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公务员 2016-09-01 21:57
最近朋友圈都被王健林的“小目标”刷屏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位辞职办学的官员和颜悦色(刘富君)老师10年不喝酒的“小目标”故事。
刘老师辞去公职后,创办的在线教育项目upleader专门培训基层公务员职业规划、遴选考试、政府文案写作、公务员口才。刘富君老师曾任山东德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海南国际旅行岛先行试验区党工部副部长;无锡新区政策研究室主任。
以下分享和颜悦色老师的一篇文章,相信对基层公务员的职业规划定有启发和价值。
当公务员10年不喝酒
我在政府机关工作了10年有余,这10年几乎滴酒未沾。最近,有学员向我推送了一篇某地公务员的辞职信,题目大概意思是酒量徒增、武功废尽。恰巧,还有一位学员向我诉说苦恼,他们单位领导经常对他劝酒,并提醒他不喝酒很难融入圈子,不利于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今天,我以一名10年不喝酒的辞职公务员的身份,谈谈我的经历和看法。
我是2004年进入政府机关的。进入政府机关第一天起,我就下决心不喝酒。那么我是如何坚持并做到的呢?
首先,坚定不移打造“零喝酒”个人品牌。
刚进入机关,我还是一名科员的时候,我就不论任何场合、面对任何领导都不喝酒。喝酒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件难受的事情,经常遇到同事劝酒,我都是从来没给别人面子。不过,我从来没有动摇过,因为我知道,一旦这次喝酒了,那么开了这个头就会没完没了了。所以,我非常注重自己“零喝酒”这块品牌。很快,有几个场合下来了,就如同有些人特别能喝酒大家都知道一样,我肯定不喝酒的名声也出去了。这样,许多场合,我不喝酒遇到的阻力和压力是越来越小了。
其次,尽量少出席同事间的私人性质聚会。
其实,真正的公务场合,喝酒还是比较节制的。真正喝起来的场合,还主要是带有私人性质的聚会。有些公务员朋友可能比较在意能否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类性质的聚会,毕竟对扩大个人人际关系圈层有帮助。我主要还是怕喝酒,这类邀约我都找借口婉拒,这样,时间长了,邀请你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了,直至没有。可能甚至有人认为你不合群,但是即使顶着这样的压力,我还是觉得只要不喝酒其他都是小事。有些人,担心不参与或者参与少了,会被边缘化。人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有些事情需要慢慢体会。
第三,凡事有喝酒的场合,我都做出心事重重、有其他重要任务在身的沉重姿态。
遇到人比较多、要吃饭要喝酒的场合,如果你不想喝酒,千万不要活跃,更不能做出社交达人的热情姿态,那样很容易成为焦点和靶子。相反,要少说话,多少做出无聊状,甚至无精打采。这个倒也不是完全装出来的,我确实对喝酒很犯怵,也是真实的精神状态。
第四,遇到级别更高的人劝酒场合怎么办?
要注意观察,能离席尽量离席。在政府机关,吃饭分桌的时候,最好跑到比自己资历低的年轻人那桌子上去吃饭。当然,有些人为了追求在领导面前的曝光度,那另当别论了。
第五,我们不喝酒,但必须把工作干漂亮。
别人喝酒的时候,我们在加班;别人喝酒的时候,我们在读书;别人喝酒的时候,我们在写作;别人喝酒的时候,我们在研究工作方法的创新。时间长了,领导和同事都能感受到,我们的兴趣不在喝酒,我们的兴趣在工作。同样,我们喝酒的时候不能给别人带来气氛和快乐,但是工作中我们可以给领导带来工作成果和亮点。时间一长,领导和同事也就对我们有明确的定位了:我们要做的是机关专业人士、工作干将;而不是机关社交人士、喝酒干将。
但是,话要说回来,辞职后,我反倒偶尔喝酒了。这大概是随着年龄递增,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时光流逝的速度。有些时候,老同学见面、老朋友见面,并不能喝酒的我,也会主动提出小酌上一两杯,有时是啤酒、有时是白酒、有时是红酒、有时是黄酒。尽管,我仍然分辨不出酒的品质高低,但是喝上一两杯,感觉那是必须的。
10年不喝酒,养成5个政府机关工作习惯
我们不把时间放在喝酒上,就要把时间放在提升专业技能上。我深信:决定你今天能做什么,决定你明天的价值的,其实是你昨天在怎么分配时间。今天,重点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10年政府机关经历中,养成的5个工作习惯。
一、每天读一本新书
在政府机关工作期间,无论每天多忙,我都要翻阅一本新书。哪怕有非常紧急的任务在手上。在体制内供职期间,我读了将近3000本书。
于是有人问我,这不是大约相当于一天读一本书吗?这怎么可能呢?
