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玮 2016-07-22 10:20
备受关注的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目前发展如何?7月21日,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及前海合作区开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6年第二次会议”上给出亮眼“成绩单”:
作为国内发展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新区之一,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599.30亿元,同比增长43.3%;完成税收158.3亿元,同比增长75.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23亿元,同比增长83.9%;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83.81亿美元和15.04亿美元,同比增长363.7%和32.4%。
主要经济指标的全线飘红,得益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的持续创新和新城建设的超常规推进,使得高水平产业和总部企业聚集。田夫说,下一步,将继续加快制度创新和高水平纵深推进“大会战”,并坚持问题导向,突破推进中的问题和瓶颈制约。
“从现在的发展态势来看,原定全年实现增加值1250亿元,增长22.6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增长33.93%,实现税收收入219亿元,增长25.86%的发展目标,完全有可能超过。”田夫说。
首批14条制度创新全市复制推广
作为先行先试示范区,“制度创新”不仅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核心,并且改革创新措施要能复制推广,带动辐射周边。前海管理局表示,围绕投资、贸易、金融三个便利化以及深港合作,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目前已累计形成超过100项改革措施。
其中,深港商品检测结果互认,率先在深港、深澳检测结果互认方面实现红酒、麦当劳相关产品“一张证书深港直通”;率先全国实现国际海员外派政策的重大突破,将国际海员外派范围由香港籍船舶扩大至其管理的所有船舶,该政策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独有;引导全国第一家粤港合伙型联营律师事务所落户,目前已经全国9家此类律所,有6家均在前海;房地产信托基金试点,发行国内第一支符合国际惯例的公募REITS产品——鹏华前海万科REITS基金,多项改革措施领先全国。
在今年4月下旬,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联合新华网发布的“2015—2016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贸易便利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金融制度创新”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四大领域指标排名中两项第一、两项第二,领先优势明显。
“在去年形成的102项制度创新成果基础上,今年前海蛇口片区又正式推出包括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金融创新等44项制度创新成果,发布了40项改革创新优秀实践案例。“经市政府审议通过,6月1日,前海蛇口片区首批14条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市复制推广,覆盖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跨境投融资开放等领域。”
田夫说,下一步,将继续加快制度创新,有效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和深港合作水平,重点推进市场化政府新模式、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创新、高标准政务服务、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制度创新项目落地,推动片区由适应国际规则向创新、引领国际规则转变。
金融企业引领片区高水平产业集聚
“引导高水平产业集聚”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另一大任务,其发展速度甚至不能按照常规区域来衡量,其中金融和高端服务业又须首当其冲被突出。为此,前海蛇口片区一方面坚持规划先行,组织编制片区“十三五”规划、综合规划、战略规划和产业规划,为集聚高端产业提供有效指引;另一方面引进总部企业集群,针对国际企业中国总部和中国企业国际总部等十类总部,建立了包括39个总部在内的总部项目库。
根据前海管理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目前片区内注册资金达10亿元以上的企业670家,实缴资本达10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而仅今年上半年,这些注册企业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有264家。其中,1亿—10亿(不含)的有231家,10亿—50亿(不含)的28家,50亿—100亿(不含)的1家,超过100亿元的4家。
高质量企业的聚集也加速了前海服务业体系的形成。纵观前海四大行业,上半年前海金融业企业实现增加值最多,占比过半,同比增长64.5%。细分来看,传统金融与创新金融增加值各占一半,创新金融税收占比超过六成。在金融支持广东自贸区建设的30条政策措施中,14条已在前海蛇口落地,成为广东自贸区落地速度最快、数量最多、效果最好的片区。
田夫说,前海不仅发挥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的先行先试功能,推动辖区金融机构发放首笔NRA跨境人民币贷款、开展个人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和首笔境外母公司“熊猫债”发行,还深化机构创新。“目前,已累计向创新型金融机构发放落户奖励6600万元,落户持牌金融机构达152家,其中大多为创新型金融机构,前海微众银行作为互联网银行发展迅猛,港资控股的证券机构陆续落地,包括全国首家社会资本主导的前海再保险公司、全国首批相互制保险公司——众惠相互财产保险总社,以及全国第二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易安财险均已落户前海。”
与此同时,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等新兴业态为前海经济增长注入动力。截至2016年6月底,前海注册商业保理企业2961家,约占全国的2/3;融资租赁企业1234家,约占全国1/3。
构建“一带一路”国际港口网络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前海是重要的战略支点和合作新平台。
田夫表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一是加快“一带一路”国际产业布局,与印尼、印度、白俄罗斯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合作协议,支持招商局、中集和华为、中兴通讯等国际化企业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发展,推进中白工业园和中欧物流大通道建设。
二是重点打造国际性枢纽港,支持招商局依托在18个国家的31个港口,构建“一带一路”国际港口网络,复制“前港—中区—后城”的成功模式。同时,推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加快太子湾邮轮母港建设。
“片区目前‘引进来’和‘走出去’成效明显。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60个国家和地区在片区注册设立3946家企业,投资总额达2940亿元人民币;前海蛇口企业对外协议投资额59亿美元,同比增长263.95%。”田夫说。
此外,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深港合作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今年我们在征求各方意见,特别是征求香港特区政府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促进深港合作2016年行动计划》,通过共9个方面69项工作安排,深化推进深港在前海的合作。”田夫说。
根据前海管理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前海蛇口自贸区注册港资背景企业(含港资企业和港资再投企业)3377家,其中2016年新增注册869家,同比增长110.4%。港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元,占前海蛇口自贸区的20%,成为新城建设的主要力量。而2016年以来,片区合同利用港资267.92亿美元,同比增长372.1%。
据悉,为加快集聚香港现代服务业企业,前海管理局已安排18万平米建筑面积的土地,向汇丰银行、周大福集团等重点企业出让。目前,港交所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已正式落户前海,周大福港货中心二期也即将于9月建成。
【撰文】张玮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