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市场需求,看领导爱好?!盘点“产业扶持”六大怪现状

半月谈  2016-11-29 22:30

“举全县之力发展XX产业”,在基层采访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慷慨激昂的宣示。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扶持某些特定产业而制定一系列政策,这是正常而必要的,也是国内外的通例。

值得注意的是,扶持不能没有制度边界。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一些地方产业扶持问题重重,财政补贴变形走样,投资融资管理松弛,导致有些产业扶持的结果“千奇百怪”,令人扼腕痛惜。

产业扶持中的六大怪现状

怪状一:不看市场需求,看领导爱好

有的地方在产业扶持中,不是根据实际需要,而是完全投上级领导所好,领导说扶持什么就扶持什么,领导喜欢什么就扶持什么。此之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某地原本主要出产绿茶,后来一位从其他地方调来的领导提出,可以用夏秋茶或精选绿茶后剩余的“边角废料”为原料,经过发酵处理制成红茶,增加茶农收入。于是,当地大力扶持红茶生产,连一些原本不产或很少产茶叶的地方,也采取以花入茶、以药入茶的办法,上马“红茶工程”。该领导调离后,那些红茶大多数又销声匿迹了。

有时,有的地方会莫名其妙冒出一些政府重点扶持产业。几年前,滇东北某烤烟重点乡镇书记突然布局全镇发展蚕桑产业,又是挤出扶持资金,又是给所有村委会下达任务。一些村民受领取补助的刺激,勉强种了一些桑树,等补助一结束,又毁桑种烟了。

怪状二:不做产业做“包装”产品多半是样品

一些企业在获取政府补贴中尝到了甜头,就一门心思比对着政府要求包装项目、评审项目,而不是发展生产经营。不少依靠财政补贴活着的企业,其出发点就有问题,具体表现可归纳为“四有四无”。

一是有计划无实施。在得知政府的产业导向和具体扶持要求后,一些企业为了获取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做项目计划非常积极、非常用心。但在项目获批尤其是真金白银到手后,这些企业就没有了实施的动力,许多蓝图就停留在了纸上、墙上和宣传栏上。

二是有厂房无生产。由于资金补贴到位加之评审需要,有的受扶持企业也会按要求建设生产线,设备、设施、厂房甚至还非常“高大上”。但由于并没有把心思放在生产上,厂房建成后就有一搭没一搭地生产,甚至压根就不生产。

三是有形象无产品。作为被挑选出来给予扶持的企业,有的赫然成为当地的标杆性企业。当地官员经常光顾,上级领导、外地同行不时参观,“上镜率”非常高,企业形象很好。但细究下来,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乏善可陈,个别企业甚至产品主要是样品,根本就不在市场上出售。

四是有利润无成本。在有的地方,得到扶持的企业总是得到扶持,不断扶持,长期扶持,“马太效应”凸显。结果,受扶持企业“躺着”由扶持资金“喂养”,利润可观。翻看其财务统计,基本没有什么生产成本。

怪状三:“管钱”的却成了“劫钱”的

一些地方确定重点产业后,相应的就会有产业扶持资金。由于有的地方监管不够严格,一些负责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趁火打劫,雁过拔毛,有的为部门谋福利,有的干脆为个人谋利益。

几年前,云南省有财政部门工作人员自己成立公司“接盘”产业扶持项目,产业扶持政策成为以权谋私的借口和幌子。

怪状四: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

记者调研中了解到,在一些地方的产业扶持中更多是垒大户、“造盆景”,获得扶持的企业会不断得到扶持,没有得到扶持的企业以后也不会得到扶持。具有反讽意味的是,由于一些企业满足于躺在政府扶持资金中过日子,不在生产方面着力,不在创新上下工夫,最终产业很难发展起来。相反,有的企业一门心思从事生产经营,依靠创新驱动,苦练内功,反而成了气候。

怪状五:产业扶持变“挟持”政府推着企业走

在产业扶持中,有的地方政府采取的扶持举措违背了企业意愿,让扶持变为“挟持”,打乱了企业发展的步伐。

前些年,在当地政府“扶持”推动下,中部地区一家知名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开始进军铅锌冶炼行业,而其自身意愿并不强烈。

“基于对行业前景的分析和判断,集团内部并不愿兴建这个项目,但是政府要求企业迅速增加产值,一直推着企业走。”该企业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地地矿局一位退休官员说,当时,政府想快速做强支柱产业,于是将当地重要的铅锌资源进行整合,扶持这家企业做大做强。但事与愿违,由于市场不景气、企业初涉新领域等原因,项目亏损严重。如今,企业已在这个项目上投资数十亿元,骑虎难下。

“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活动都要符合市场经济法则,非市场经济的‘拉郎配’是不靠谱的。”上文提到的那位地矿局退休官员表示。

怪状六:看着“打水漂”,也要继续扶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对一些所谓的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后,虽然企业经营不好甚至无法经营了,再扶持就是“打水漂”,但由于错误的政绩观作祟,一些地方政府仍会不遗余力地对这样的企业继续扶持。苟延残喘中,一些企业成为“吸金”企业、僵尸企业。这些僵尸企业在优惠政策与资金扶持下继续维持,不仅消耗了宝贵的资源,也破坏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

产业扶持,政府当何为?

国内外的发展经验都表明,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决策引领、产业导向,但政策扶持的重点应是市场需求的拉动,而非生产环节的刺激。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产业扶持的目标应是经济发展效率的提升,政策取向应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而不是仅仅依赖传统路径的照搬照抄、一哄而上。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永苏认为,现在很多产业扶持政策效果不佳,问题主要不在于扶持政策本身,而在于执行环节。一是扶持的产业选择和资金投向不科学、不透明,随意性较大,有时候领导一句话,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资金就投了;二是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建立跟踪问效机制,钱花了也就花了,效果如何,很少过问,更谈不上问责。如果能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效果会好很多。

政府不能代替市场的作用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小鲁表示,在产业选择中,政府不能代替市场的主导作用,大量经验表明,成功的产业和企业发展案例,往往不是政府政策选择的结果,而是脱胎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些企业家向记者表示,实际上更为牢靠、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创造透明、公平的市场环境。如果投资优惠、政府服务在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间过度倾斜,只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市场经济基础的损害,导致市场需求信号“失真”,导致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失落。只有回归市场选择,回归公平竞争,回归效率原则,才能真正激发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他们表示,今后,产业扶持应防止政策对资本的引领作用超出企业对市场的理性判断,避免再走一拥而上发展的老路,最终形成新一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专家认为,当前需正确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尽量减少对个别行业的扶持,而重点转为消除产业发展的共性障碍。

【来源】半月谈。有删减


编辑 曾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