其实,还是一个读书方法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读书理念的问题。作为一个职场中人,我们读书已经不是为了考试而读书的那种方式了,也不能是为了消遣或者喜好而读书的那种方式,我们读书完全是工作型、实用型、“功利”型的读书,很多时候一本书对我们价值的仅仅就是几页甚至几个标题而已。
担任无锡新区政策研究室主任是我公职生涯中一段重要的经历。岗位的性质、工作的需要更使得我嗜书如命。这期间,我平均每天读书估算达到1.5本。这期间我读书的类型有5类: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版的书籍,行业、地区发展经验书籍,工作方法类书籍,专家学者的学术著作,经济管理类图书。由于我工作过的地方,无论无锡新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还是山东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都是开发区,我读的书更多还是经济类、产业类、科技创新创业类的。
清华大学教授、国情专家胡鞍钢老师对我从事政策研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影响甚大。胡老师的书我全部都买了,每本读了不下十遍,我每次写文稿之前,都要先查阅他的有关文章,观察他看待相关问题的高度和角度。
在浩瀚的图书市场中,选出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书,才能不耽误时间。我选书的标准很“粗暴”:只选和工作主题相关的,作者必须是该领域的No.1,要么全是干货、要么全是创意,最好是从欧美翻译过来的书籍。
介绍下我工作导向型的读书法。原来我们是先看书,记住书上的知识,然后在考试后者其他场合回忆起书上的知识点,再加以利用;参加工作后,我是先根据工作需要,然后在网上搜索图书,进而买书,买来后先看目录并进行快速翻阅,把其中觉得有用的很小的一部分提炼出来,用在工作上。没有工作需要,我从来没主动买过一本书。
有人觉得读书太迂腐。我的体会是,工作导向型的读书,让我工作很省劲,成为了我的一大工作方法,我所有的工作创新、好的文稿,从来都不是我自己闭门造车憋出来的,我就是靠找对我要看的书。
有人会问,政府机关那么多事务性工作,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呢?
我读书的时间来源有这么几块:第一块,开会的时候,我都是拿着笔记本、书和纸张,遇到形式主义的发言,我立刻看书;第二,车上、路上,我可能是kindle的第一批用户,下载了近百部电子书籍。在车上、路上,如果同事之间不谈工作,我不喜欢彼此之间讨论工作之外的事情,特别是谈论所谓人事、小道消息,那些我不感兴趣,我就读电子书;第三,下班前、吃饭前,这些时候人们开始翘首准备下班了、有人已在赶往食堂的路上了,没人打扰你,你快速阅读,效率很高。
二、每天列一张任务清单
即使在政府机关工作,也要引入时间管理概念。我是随着工作任务的增多,特别是要带团队后,认识到政府机关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的。
后来,我养成了一个工作习惯,每天早晨到办公室,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用铅笔手写一张工作清单。按照时间管理的基本法则,我会把要做的事情都列出来,然后按照重要的且紧急的、不重要的但紧急的、重要的但不紧急的、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四个等级分类,依次分配时间和精力。
我有一个心得,就是对不是一把手最关注的任务,要按照完成胜于完美的原则处理,花20%的精力,达到80%的完美度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可以集中精力干好那些一把手优先关注的重点工作。
每天早来10分钟、晚走10分钟绝对是个好习惯。哪怕早来10分钟,也意味着我们要上好闹钟及时提醒自己,这样你一天的工作状态就不一样了。哪怕晚走10分钟,你至少可以把明天要发出去的文件再确认一遍,这样你的工作就不会出差错。我们从事政府机关行政工作的,不如同多么高深的技术攻坚,唯有保持长期负责的工作状态,培养严谨的工作习惯,才可能形成日后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强调加强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自己当成机器人,盲目地去当苦行僧。现在,许多单位动不动就加班,有的是因为有临时重要任务,有的则是单位有关领导不懂管理、缺乏计划,工作开展和部署杂乱无章、随意所致,给下属工作人员和家人造成了不小的痛苦。
三、每周进行一次工作复盘
你有多么擅长总结,你的工作就可以提高到什么层次。当然,这里说的总结不是包装,而是对以往工作的复盘、反思、提炼。所谓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也多少有点这个意思。有些公务员,整天忙忙碌碌,到年终总结时候甚至无从下笔,这就很难说工作有什么心得、提高了。
