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广州市荔湾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荔湾区委副书记、区长谭明鹤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多次提到“百千万工程”统领全区发展大局,在城市管理、城市更新、绿美荔湾建设等方面,荔湾将以更大力度投入改善城市环境,增强民生福祉,实现综合城市服务功能出新出彩。
力争未来三年完成土地储备出让32宗
今年的荔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荔湾要不断提高城区规划建设水平,打造有温度有气象有格局的现代化城区。
充分发挥高质量规划引领作用,荔湾将积极对接广州2035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融入广州面向2049城市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三轴、三脉、三核”发展格局,大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核心区。
立足实际系统谋划荔湾发展蓝图,推动实施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编制新一轮土地储备三年行动方案,力争未来三年完成土地储备出让32宗。重点推进5个片区139万平方米地块收储,基本完成珠江沿岸11公里土地整备,完成陆居路等7个地块出让,葵蓬南片区等5个地块用地手续、羊城食品厂等8个地块的协议签订和6个地块控规调整,确保储备有序、供应及时,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价值。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荔湾着力推动“两桥三隧五路六轨道”建设,计划投入42亿元,推进191条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其中,加快推进36条新建道路项目,年内实现白鹅潭大道(上涌直街—信义会馆段)等24条道路共20公里建成通车,全力加快推进如意大道、城市快捷路二期(东沙—石岗隧道)实施进度。
接下来,荔湾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全区155条道路改造,完成人民南路、花博大道等56条道路共93.7公里升级改造。加快推进17个市政基础设施征拆攻坚行动,全力完成如意坊隧道、康王路下穿流花湖隧道、芳白城际等重点项目征拆,推动广湛高铁、广南联络线等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征地23.6万平方米,拆迁面积21万平方米。
同时,加快前期研究,推进白鹅潭大道(珠江隧道段)、岭南V谷周边道路等9个项目落地,谋划花地大道中南延线、花地河东侧道路(芳村大道至茶滘涌)等25个项目。围绕地铁11号线开通运营,做好区内8个站点周边环境整治、围蔽道路恢复和交通接驳工作。
白鹅潭商务区局部。
力争完成城市更新投资100亿元
坚持“拆、治、兴”并举,科学区分“留、改、拆”,荔湾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今年,该区将加速推进5个已批在建城中村改造,争取新开工建设19个地块、面积95万平方米,完工12个地块、面积5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00亿元,完成南漖村、龙溪村前期方案审批。一体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加快推进41个老旧小区续建工作,力争推动35个老旧小区新开工建设,做好32个老旧小区前期工作。
提升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推进公共数据共享应用,健全数据更新常态化机制。制定数据交易和监管规则,强化数据全流程监管。今年,荔湾将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G基站480座,总数超6000座。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深化拓展教育、医疗、水务、交通等领域智慧场景应用,升级打造区级城市智慧大脑。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荔湾突出“绿美荔湾”生态建设引领,狠抓环境品质提升。
今年,荔湾将实施全区城市品质提升计划,大力推进荔枝湾涌滨水环境整治等涵盖园林、河道、街区、市容四大方面129个项目建设。持续构建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加快建设专类植物展示园和植物科普教育点,高品质建设广钢公园示范点。全面开展国土空间绿化,加快荔湾湖古树公园建设,新增增翠路等6个口袋公园和8万平方米城市绿地,大力开展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
大沙河湿地公园。
荔湾区将启动绿美碧带建设,加快珠江、内河涌碧带建设,尽快贯通荔枝湾涌—珠江西航道—驷马涌岸线,打造省市标杆示范碧带,构筑滨水经济文化带和优质滨水生活圈。持续完善优化林长制体系,加强树木和绿地保护监管。
驷马涌工程全线贯通。
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荔湾区综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纵深推进河湖长制,创建幸福河湖。今年计划完成合流渠箱清污分流50条,加速推进环市西路、站前路等5个排水单元配套公共管网完善工程项目,大力推进花地河滨水环境整治工程。
相关阅读
聚龙湾珠江太古里首开区年内开业,更多项目新进度看这里|聚焦荔湾两会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灯光秀今年首秀,值得期待!|聚焦荔湾两会
高标准实施“百千万工程”,清单式推进106项重点任务|聚焦荔湾两会
南方+记者 郎慧
通讯员 荔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