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迈向世界贸易中心:网络遍及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

南方+ 记者 赵安然  2016-09-01 10:55

广州,一座为贸易而生的城市。

400多年前,明朝嘉靖年间,广州首次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唯一口岸,持续了43年。而最为人熟知的“一口通商”,始于清康熙年间,中国盛产的茶叶、丝绸、瓷器、棉布、药材等聚集到广州,等待洋商采购,十三行地区的商业氛围因此形成,这里也走出了世界首富伍秉鉴。由于开埠之先,广州积累了与多国贸易往来的基础和通达的海陆交通网络,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重镇。

这也是俗称“广交会”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957年落户广州的重要考量。借着广交会这个平台,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借着广交会这扇窗户,全球客商认识到了广州,让广州成为新中国对外贸易的见证者。

由对外贸易带动起来的商品集聚,形成了广州上千个专业市场,将中国制造的货物变为全球流通的商品,活跃了全国的商贸流通。可以说,专业市场为过去30年的广州商贸流通体系形成和中国对外贸易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的广州以雄厚的经济实力最为外界称道。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万亿元,GDP总量稳居全国第三,超越香港、新加坡。拥有1300多万常住人口的广州,人均GDP已经先于京沪突破2万美元大关。2016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8844.3亿元,增长8.0%.外贸出口238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广州的国际贸易网络已遍及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

凭着强大的贸易辐射能力、先进的交通网络以及优质的营商环境,过去六年,广州有五次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其中2013至2015年广州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广州市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国家创新中心城市的重要时期。

历史的积累是广州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底气。从明清时期“一口通商”,到上世纪90年代的区域贸易中心,再到“十三五”重点打造的国际贸易中心,广州始终走在国家对外贸易先行先试的前列,上演一场从“千年商都”向“现代商都”的飞跃。

跨境电商:“卖全球”实现本土品牌国际化

如果说,“买全球”的跨境进口,让普罗大众切实享受到平价进口商品,那跨境出口就是以最便捷的渠道、最快的速度,将国内制造的优质产品“卖全球”。

跨境电商出口促产业转型

从狮岭国际皮具城办公楼的7楼往下看,狮岭大道尽收眼底。这条曾经被采购车辆挤得旷日塞车的花都主干道,如今往来车辆稀稀拉拉,在雨中更显冷清。

占全国箱包50%以上份额的狮岭有生产型企业8000多家、经营性商户18000家,但狮岭的皮具企业早期靠代加工为生,后来货源多了就在专业市场做起批发。这几年全球经济下行,国外加工订单急剧下滑。这也是广州过千家专业市场的缩影:本地生产企业掌握的往往只是原材料和工人、机器,却没有设计、销售等关键环节的资源。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执行院长江浩深知,要这些习惯了生产和赚中间差价的批发商“走出去”开拓国际业务,是很难的。

跨境电商的出现为面临转型的专业市场和加工厂提供一线生机。

2012年,李丰华从浙江义乌来到广州花都,怀揣着40万元“一头扎进狮岭”,创办了广州市希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将狮岭的皮具产品整合到线上,卖向全球。

只需将新款包包拍照、上传、定价,简单几步,全球的买家都能通过希塔电商平台买到狮岭的皮具。皮具企业老板们一下子从坐在市场里“等运到”的被动,转变为主动接触国际市场,利润还很丰厚。如一款成本是28元的女包,以前代加工每个赚10元,在网上卖定价折合人民币120元,一上线就被抢购光,赚取的利润翻几番。

2013年国家商务部等部门下发《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同年9月,广州获批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进入跨境电商发展的快车道。

广州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320万元用于广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今年1月,广州成为第二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有了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一场跨境电商带来的贸易国际化变革正在发生。

让本地品牌“走向国际”

最先为市民熟知的跨境电商业态,是国外商品进口,我们可以买到质优价廉的日本纸尿布、美国保健品等,所以,去年以前跨境电商的进口业务增长快于出口。但是,情况在去年开始逆转。2015年广州跨境电商出口额34.3亿元,增长1.7倍;跨境电商进口33.2亿元,增长18.8倍;2016年上半年跨境电商出口34 .2亿元,增长97 .8%;进口17.1亿元,增长88.5%.

数据可见,跨境出口正全速发力。从全国数据来看,目前跨境电商B2C出口约占外贸出口的17%,不久将达到20%.希塔上线2012年的交易额只有200万元,今年预计能达到2个亿。

但李丰华认为,除了利润,跨境电商B2B、B2C的碎片化订单模式,更深远影响在于重构产业链条。原本埋头苦干的生产者直面海外消费者需求,终端大数据指导生产者了解市场,生产爆款。

广州出口易属于信息化供应链服务的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易副总裁吴春梅告诉记者,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需求急速上升,“以前是厂家提供什么商品,我们就帮他们出口什么商品,现在是我们根据终端海外市场的需求,在本地搜罗产品。”通过大数据反馈给生产商,生产企业不再盲目、过剩生产。

吴春梅说,“品牌输出才是贸易国际化最大的意义”。李丰华介绍,进驻希塔网站的有30多家箱包品牌企业,背后是120多家工厂,品牌国际化带动庞大产业链条的重构。

“广东是传统外贸大省,集群式的专业乡镇组成制造业的矩阵,跨境电商出口更有产业优势。”吴春梅指出,跨境电商进口只是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规范海淘和代购,但拉动出口才是国家发展跨境电商的真正目的,让本地制造和品牌“走向国际”。

商都转型

天河路商圈有一个国际“朋友圈”