有的时候工作复盘要非常及时。在德州开发区工作期间,我随到广州广药集团、广汽集团招商引资,我代表德州方面介绍德州产业优势和招商引资政策。第一场是在广药集团,我记得当时我汇报PPT时候,展示的要素太全了,通俗点说得过多了,时任德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委婉提醒了我。中午时间,我来不及吃饭,立刻在电脑中修改PPT,我记得有招商局的同志看我砍掉的东西太多,觉得这也是优势那也是优势,不忍心拿掉。我对他说,你依我的意思办吧,看下午的效果再说。果然,下午在广汽的PPT汇报显得更简练、重点格外醒目。
通过这次工作复盘,我得出了招商引资PPT制作的五个法则:
一是总页数不能超过15页;二是汇报不能超过8分钟;三是谈优势不能超过3个;四是想要直接传递给别人的数字信息严格控制在10个以内;五是最后一定要高度概括出别人能记住的1句话。
后来,由我牵头的招商引资推介,关于PPT介绍都坚持了这5个法则,客商体验不断优化。
在政府机关,最忌讳就工作干工作,整天忙得像头驴一样,但是提炼不出有高度的工作方法,这样每天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涛声依旧。再苦再累,工作思维、工作层次也得不到提高。
四、每月梳理一次流程
我体会,政府机关工作流程关系到两方面:一是机关工作讲究程序,不走程序、没走对程序,有的时候是工作失误,有的时候甚至存在很大的风险。二是流程关系到工作效率,特别是我们团队内部,这个流程未必是严谨的机关程序,但通过流程让工作更加井然有序,同时也保证质量和效果。
我听说,有个从高校到地方来工作并担任领导的同志,也比较年轻,不太懂地方上这些流程或者说机关里的道道,别人把其他领导不愿意签字的文件很“毕恭毕敬”的请他签,他还挺高兴,大笔一挥签字了,签到字的人如释重负,背后大家还哈哈大笑说他是傻瓜。我们年轻公务员一定要注意,公家饭就是规矩的饭,一定要注意流程、程序和规则,不注意这些,轻则干错活得罪人,重则面临风险。
比如,有部门直接拿个文件过来,要求你签字或者转发等等。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小事情。一定要走正规的办文程序。比如,我在政府工作期间,不是从办公室流转出来,非经办公室或者上级领导批转给我的文件,我都格外慎重,因为这涉及到办文的起码规矩。
团队内部要建立流程,因为我们是政府机关,不是乌合之众的随意组合体。我记得当时我们办公室的卫生制度都建立了流程,大概是办公桌一日一清、地面一日一拖、电脑一日一关、垃圾一日一倒、报纸一日一理、窗户玻璃一周一擦、大扫除一月一搞。
写文稿被认为是一种高度个性化、个人化的工作,但是我在担任政策研究室主任期间,我就在思考,既然是一个团队,就是要把这项工作流程化。经过反复思考,我将工作团队分工如下:我负责定主题、搭框架,也就是把握文稿大方向的,有人专门负责搜集资料,因为我发现他搜集信息有一套;有人专门负责仿写,按照我的指导写初稿,这些人有一定基础;有人专门负责校对,因为他心很细,最后由我改写、统稿、定稿。按照这样的分工,我们把文稿操作的流程制定为:定主题、找资料、搭框架、写初稿、大修改、细校对六大流程。这样,我们工作效率很高,而且我发现有了这个分工和流程,所有的参与者进步都很快。
五、每季度结识一位以上教练级专业人士
从进入政府机关那天起,我就知道自己要走专业人士的路线,那种万金油的职业发展传统模式,我们会认为那太缺乏安全感,总是担心没有一技之长早晚有一天一无是处。
我们每天都要学习有专业技能的新知识,多注重同专业技能领域的大咖们认识与交往。比如,我做政策研究室主任时候,很注重同上海、广州等先进地区、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的政策研究室同仁学习借鉴。
当了管委会副主任的时候,由于分管招商引资,我感觉同体制内的同行学习借鉴虽然也有必要,但总的来说人际交往要更多地向市场中的专业人士延伸,所以我很注重同那些有思想、有专业见地的企业家以及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专业人士交往、学习。这些交际、学习对我工作创新很有帮助。
这里边涉及到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你在寻找高能量的人士,想在同高能量人士的交往中对自己赋能,别人也在寻找啊,别人也在衡量你啊。你如果不能给别人带来智识上的愉悦与挑战,或许你根本交往不到真正的教练级的专业人士。
我时常提醒青年公务员,没有思想见地、没有知识和视野、没有一点腔调和风格,想接触外部世界的高端资源是蛮难的。真正的有见识的人,不会因为看重你的职务而同你交往,人家的时间异常宝贵,人家完全有资格、有身份地位交往级别高得多的领导。我有一位朋友,他行政级别就是处级干部,但他交往的对象包括将军、全国知名的作家等等,这是因为他的才华。否则,那些名流无论如何不会投入时间和他交往的。
