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名选手红花湖竞跑,广州夫妇推着宝宝跑“红马”

惠州日报 2017-01-10 13:13

1月8日,新年第一场民间赛事在红花湖景区火热开锣。由惠州市马拉松协会主办的“2017第三届红花湖群英马拉松赛”,吸引了360多位选手参赛。如今,“红马”在珠三角地区的赛事中小有名气。本届比赛外地参赛选手占6成,参赛选手深深沉醉于红花湖怡人的风景中。“举办‘红马’的目的在于推广马拉松运动、宣传红花湖美景,让更多人喜爱惠州。”该协会会长任宇宁说。

爸爸妈妈带我跑马拉松。

现场

来自广州一对夫妇推着宝宝跑

1月8日上午,红花湖绿道起点处热闹非凡。参赛选手们精心装备,有的穿着运动“战服”,有的穿着cosplay服饰,很是吸引眼球。8时整,随着起跑枪声响起,大家热情高涨地冲出起跑线,跑进赛道。

人群中,记者发现了一位“小选手”。来自广州的一对夫妻推着婴儿车里的宝宝参加了这次比赛,只见宝宝坐在婴儿车里,十分淡定、享受。原来,夫妻俩不是第一次推宝宝跑步了,一家人共同感受在大自然中运动的快乐。

早晨的阳光透过沿路的树丛,暖暖地投射在路上。落叶和花瓣铺满地,甚是迷人。转过一道弯,又是不一样的风景。

美景中,选手们陆续冲过终点线,敲响铜锣。当奖牌挂上脖子,众人纷纷击掌祝贺,整场比赛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第一次参加马拉松,就拿了第一名

90后男生罗挺以1小时4分58秒首个冲过18公里“小红马”终点。“在红花湖跑马拉松,心情好,状态不错。虽然跑下来挺累的,但没想到我第一次参加就拿了第一名。”

罗挺是广西人,家住惠州,每天早上6点半到7点就外出晨跑。刚开始只能跑3~5公里,几个月后,跑一圈已是常态,这一坚持就是两年。最开始接触跑步,是因为生了一场病,病后觉得身体不好,他看见红花湖、西湖边有很多人在跑步,于是也参与其中。跑步后,罗挺感觉身体好多了,人也精神多了。“以前都是自己在跑,第一次跟那么多人一起跑,很特别的体验。”

连跑3届“红马”,今年成绩最好

“感觉很好,一点都不累。”今年49岁的老惠州何庆雄完成了36公里“大红马”,众人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据了解,连续3届参加红花湖马拉松赛的选手有44人,何庆雄是其中一员。“跑了3年全马,今年的成绩最好,终于跑在3小时以内了。”何庆雄最看重的其实并不是成绩,而是享受比赛时的快乐。何庆雄跑步近10年,家住市区麦地,每天早上6点起床后跑完步再去上班。他对红花湖很熟悉也很喜爱,“我从2012年开始跑马拉松,到广州、深圳、厦门等地参加过比赛。马拉松是很好的运动,可以挑战自我,值得推广。” 

  感受

“鸟语花香,清风拂面”,边跑边想发圈感受

来自广州的选手梁永佳,36公里“大红马”跑下来,全身已被汗水浸湿,脸上却始终挂着笑容,神采奕奕。“第一次跑红花湖,很舒服!”梁永佳说,在比赛过程中,他一边跑还一边想怎么发朋友圈。“鸟语花香、清风拂面、青山绿水”,跑着跑着,3个词语接连从他的脑海中蹦出来。面对红花湖的美景,他忍不住拍下了几张风景照,这下可以在朋友圈晒美景、晒心情了。

梁永佳坚持跑步10年了,在广州一般都是沿着珠江两岸跑,现在环湖跑,感觉很不一样。“温度适宜,负离子也高,下次带上太太一起来跑步。”梁永佳高兴地说。

沿途风光好像武侠片场景

“我一直挺喜欢长跑的,高中时跑1500米,大学时跑5000米,参加工作后就尝试马拉松。”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文季辉今年25岁,这是他第一次在惠州参加马拉松比赛,感觉特别好。“沿途的风光仿佛小说中武侠片的场景。”他说,去年12月,他在河源参加了一次拉练,这次成绩比上次还快了20分钟,十分满意。“平时下班后有时间就会夜跑,然后在群里打卡,和同事相互鼓励点赞。如果明年有时间,一定还来参加。” 

后勤保障

80余志愿者热心参与保后勤

要举办一次比赛十分不容易,任宇宁介绍,从去年8月份开始筹备,协会自筹资金,通过身边爱好运动的朋友、企业、个人赞助,最后才解决资金这一大难题。此外,还要解决后勤保障问题。“这次赛事共有80多名志愿者主动报名担任后勤工作,凌晨4点多就到场安排布置工作。”伴随着最后一名参赛选手到达终点,任宇宁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我们很多同事一听说这个比赛需要医护人员做后盾,立刻报名参加做志愿者,一呼百应,十分积极。”市第一人民医院客服部副主任护师李琦介绍,该院共有30多名医护者加入比赛的医疗救护工作中,有些工作人员调休,有些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大家希望尽最大努力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

“今年我们有8位医护工作者参加了马拉松比赛,要不是工作时间安排不过来,还会有更多人参与。”让李琦感到特别骄傲的是,在上一届马拉松比赛中,医院不少志愿者受到她和其他体育爱好者的感染,纷纷从志愿者变成“跑友”。去年3月16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跑友们成立了“医起跑”跑步兴趣小组。他们希望通过实际行动唤起更多人的热情,最终的目标是成为医生跑者,在跑步中能进行救护,随时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

【记者】陈春惠 费 燕

编辑 谢志清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