乘着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东风,广州正向“现代商都”转型,建设国际贸易中心。要说广州最具“现代商都”代表性的商圈,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天河路和珠江新城。有20年历史的天河路商圈已成为“华南第一商圈”。

这个西起天河立交、东到岗顶、北起火车东站、南至广州塔的超过5平方公里的方块,每年客流量4000万-5000万人次,去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达8900亿元。天河路商圈已成为广州商贸业的国际化新名片。

天河路商圈共有22家购物中心(含单体百货、专业市场),正佳、天河城和太古汇年销售业绩在全国购物中心中分别排第三、第四、第九,天河路因此成为国内最多顶级购物中心的商业载体,甚至能与国际知名商业街比肩。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商业中心

是什么让天河路商圈走向国际化?2012年,天河路商圈启动升级改造,提出六大策略:调整商业业态、优化步行系统、完善交通组织、提升空间景观、实施整体营销、完善运营模式。广州市商务委评价,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天河路实现了国际时尚商业文化、旅游、悠闲、体验功能的有机结合,为广州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树起了强势的商业品牌。

也正是在这一年,天河路商会成立。天河路商会会长、正佳集团副董事长谢萌在创办天河路商会之初,就提出“推动商圈国际化”的愿景,并使之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商业中心。

商会成立同年,广州国际购物节主会场移师天河路商圈,每年邀请一个主宾国共同举办活动,截至目前,新加坡乌节路商联会、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英国英中贸易协会、澳大利亚华南商会等,相继加盟到国际购物节这个综合性商贸平台。今年,广州市正结合广州-奥克兰-洛杉矶三城联盟的主题筹备2016年广州国际购物节。

天河路商圈连续多年承办广州国际购物节,“一方面为广州带来了国际品牌、优质商品,提升了广州的商业形象,另一方面,友好国家或城市的重要活动选择在天河路举办,天河路的国际化程度自然就提高了。”

谢萌过去五年致力于推动天河路商圈与商业名城的“民间外交”,开拓天河路商圈的国际“朋友圈”,逐步形成了天河路商会、本地政府、国外商会、国外商圈、外国驻穗机构共同搭建的,融合聚焦国内外商业文化、导入境外特色品牌的国际化商圈营销合作机制,“商圈的格局大了,才能达到国际化水平”。

有了国际化的商圈,需要引入国际化的顾客。得益于广州72小时过境免签,以及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国内外旅客云集广州,为天河路商圈带来国际化的消费群体。谢萌介绍,天河路商圈将向商贸旅游融合转型。

对外招商投资扩大商圈影响力

天河路商圈为广州贸易中心打开了国际化的大门,除了将“朋友圈”的小伙伴引进来,天河路上的商家正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走出去投资。据统计,今年1-6月份,天河路有约25家企业走出去,去年有59家,包括天河路商会副会长单位广州摩登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香港)、广东中泰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香港)等。

观点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执行院长江浩:靠专业展打造“广州价格”

广州市社科院现代市场研究所所长陈来卿在2016年的《广州商贸业发展报告》中,对广州国际贸易中心提出了宏大的愿景:国际贸易中心以国际化、高端化为导向,促使广州成为国际商品和服务的重要集散地和枢纽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展广州在全球经贸往来和投资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城市功能……

“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广州已具备了先天条件:”做生意要三多‘,’人多、货多、钱多‘“,江浩认为,广州位于珠三角核心地区,毗邻港澳,辐射全国和东盟地区,是一个”买全国,卖全球“的集散中心,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执行院长江浩称,经济总量大,但内生动力不足,广州与国际贸易中心的目标尚有一步之遥。江浩业认为,广州需要国际化的品牌和企业注入新的内生动力,”广州老板多,企业多,广州却没有国际化的品牌。广州人做生意老实,讲诚信,但广州企业缺少了品牌意识。“政府需有意识地扶持一批企业走出来,打造国际化的品牌。

面向全球扩大影响力的营销平台,江浩更看重专业展,广州的专业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一些专业市场的商户自然淘汰后,腾出的空间能否办与该市场相关的专业展?”他认为,作为广州外贸供给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市场亟须摆脱“高度聚集,低度整合”的现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广州价格”和行业标准体系。

他还认为,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硬件建设已经基础很好,将交通枢纽与商贸流通相结合,是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一步,“白云机场是亚洲排名前三位的机场,但白云机场旁边一点商贸流通业态都没有”,目前落户机场周边的跨境保税仓、即将建设的第二航站楼,以及相邻的花都专业市场,有望为广州的航空贸易流通功能补齐“功课”。此外,他认为,广州亟须将国内外贸易一体化的政策落地,完善内外贸衔接和外贸通关壁垒。

数说广州商贸

●广州的国际贸易网络已遍及全球2 2 0个国家和地区。

●2016年上半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8844.3亿元,增长8.0%.外贸出口2383 .4亿元,同比增长1.6%.

●全市跨境电商企业1151家。2016年上半年,广州市跨境电商进出口51.3亿元,增长94.6%.今年上半年的跨境出口额34 .2亿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截至今年4月20日,在南沙片区新设企业10802家,超过自贸试验区获批前历年注册企业数的总和,新增注册资本总额1113亿元。

●过去6年,广州有5次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声音

跨境电商让原本埋头苦干的生产者直面海外消费者需求,终端大数据指导生产者了解市场,生产爆款。

———广州市希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办人李丰华

天河路商圈注定是广州现代商都的一个国际化门户。商圈的格局大了,才能达到国际化水平。

———天河路商会会长、正佳集团副董事长谢萌

编辑 李啸啸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