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韶关市区接报老人走失案例200多个,​如何预防?

韶关日报 2017-01-03 11:39

随着我国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关注。但近年来老人走失的事件时有发生,老人走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据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统计,市区老人走失的案件近年有上升的趋势,2015年市区共有212例老人走失,去年已接到275例老人走失案件。

民政部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而平均每天就约有1370名老人走失;从年龄上看,65岁以上老人容易走失,比例达到80%以上。

老人走失不仅给当事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身体伤害,也给家人带来了心理创伤以及经济上的严重负担,严重影响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老人走失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医生:身体因素是主要原因

《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显示,迷路、精神疾病和老年痴呆是老人走失的重要原因。

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杨医生告诉记者,老人易患的老年痴呆又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他同时表示,早期老年痴呆可通过饮食及药物治疗来改善症状、延缓发病。

西河派出所的李警官告诉记者,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接到老人走失的报案,这些案例多数是由于家人的疏忽而导致老人走失的。“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伴与照顾老人。要防止老人走失,家人要多花点时间与精力关注一下家里的老人。”李警官说道。

据了解,对于有精神病或老年痴呆的老人,多数会成为家里的重点照顾对象。家人也常常会关注老人的行踪,但这种照顾难以做到“全天候”或者细致入微。家住中山路的何女士表示,她家里也有一个70多岁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的公公,虽然她在家做了全职太太,照顾家人的饮食起居,但对老人照顾仍不免百密一疏。有次她上卫生间,没有及时关好门,公公便从家里跑出去了,幸亏及时发现,没走多远便找了回来。

“很多家庭的年轻人都忙着上班,能照顾好饮食起居就很不错了,要做到24小时看护老人,这个确实难以做到。”何女士说道。

如何预防老人走失?

为防止老人走失,家有老人的家人也想了不少招数。

家住森林公园附近的何先生为了预防老人走失,特地在家里各个角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以随时关注老人行踪。有次家中老人走失,他就是从监控中发现老人出走方向从而缩小搜寻范围。

给老人带上手机,不仅可以使老人关键时拨打电话求救,还可以利用手机中的GPS进行准确定位,让老人不容易“丢失”。

因为手机这种身外之物容易丢,有人也想到在老人衣服上绣上名字、住处、电话等相关信息,以方便查找。更有人想到在老人的衣服袖子或者领子缝上一个有老人信息的二维码,手机扫描得到老人的信息,就可以帮助老人回家。

警方:老人走失要及时报案

如果老人走失了怎么办?站南派出所民警表示,如果发生走失事件,要及时报警,不必等到24小时之后。很多市民认为派出所报案都需要24小时才立案,其实这是个认识误区,24小时规定对于老人与小孩走失的案件是不适用。

据称,报案越及时,找回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公安民警可通过各地的监控摄像头,较为准确地查找出走失人员的去向。但如果走失时间长,排查的范围就大,这无疑会增加查找的难度。

【记者】袁少华

编辑 李幔
点击展开全文
继续阅读
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