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美将成大良发展“智囊团”,双方达成城市更新改造合作协议
昨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一年,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动工,湛江成为我国新兴的现代钢铁产业基地,成为首批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国家编制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湛江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坚定推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三个城市”建设有效推动城市转型。对此,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点赞。
■市人大代表
持续发展的典范城市
市人大代表宋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坚定推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这是湛江发展的大好事,湛江正在开展以围绕绿色化、生态型海湾城市为建设目标,打造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适宜人居、创业、旅游的生态型海湾城市,更具集聚力、辐射力、引领力的粤西地区中心城市,代表广东参与环北部湾和东盟合作竞争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环北部湾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入选联合国SUC项目,有助于推动湛江“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循环城市”建设的标准化、国际化,大幅提升湛江市综合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合作能力。同时,将促进招商引资与旅游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科学调整。对推进我市坚持低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格局,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均衡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希望我市能够借鉴和引入世界先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经验,在湛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湛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最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城市。
■政协委员:
指明了湛江今后的发展方向
政协委员罗东玲:《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湛江今后的发展方向。市民最为之欢欣鼓舞的是“坚定推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绿色发展是国家战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湛江的优良空气、蓝天碧海已成为稀缺资源。今后市政府面临的新问题是:如何保持绿色优势,将创新与绿色发展深度结合,提高生态承载能力、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容量,顺应人民对天蓝地绿水净美丽家园的期待。希望市政府出台更多有力措施,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快推进湛江的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市。
解决“脚印城市”建设中的便利性
政协委员周腾达:近年来,湛江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脚印城市”建设方面,我们建设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规划了公交车专用车道,按照公交、行人有限原则重新分配路权;对电动车实施上牌管理,让电动车这种低碳出行方式变得更加规范;另外,还通过系统的修缮规划,建设两条风情街。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我们倍感振奋。
但在“脚印城市”的建设中,我们要注意解决便利性问题。比如说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目前使用起来还是比较麻烦,办理点少,办理手续复杂,且外地游客无法使用。我们能否建立一个互联网租赁系统,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就能租车?能否在自行车租赁点安装身份证读取机?能否采用微信、app等方式付押金租车,解决便利性问题。在两条风情街的建设方面,主要问题是形式大于实际,两条风情街的建设基本停留在刷外墙、铺路面、做雕塑这样的表面工作上。所谓风情,既体现在建筑上,更多的则体现在业态上,从现在的情况看,两条街的业态与风情脱节。建议正在建设中的民国风情街,将所有店铺统一回收,统一管理租赁,保证业态丰富多样,例如本土手工业、本土美食商家的引进,对青年创业者进行一定程度的租金减免,鼓励年轻人发挥创造性。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政协委员刘玉清:《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表明了我们政府的态度,要发展,也要守住碧海蓝天。近年来,湛江市钢铁、炼化、纸业等几大项目陆续上马,在带来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让不少市民心头蒙上一层疑虑,《政府工作报告》很好地打消了这个疑虑,表明了我们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坚定决心,表明了政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信心。而在“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循环城市”建设方面,我们湛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广大老百姓也切身体会到了好处。比如说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希望市委市政府坚持这个方向不动摇,带领全市人民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