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时评|“禅城现象”为何值得关注

南方+ 记者 2017-01-12 08:32

岁末年初,《禅城视窗》推出的一组《禅城发展再发现》策划,通过对比发现一个平时被大家低估的禅城。报道出街后,引发广泛关注,但也带来一些不同的议论,甚至还有少量质疑的声音。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反而印证了这组报道的观点,禅城的各种发展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是被低估。

坦诚讲,我们重新打量禅城、发掘禅城,并不仅仅是为禅城“发声”,而是透过观察禅城这个样本,发现一种共有的现象,就是城市与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放眼全国,禅城现象具有普遍性。比如广州越秀、天河,深圳罗湖,南山。具体到区一级,顺德大良、南海桂城、高明桂城、三水西南,都有与禅城类似的模式。

研究广东十强区排行榜可发现,有5个强区位于城市中心,分别是南山、天河、福田、越秀和罗湖,另外5个则不是城市中心区域,包括黄埔、宝安、龙岗、顺德和南海。一个有趣的现象是,5个居于城市中心的“强区”,其地均GDP水平要远高于5个不是城市中心的“强区”。广州越秀的地均GDP产出最高,每平方公里达79.3亿元;深圳福田次之,为41.4亿元;罗湖、天河、南山紧随其后,分别为24.99亿元、21.95亿元和19.22亿元。在另外5个“强区”中,深圳龙岗区地均产出最高,但也仅为每平方公里6.8亿元,相当于南山区的三分之一左右。

佛山要冲刺“万亿俱乐部”,就必须关注和剖析“禅城现象”,因为传统规模扩张的老路已经走不通,必须转向追求质量、追求集约化的发展模式。简单计算一下,禅城目前每平方公里的地均GDP为9.8亿元,如果佛山各区都达到禅城目前的发展水平,那么全市的经济体量将超过3万亿元。这个数字正是广州“老大哥”下一个五年要冲刺的目标。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算法。当然,我们也知道,GDP的产出并不是单一的土地因素来决定的,还涉及产业类型、人口等多个因素。退一步讲,如果只按照禅城目前地均水平的一半来计算,佛山的GDP总量也会达到1.5万亿的水平。

实际上,虽然地均产出已达9.8亿元,但禅城仍有很大空间,一个是有越秀、天河、南山、福田等榜样在前;一个是在禅城内部,仍有接近一半的土地位于城市化的进程中,潜力巨大。

近期,微信朋友圈有一篇文章就讲到,无锡市主要领导特别关注佛山发展,该负责人表示,佛山工业产值接近2万亿元,而无锡一直没法突破1.5万亿元,认为佛山实体经济根基强大且活跃。

但反过来看,2015年,无锡的GDP为8518亿元,而佛山只有8010亿元。同样是制造业大市,同样是本土经济,为何工业产值高出无锡5000亿元,但经济总量却落后无锡500亿元呢?这是一个值得佛山深思的课题。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是,无锡的城市发展比佛山好。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禅城现象”的现实原因。当然,罗马并不是一天建成的。禅城今日的成就是多年累积、沉淀的一个结果。但如果我们剖析好“禅城现象”,可能会为佛山发展带来更多启示。

编辑 王虹丹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