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请别再恶意伤害我们这些看片群众
| 本文首发于24楼影院(movie24luo)。
在戛纳获得场刊史上最高分,赢得国际影评人协会颁发的“费比西奖”;
是今年BBC“新世纪百佳影片”榜单上唯一一部本年度作品;
在IMDb资料库中显示已经获得26个奖项和37项提名;
横扫“欧洲电影奖”,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
入选《电影手册》、《纽约客》、《视与听》、《银幕》、《综艺》等各种年度佳片榜;
……
这部收获诸多美誉的影片,是德国女导演玛伦•阿德的第三部长片《托尼•厄德曼》,讲述了一对充满隔阂、矛盾的父女,在经历了一段尴尬与错位的相处之后,最终得以关系的修复和弥合。
毫无疑问,单看这样的故事梗概并没有太多新意。然而,能获得如此众多的好评,这部电影究竟好在哪里?又或根本就是过誉了?
(建议看完电影再来看下文,“B站”可看)
纵观西方影评人在评价《托尼•厄德曼》时,最常用的字眼是Funny,有趣、滑稽,影片在类型上的归类也是剧情/喜剧。据说戛纳首映时,现场的观众也都忍俊不禁。可是,于我而言,不太能理解他们的笑点。大概是文化差异作祟,在这个满嘴跑火车爱开玩笑的父亲和刻板严谨卖力工作的女儿组成的人物关系中,我看到了一个关于疏离与和解的心酸故事,却完全Get不到国外影评人所表达的那种笑中带泪的幽默感在哪里。从我个人的文化体验和角度来看,父亲的那些搞怪和玩笑制造出的尴尬就是纯粹的尴尬。
那么,抛开文化隔阂,我们尝试来看看导演/编剧玛伦•阿德这部长达162分钟的作品是否真的“好看”?
首先,这个剧本是相当工整的。站在两个极端的父与女,父亲温弗里德十句有八句都在开玩笑,事业已近退休阶段,面临着衰老与死亡的威胁,女儿伊涅斯则正处在事业上升期,恪尽职守,雄心勃勃。这两个人物的格格不入,是对待人生态度的截然不同,是身处在不同人生境遇中互不理解的错位。就算血浓于水,也不足以打破这样的隔阂。
从这个角度来说,玛伦•阿德透过这对父女关系精准的捕捉并诠释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可和解性,几乎抓到了生活的本质。人性都是复杂的矛盾体,有高尚的光辉,亦有不足挂齿的猥琐,更有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隐秘,而这个外人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所以,“我”在不同的场合会扮演不一样的自己,说不一样的话。这样的交流注定是虚妄的。
影片设置了大量场景来呈现这种错位的尴尬。父亲的贸然来访对于事业正处在关键时期无暇分身的伊涅斯来说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存在,伊涅斯想拿下的项目负责人只想让她带领妻子购物,伊涅斯与工作伙伴那场古怪的性爱戏折射出人物内心的空虚,而线条刻板硬朗的伊涅斯在职场中几乎看不出女性特征。当父亲戴上假牙扮演“托尼•厄德曼”这个人物之后,两人的关系更是在双重错位之中走向了更加离奇的境地,从成人酒吧、吸毒聚会到最后的裸体宴会达到高潮。
不得不说,导演的掌控和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将人物之间的矛盾与情感纠葛的状态都表达得非常到位。影片有一处相当戳泪,伊涅斯因为父亲没有按时叫醒有公务在身的她而大发雷霆,让父亲回家另择时间再来看望她,然后在收拾床铺的时候又将脚趾砸坏,痛不堪言,可是当她挥手目送父亲离开时,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这正是如前文所提的人之复杂性。
但是,随着剧情的开展,我们却看见,玛伦•阿德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揭示这样的本质。尴尬场景的铺陈在经历了一场陌生人家里的唱歌表演之后,发生了转折,这首歌是惠特妮•休斯顿的《最伟大的爱》。接下来,裸体宴会戏既是表达“尴尬”的一场高潮,又是父女二人赤裸相待达成和解的途径。女儿的裸体对应着她在职场上一丝不苟的职业正装,她的脱是一种豁出去改造自己的勇气,而父亲的毛怪外套也是一种假装的裸,对应的正是女儿衣冠整齐时的假装。当带着假牙扮演“托尼•厄德曼”说出的话也不足以改变两人的关系时,或许只有穿上这看不见一丝面目的毛怪外套才能冰释前嫌了。
影片最后一场戏,伊涅斯回家参加奶奶的葬礼,是弥补此前未能去看望奶奶的遗憾。父亲讲了一堆关于人生价值的感言,伊涅斯从父亲口袋里拿过假牙戴上,扮演起了“托尼•厄德曼”,仿佛她接受了父亲“最伟大的爱”的感召。可是,在这个故事的最初设置中,父亲这个人物也是一个残缺的角色,在用各种玩笑开解女儿的过程中,事实上也是他反观自己的历程,怎么到了最后他就成了生活的智者了呢?
窃以为,这种和解的结尾的确会让人感动,却失去了揭示本质所能产生的力量。同样是从家庭来谈人与人的关系,我更敬佩是枝裕和在《比海更深》里结尾的处理。短暂的相安无事之后,生活继续前进,可是和解哪有如此轻易?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