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道|出名要趁早固然很美好,但没实力,摔下来可能更痛

南方+  2016-09-21 11:52

文|曾于里

 

这几天,《1986,生死漂流》又火了一次,这次是因为涉嫌不规范写作引发的争议。

《1986,生死漂流》是一篇长达1.8万字的特稿,自8月29日首发于公众号ELLEMEN睿士后就引发刷屏,据称全网阅读人数突破了1000万,而两位年轻的写作者陈楚汉、杜修琪也一举成名。他们称,为了写作此文辞去了工作,用了一年半时间,重走了3000公里长漂路,耗费4万元,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此这些更为这篇特稿增添了一丝理想主义色彩,两位年轻人收获无数粉丝。

但争议声很快出现。9月15日,网友端木异在豆瓣发出日记《抄王茂军日记拼贴成的<1986生死漂流>,吹嘘得让人脸红》,指出10年前长江漂流20周年时,当年长漂队队长王茂军公开了《长江漂流探险日记——1986》,对比《1986,生死漂流》可以发现,大量的语句安排和内容非常相似,除了直接的改写,很多地方甚至还不如王茂军的日记来得详尽。

随后陈楚汉贴出回应文章,《<1986,生死漂流>作者回应》,指出“抄袭是对创作者最大的侮辱”。先是论证了有些引用的不得已,接着他给出“为什么没在报道中,列出每一个来源呢?”的理由是,“我们的考虑是,特稿报道不同于学术论文。尤其是这样的重大事件,同样的材料,同样的采访,很普遍,我们核实既有事实,发掘新的事实,考虑到文章的篇幅,我们觉得在18000多字的文章后面增加海量的参考文献,会让文章看起来像一篇学术论文,进一步降低读者的阅读兴趣(要知道,现在愿意读万字长文的读者真的不多了)。”

这个回复多数网友并不买账。一位网友的回帖一针见血,“为什么我觉得没回复到点子上?这篇文章的重点放在了回复‘我们确实有做这么多工作’,而不是‘我们为什么没有注明参考出处’,对后者的说明还是很轻描淡写,但这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吧。”

也就是说,针对写作时存在的不规范引用现象,两位作者无法自圆其说,所谓的“添加参考文献会降低读者的阅读兴趣”,软弱无力甚至有那么点可笑。尤其是在我们对照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非虚构作品,比如《巴黎烧了吗》《八月炮火》对信源的罗列(可参阅前南方周末记者方可成的文章《一部伟大的非虚构作品是如何引用信源的》),《1986,生死漂流》值得思考。

祸不单行,针对《1986,生死漂流》一文的质疑还不止这些。9月18深夜,网友八圈在豆瓣贴出日记《我联络了王茂军,聊了当年的事情,30年后他对长漂的看法,还有那篇稿子》,爆出了更多细节。比如王茂军说,“他们并没有向我核实日记中的内容,也没有问我是不是可以用日记内容,更没有问我要日记使用的授权”,也即两位作者不仅没有取得授权,之后还撒了谎。

对此,两位作者目前仍未有回应。但可以确定的事实是,《1986,生死漂流》写得急躁了。急躁与否,并不是以写作时间长短为判断,而是以稿件本身的质量为判断。《1986,生死漂流》存在的不规范引用等问题,是主观上的疏漏造成的。不愿意承认他人的劳动成果(包括是他们找简·沃伦而不是简·沃伦“求助”他们),无外乎他们急躁于创作出一部前所未有的作品,急躁于将所有荣光都戴在自己头上。

这种急躁,也体现在稿子发出之后,他们的商业运作上。8月29日稿子发出后,微博微信大量大V转发,两位作者也接受了大量知名媒体与自媒体的采访。这些密集推出的采访重点都不在于1986年长江漂流本身,而在于两位年轻作者身上:90后、写作过程的艰辛、心路历程、理想主义。不管有多少人真的认认真真从头到尾读完了《1986,生死漂流》,但这两位年轻作者火了,《1986,生死漂流》也火了。作者和作品,一夜之间成为两个大IP。

他们的急躁并非不可理解,毕竟在当下这个所谓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里,真的存在一稿成名、一稿致富现象。

比如鲸书,还记得她吗?当初她就是因为采访庞麦郎的《惊惶庞麦郎》一稿成名。而鲸书与杜修琪、陈楚汉是好友,他们几个人还共同经营着一个公众号。而《1986,生死漂流》的成功,不夸张地说,有一半的功劳该给鲸书。在稿子发出前后,拥有大批粉丝的鲸书就在社交媒体上大量宣传,并且凭借鲸书的人脉资源,传媒圈内的许多大佬都对稿子进行了转发。《1986,生死漂流》简直是复制了鲸书《惊慌庞麦郎》的经历,两位年轻作者一稿成名了。

一稿致富,就是改编成电影。今年《时尚先生》的特稿作品《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的版权被乐视影业以120万的价格买下。现在不少非虚构写作者一股脑地涌向于某些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真实事件,一方面是这些事件本身具有发掘价值,另一方面,大家多少都抱着待价而沽的心态,期冀成为好IP,卖个好价钱。陈楚汉在一篇文章中表示,“现在有近10家影视和出版公司,来讨论图书出版和影视改编。”

他们急躁,或许也在于,他们被找上门来的投资者蒙蔽了双眼。

很多人都注意到互联网创业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讨好年轻人,尤其是讨好90后。创业是一件太具挑战性的、高强度高难度工作,成功率九死一生,真的是余佳文等人的才华和能力杰出到值得投资吗?真相是,投资者更看重的是他们90后的标签。投资者炒作90后、讨好90后,不过是把90后这一标签当做可资利用的道具,由此产品轻松上头条,省下多少推广宣传费用,还可以吸引年轻族群。只可惜,这些急功近利的投资几乎都走向失败,最后被口水淹死的,却是这些红极一时的90后。

而火爆的内容创业,同样也存在着炒作90后的现象。《1986,生死漂流》并非关于长江漂流的第一次调查,比它优秀深入详尽的书籍和调查也不少,杜修琪、陈楚汉的确才华横溢,但在不少优秀的传统媒体内部,拎出一个资深作者,其写作经验、写作水平都远在他们俩之上。可是内容创业追求的是稀缺注意力,没有多少人会关注一个三四十岁的资深记者写的深度报道——都40岁还没升领导、还在跑新闻啊?但贴上90后、辞职写作、理想主义、情怀等标签就大不一样了。少数不明就里的年轻人,以为自己掌控了时代、睥睨于世,殊不知他们只是这个急躁时代的掌中木偶。他们所不知道的世界,太辽阔了。

一下子被捧得高,出名要趁早固然很美好,但没有在高处的实力,最后摔下来可能更痛。这点道理,鲁迅先生早就说透了,“以学者或诗人的招牌,来批评或介绍一个作者,开初是很能够蒙混旁人的,但待到旁人看清了这作者的真相的时候,却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诚恳,或学识的不够了。然而如果没有旁人来指明真相呢,这作家就从此被捧杀,不知道要多少年后才翻身。”

以90后、理想主义的标签来介绍一个作者,开初蒙混了旁人,“待到旁人看清了这作者的真相的时候,却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诚恳,或学识的不够了”,《1986,生死漂流》的两位作者不正在经历这一切?所幸目前还有旁人来道出真相。

真想借此告诉这两位有才情有个性的年轻作者:无论是人生之路还是写作之路,都还很长,以你们的才华,实在不必着急。

【来源】南周知道

编辑 洪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