此外,我经常和我的学员讲:你真正的人生教练、职业教练往往是那些你未曾谋面却神交密切的影响力人物。比如,影响我职业生涯的胡鞍钢教授,我仅仅是他著作的研究者而已。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和你产生能量交换的人无需见面。
我记得富克兰林曾经说过,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养成。我们的青年公务员朋友,你可以偶尔吐槽下,也可能你在考虑要不要进行职业转型,但是在工作的每一天,千万不要忽视工作习惯的养成,因为它将影响你的思维方式、影响你的价值观甚至影响你此生的生命质量。
除了5大习惯,还要吃透政府机关9大法则
形成5个工作习惯,为我们在职场上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政府机关是特别讲规矩、特别讲法则的体制内职场,要成为一流公务员,除了上述5个工作习惯外,还要吃透以下9个法则。
第一条,在单位一定要学会吃透一把手的精神与风格。
你要知道,一把手都是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人,你要真正把他当成你的职业教练和导师,跟他学习。有时候你不能直接接触一把手,但是你可以观察他工作中,比如开会、写文章等等,揣摩他的工作风格。
第二条,要找对关键导师。
这个导师不一定是你直接认识的。例如,我在公文这方面真正的导师就是清华大学的胡鞍钢教授,虽然我没有见过他本人,但是我写公文第一步临摹就是学习他的文章。我通过买他的很多书,对他研究得非常透彻。
第三条,要形成一项以上自己的专业特长。
你在机关之中会做的事情可能很多,但是哪一项工作才是你真正的特长,这项特长最好是结合你的工作,不纯粹是一种爱好。
第四条,一定要在正式会议上积极表现。
你有什么想法和见解,都可以直接表达出来,不一定非要弄一个很官方很正式的演讲稿。只要是开正式会议,你就要积极发言,而不能抱着言多必失的想法,在机关里面害怕说话。
第五条,热爱思考与观察。
你们在机关里面工作了这么多年,有没有进行过复盘,能不能写一个工作经验、职场总结,能归纳出几条有价值的心得?所以你们要在工作中学会思考与观察。
第六条,要有自己的主见和立场。
你跟别人交流的时候要有自己的主张,不能领导说该怎么办,你就立刻赞同。其实有些领导因为不是直接处于第一线,他不了解情况。
所以你要敢于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把实际的一线情况反映给领导,这也是我们做下属的一个重要职责。
第七条,在机关里边做重要的工作,必须善于学习借鉴。
你大学里学的东西跟实践中不一样,你必须有归零的心态和学习的心态。你们现在学习的任务很多很重,比如学习如何讲话,学习机关规则,学习写公文,学习如何为人处事等等。
第八条,要定期出品创新成果。
这个成果不一定是一篇调研报告,可以是做一张美观的宣传海报,组织一次有效的活动,给单位开通微信公众号,在单位组织读书会、交流会等等都是可以的。你要有创新的思维和想法,定期做出一点事情,这样你才能引起领导的重视。
第九条,关键时刻要有出色表现。
我们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不仅平时要定期出品创新成果,在一些关键的时刻,比如上级领导来视察、考核的时候,更要有出色的表现。如果你能在关键的时刻发挥冲锋陷阵的作用,其他人就会对你刮目相看。
通过做到以上九点,不仅把工作干出彩,同时也做一个成熟、理性、遵守规则的人。
我在政府机关工作了10年有余,注重平时在政策研究、公文写作、演讲与口才、招商引资、机关组织人事规则以及体制内考试等方面的专业积累。这些积累都是靠时间、心血沉淀下来的。
现在流行制定一个“小目标”。我的小目标很明确,就是连接与服务百万基层公务员,为他们提供遴选考试的服务,为他们提供职业规划的咨询,为他们提供公文写作等职业技能的培训。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启发。
【刘富君老师简介】
刘富君,1977年出生,狮子座。辞职创业官员。
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江苏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先后担任山东德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党工部副部长、无锡新区政策研究室主任。
他先后参加海南国际旅游岛面向全国遴选处级干部遴选考试、山东德州面向全国遴选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遴选考试,均第一。
刘富君辞职创办公务员遴选考试网校被《南风窗》、搜狐、网易、新浪、凤凰网、界面、上海观察、新京报等国内多家媒体和门户网站报道。《南风窗》杂志2015年第25期以《我有一个梦想,成为公务员们的“俞老师”》为题、新京报于2016年6月2日以《辞职官员为何想做百万公务员的生意》对他进行专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