘中梗阻’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汪耿东强调,尤其是为企业服务的主要部门,‘一把手’必须亲自抓,带头深入企业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带头督促所在部门优质高效做好服务工作。
当天会议还表决通过了推荐广东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候选人建议人选,并对2016年度镇街和市直副科以上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进行定性测评。
■部署
将全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
“2017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要比2016年增长9%左右。”会上,英德市长黄镇生明确新一年的发展目标。他提出,2017年英德将全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工作,统筹运用经济、行政、法律、金融等政策措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并化解该市5万平方米商品房库存,使“放”的效果持续显现、“管”的制度不断健全、“服”的体系逐步完善。
作为清远“一心两核”中的“一核”,清远工业发展的主战场,黄镇生指出,英德将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白云区对口帮扶等方面,继续深入实施广清一体化及融入珠三角战略。同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力争引进一批成长性较好、符合园区发展定位的优质项目,推动签约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做强做大两个省级产业转移园。清华园将打造华南地区防水产业基地,“两德”产业集聚区要着力打造广东省最大型的电动车生产基地的特色品牌,形成产业聚集投资洼地。
“城镇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黄镇生表示,英德将科学统筹推进“多规合一”,抓好城西水系工程、大南城改造、生态控制线划定、中心城区防洪排涝等专项规划,并加快推进西环快速路一期工程及教育西路、鹤岗路等道路建设。积极推进市区东岸新城起步区市政设施建设,加快杨万里大道、滨江东路建设施工进度,确保在江湾大桥通车前开通杨万里大道。同时,以“创文”为契机,理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不断加强城市管理工作。
谈及第三产业,黄镇生表示,英德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树立“全域旅游、产旅结合”理念,实施“大旅游大产业”战略。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建立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模式;提升服务业供给规模和质量水平,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大宗商品物流、商业服务等城市功能转移,力促一批国际国内知名连锁酒店、餐饮企业进驻英德;扶持英石、红茶、足球等文体产业发展,不断繁荣文体消费市场。
农业农村、民生事业一直是英德发展的“短板”。对此,黄镇生强调,“短板也必须补齐补强。”2017年,英德将加快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使涉农平台实现便民利民,并加快九龙镇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建设,带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与此同时,全力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农村生活垃圾基础设施,推进英东区域性大型压缩中转站建设,提高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的效率,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