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有料|又到教师节,来看看“送礼”的正确打开方式

南方+  2016-09-09 18:04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到了,正逢教师节中秋节双节,家长们的心病又犯了:要不要给老师送礼?送什么?如果别人都送了只有自己没送,多小气啊;如果别人都没送只有自己送了,岂不太马屁精?

这教师节简直是考验爹妈们的智(qian)慧(bao)!

看看古代的老师怎么“收礼”

要哥说啊,这都怪孔子,是他开了收礼先河。

古时候小孩子上学要给老师教学费,这学费就叫“束脩”(xiū)。

为什么叫束脩?因为“国民教师”孔子曾经曰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脩是干肉,束脩就是十条干肉。整句话的意思是,我教学生不看他是谁,只要送我十条干肉,我就教。

这话好熟悉啊,好像我家小霸王……

想拿回遥控器?快把本王的小鱼干呈上来!

脑补了一下学生和爹妈捧着十条干肉登门求学的场景。

当然咯,孔子大概只是随口说说,并不是真的要财要肉,主要体现自己“有教无类”。

比如孔子爱徒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小破屋里吃着粗茶淡饭,穷得只剩学问了,显然拿不出小鱼干,啊不对,大肉干给孔子对不对?

真正的“束脩”

总之,束脩后来就成了学费的代称,进而指老师的报酬。

所以古时候老师只收学费不收礼?是,也不是。

私塾里的老师收入中通常还有一项叫“节敬”,逢年过节啊或者学年开始和结束的时候,东家会给老师送礼或者钱,表示礼敬。

毕竟管教你家熊孩子甲乙丙丁这么辛苦,过年过节得表示感谢嘛。

这个“礼”有点像我们的过节费。因为东家的身份更像校方,是雇主,给请来的老师发节敬就等于发过节费了。在现代,相当于学校给老师发过节费。

那么古时候有没有教师节呢?孔子诞辰日最接近我们概念中的“教师节”,在这一天大家会拜祭孔庙(求高分上名校什么的),举办孔子诞辰祭典,东家在这一天也会给老师送节敬。

家长们的“送礼困境”

明天教师节怎么办好?有人说,不送吧,要是其他家长都送了,就自己没送,孩子被差别对待怎么办;送吧,也不知道送什么合适,怪难为情的。也有人说,不用想那么复杂,趁着节日给老师表达点心意,是人之常情。

有料哥做了个小调查,看看家长们是如何看待教师节送礼问题的。根据调查结果,送过与没送过的人大致各占一半:

有木有稍稍松了口气:原来一半人都没送过呀!

选择送礼的人中,将近六成表示是出于“别人都送了,自己不送怕孩子被区别对待”才送的礼物,有46%的人送礼的原因是“老师辛勤工作,表达一点心意”,还有36%的送礼的家长“希望老师能给孩子多点照顾”。

还有一种这样的情况:

real尴尬。

还有吐槽伸手要礼物的:

家长们会给老师送什么礼呢?超过六成家长表示会送月饼、鲜花、零食等应节礼物,还有部分家长表示会送购物卡、美容卡、消费卡等实用卡券。

在礼物花费上,100元以下和100-500元的各占四成,还有部分土豪……咳咳,这里就不说了。

扬州有位家长别出心裁,送了幼儿园老师大闸蟹。这位老师在微博晒出这个大闸蟹礼盒的照片,竟配文称“学生家长送的,我更喜欢人民币。”

有料哥表示惊呆了。

该微博受到很多网友的谴责。最后,这名还在试用期的幼儿园老师被辞退,幼儿园园长受行政警告处分。

于教师收礼的这些“红线”

事实上,2014年教育部就出台《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为遏制教师收礼明确亮出6条“红线”:


严禁教师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严禁教师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考核评价的宴请;严禁教师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严禁教师让学生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教师个人或亲属承担的费用;严禁教师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严禁教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


教师收礼,情节严重的,将受到开除、取消教师资格等严惩。

在杜绝教师节送礼成风方面,香港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根据香港现行法律规定,公立学校的教职员都属公务员,受《防止贿赂条例》的监管。一经发现收受礼物,就会被廉政公署请去“喝咖啡”。所以没有公立学校老师敢收贵重礼物,家长想送也根本“无门可走”。

而对于私立学校,校董事会要肩负起监督老师接受馈赠。比如出台学校自制的收受利益指引,如馈赠超出上限,则应向校方申请,获得批准方可接受。

如果老师违规“静鸡鸡”收礼,一经定罪为贿赂,情节严重者则有可能面临10万港元的罚款以及3年的监禁!不管是送礼的还是收礼的。

老师们怎么看待教师节送礼?

好难拒绝

天河区某重点学校一年级班主任周老师说,做了十几年教师,逢年过年最怕接家长电话,与家长见面,拒收家长红包时常拉拉扯扯,特别是还有学生在旁,场面非常尴尬。

拿人的手短

在南海某幼儿园任教十多年的李老师表示,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每次收了家长的礼后,她感觉“鸭梨山大”,总感觉像是欠了别人什么似的。

不会偏爱

有25年教龄、南山区道尔顿新华公学的语文教师斯琴坦言家长的礼物确实给老师带来困扰。她解释说:“一是我们并不会因此对哪个学生更加关爱,二是我们也不能接受这些贵重的礼物。后来教师节之前,我们就直接告诉家长,不用送礼也不必送礼,大家心里都舒坦了。”

老师心水怎样的礼物?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学生和家长还是希望在教师节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尊敬之情。那么老师们心水写怎样的表达方式呢?

前海学校的孙立春老师:最难忘的是毕业生在教师节回来看望她,还手忙脚乱地和她一起包饺子。

世界一级棒美味の饺子!

龙城高级中学王雪娟:老师们在办公室,学生在楼下喊楼“教师节快乐”,还摆出一些造型、字句,很有创意和心意。

元平特殊教育学校郭俊峰: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为了祝他节日快乐,晚上练习了很多遍怎么发音,第二天恭恭敬敬送上一张贺卡和一句“郭老师,祝你节日快乐。”


爸爸妈妈们看出什么门道了吗?

走心!

一张走心的贺卡比一百只大闸蟹都强。即便贺卡上有错字哈哈↓↓

满满都是爱。

教师节,本是为感念师恩而设,节日的核心应是学生对恩师报以最真诚、最纯粹的情感表达。然而,如今的教师节却在掺杂了过多的家长送礼后变了味。从表达感谢之情变成攀比礼物的贵重。

这种歪风邪气不遏制,后患无穷。送礼不仅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也不利于给孩子树立好的尊师榜样,更于传统的师德师风格格不入,易形成功利性的师生关系、育人理念。

网友曾经曰过,套路玩得深,谁把谁当真。送礼物钱扪心自问一下,礼物是为了表达感谢之情,还是为了在老师面前怒刷存在感?但愿大家多一些真诚,多一些走心,还教师节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


话说回来,有料哥送过这么一个“礼物”,堪称教师节送礼典范:

9月10日当天回母校帮语文老师改完两个班的卷子。

(学渣也有批学霸试卷的一天呀!呵呵。)

【策划】不烦

【撰文】点小羊

【校对】冯志坚

编辑 丁晓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