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双万亿”,南海还将创造什么?

南方+ 记者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佛山南海用行动发声。

1月10日,南海区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发布了全区包括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工业总产值预计均突破万亿大关等2023年重要经济数据。奋进2024年,南海提出了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增长6%左右,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等新目标。

这是进入2024年后,南海首场全区性的高规格会议。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起步决定后势,全区各级各部门不能等到春节后才铺排新一年工作,要迅速进入战斗状态,按照“开门红”的目标铺排工作,靠前发力、早谋快干,坚决打好开年“第一仗”,跑好全年“第一棒”。

锚定目标不放松、坚定信心谋突破。南海,将创造怎样的新样本?

1月10日,南海区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熊程 摄

千亿产业集群+千亿镇街集群,万亿南海再布局

新晋“双万亿”强区背后,南海的“千亿产业集群”“千亿镇街集群”加速崛起。

“南海是聚人气、聚财气的好地方,南海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大趋势没有变。这是我们做好新一年经济工作的强大信心和雄厚底气。”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说。

2023年初,南海提出了“443”经济发展目标,力争全年实现GDP超4000亿元、工业投资超40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3%。一年过去,南海超额完成了目标。(详情→佛山南海:跻身中国万亿工业强区!

近期举行的广东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佛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均对新一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1月9日,佛山市委书记郑轲深入南海区企业、储能项目、金融机构,就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进行调研。郑轲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推进制造业当家,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经济大区,南海如何继续挑起大梁?南海定下了6%左右这个“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但显而易见,实现6%的预期目标并不容易,需要全区上下勠力同心、加压奋进。

在这个过程中,南海要坚持既定路径,处理好“立”与“破”的关系,立字当头、先立后破,多做加法、少做减法,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方面,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打造信息装备制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以及智能安全应急三大新兴千亿产业集群,就是南海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南海已明确了以培育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为主抓手,持续攻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同时,南海的千亿镇街集群也有望很快成型。

狮山是中国首个GDP千亿大镇。去年11月的佛山市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提出,“一镇一策”支持桂城、大沥等镇街冲刺“千亿镇街”。中共南海区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桂城要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新型都市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城市客厅典范,以一马当先的姿态向“千亿镇街”挺进。大沥、里水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做强典型镇、中心镇,倍增经济总量,壮大“千亿镇街”后备力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只关乎经济

如果要说经济,就不能只说经济。如果要发展产业,就不能只发展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各领域协同发力。

作为全省唯一的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首个以县域为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南海不仅要让经济发展更加强劲,还要让改革步伐更加铿锵,让民生答卷更加温暖,让基层治理更加有力,让实干姿态更加昂扬。

土地一直是南海改革力度最大、成效最集中的领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也是当前南海最立得住、叫得响的改革工程,备受各方关注。南海提出,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努力打造最大的改革品牌。其中,要想方设法破解“三券”落地、资金筹措等各方面难题,既勇于探索又善于总结,加快形成更多实践案例和制度成果,把南海改革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改革与发展,都需要示范带动。在此前的全区“百千万工程”现场会上,南海已经明确了到2027年全区“亿元村”达到65个,2025年前每个镇街建成不少于1个示范片或示范带、2个以上示范村,镇级层面每个镇街高水平打造1-2个城镇风貌提升示范点,村级层面每个镇街培育2个以上“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其中,亿元村建设要与集体经济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分润模式”,促使村集体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如何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托住民生底线,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南海提出,要抓好文化高质量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办好社会民生实事。其中,要充分发挥南海背靠广佛、面向湾区、人气旺盛的优越条件,以文化赋能商业提质、消费升级,加快打造湾区文商旅消费新高地,把一时的“爆红”变为“长红”,让整座城市旺丁又旺财。同时,积极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建设“无废城市”,推广应用无水工艺、清洁技术,打造一批“无废工厂”“无废园区”。加大氢能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发展铝基制氢、氢能农业等新技术、新业态,加快推进垃圾制氢项目。

在基层治理方面,南海近年来在村社队伍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政府干、群众看”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新的一年,南海提出持续提升基层堡垒战斗力,持续激发群众首创精神,持续增强“弱信号”捕捉能力。其中,要深化落实“分六留四”政策,全面推行股份分红积分制,把“自己家园自己建”的鲜明导向树得更牢。

“做好今年工作,关键靠实干。”顾耀辉表示,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不断将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推向前进。

南方+记者 熊程

相关阅读:

佛山南海:跻身中国万亿工业强区!

工业破万亿,南海凭什么?

编辑 梁彩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