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新圩按城市标准建设“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打造融深融莞协同发展桥头堡

南方+ 记者

12月冷冬,惠阳新圩镇却是一片火热景象。圩镇修整装扮打造美丽客厅;谋划中的千亿园区边生产边招商边建设,雏形初现;干部们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抓城镇提能、抓人居环境、抓乡村振兴……在这片火热中,可一窥新圩镇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创新探索,及抢抓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加速跑”的奋进姿态。

今年11月,惠阳区新圩镇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是惠州5个入选镇之一,同时新圩镇的长布村入选了首批典型村。

12月20日,深圳都市圈的划定给了这片临深临莞土地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制定突出特色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明确实施路径,从“施工图”到“上下联动”“重点突出”“多方合力”的“实景画”,新圩镇瞄准做大做强中心镇,发展成为惠阳区副中心城市目标,打造融深融莞协同发展桥头堡,加快惠深产业协同发展,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

发挥区位优势

按产业新城标准做大做强中心镇

地图摊开,惠阳新圩镇区位显现,这是惠州市唯一同时临深临莞的镇街,这让前往考察的企业难免心动。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圩镇工业已形成规模。目前已有工矿企业约2100家,其中规上企业30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3家,形成以数码视听、化工、家具、五金等为主要产业的工业体系。

不固封于发展现状,寻找高质量发展途径,这几年新圩镇招企业、造园区、促转型,积极推动粗放型工业向质量效益型工业转型升级,致力建设做大做强中心镇,建设成为现代化产业新城。

一批企业被吸引而来入驻园区,一批企业以增资扩产投下发展信任票。

从事偏光片研发、生产、销售的惠州市富丽电子有限公司,2015年落户新圩镇。于前两年拿下地块,在长布村建设盈彩电子科技工业园。今年3月,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待全部项目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可达20亿元。

7月底,位于新圩镇红田村的广东省正和忠信科技有限公司一期、二期项目建成投产,三期项目也已竣工,总投资10.7亿元,企业主要生产加工五金精密零件和手机配件,整个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

广东省正和忠信科技有限公司从惠州银瓶山实业有限公司收购项目用地。图为开业现场。

广东省正和忠信科技有限公司从惠州银瓶山实业有限公司收购项目用地。图为开业现场。

成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为新圩镇带来新机遇。

中心镇是指具有较好区位优势、较强经济实力、较好基础设施、较大发展潜力、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辐射力的区域重点镇。中心镇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小城市。

新圩镇党委书记罗国庆提出:“高标准推进‘百千万工程’,按现代化产业新城的标准打造新圩,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谋划发展。”

新圩镇加强党建引领,构建上下联动、分工协作、闭环推进工作格局,成立“百千万工程”指挥部,设立办公室,下设城镇建设、镇域经济、乡村振兴等5个工作专班,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

12月20日,一份重磅文件《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公布,惠州全域“入圈”,其中特别提到了新圩,提到共建坪地—清溪—新圩绿色低碳产业组团。充分发挥山水自然资源优势,加快惠州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协同发展绿色低碳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这对新圩来说是重大利好。以珠三角为主阵地,广东正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临深临莞镇,新圩有条件有机会坐上发展快车,成为深莞惠联动发展的主阵地之一。

天时、地利、人和,高质量发展号角吹响,新圩镇蓄势待发,加快产业协同发展,打造融深融莞协同发展桥头堡。

打造千亿平台

一园三组团提升镇域发展能级

走进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组团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可以看到并排而立的一栋栋建好的新厂房,有些已有企业入驻,车间工人紧张有序地生产中,有些还挂着喜庆的“封顶大吉”悬幅。园区道路两侧路灯写着“紧邻红色干线 约3公里接轨深圳龙岗”等招商标语。建好的厂房旁,又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挖土机、施工人员在忙碌地工作着,已签约项目亟待建好交付……

经过几年的打造,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边生产边招商边建设,雏形初现,骨骼脉络日渐清晰。

片区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园区配套道路环东路、龙湖路、兴龙路已完成建设通车。还有龙湖东路前不久刚实现全线四车道通车,这条道路跨越东风村、塘吓村及南部新城片区,全长3.7公里。

 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

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

企业也纷纷入驻忙生产。目前,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一期已引进80家企业,预计达产后产值26.75亿元,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有45家企业实现投产;二期引进25家企业,预计达产后产值10亿元,其中6家企业厂房已经交付。陆续到来的优质项目,为深惠产业协同发展增添新动能。

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强镇兴村,离不开高质量的发展空间。新圩镇打造产业平台矩阵,制定了“1+3”产业发展思路,即以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为核心,划定“梅龙湖组团、红田组团、长布组团”三大产业组团,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新圩向现代化产业新城转型。

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南方+记者 梁维春 摄

谈起发展思路,罗国庆说,新圩的土地很大一个特点就是山地多,能整理出来的土地相对分散,想转变就要突破“零敲碎打”思维,坚持土地连片开发,村与村之间抱团发展。

从高空俯瞰千亿园区红田组团,紧邻着深圳国际低碳城,这是深圳市打造打造万亿级“大低碳”产业集群承载区的核心区域。如今这片临深地块正优化发展规划,探索推进与龙岗合作,与坪地共建国际“低碳产业”产业园,计划引入圆通、橙仕汽车等企业,发展深圳国际低碳城配套产业。正和忠信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这片区域,还有粤浦·启沃智谷一期厂房均已封顶,预计明年6月份交付。

长布组团已有不少企业发展多年,计划通过村级工业旧厂房升级改造项目,推进传统家具行业转型升级等,实现产业空间连片品质建设,提升土地效益。

而新圩镇圩镇中心片区谋划做强服务业。按片区抱团发展,做大“镇域经济蛋糕”,待通畅的交通骨骼和集群效应形成,新圩镇整个区域发展能级都将得到提升。

重塑发展空间

连城带村再造产业引擎

土地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新圩是惠阳面积最大的镇,辖区面积153.52平方公里,与临近的东莞清溪镇面积相当,但亩均产值计算起却相差很远。

这几年,新圩也常受困于土地被低效利用,新项目想进场却难求连片土地的困境。乘着“百千万工程”实施的东风,新圩镇计划加大力度重塑发展空间,向“存量”要“增量”。

新圩镇着力推动“三旧改造“,采取两种方式重塑产业空间:低效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采用“工改工”、连片升级改造、产城融合等方式;低效村镇工业集聚区内产业优化升级,采用招商引资、腾笼换鸟、挖潜提升等方式。计划大力推动新生港源鞋厂改造、白云双新水泥厂改造、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旧改项目、村级工业旧厂房升级改造项目,用现代化产业大厦、工业大楼将过去村级工业中常见的铁皮房、简易厂房取代。

腾挪出空间,还需更多好企业、好项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

新圩镇的亿元以上企业大约占惠阳区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高新技术企业也增势迅猛。这些企业成长快,做好培育,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如今,新圩正全速推动项目建设,盈彩电子等8宗项目建成投产,尚为科技等10宗项目动工,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二期电子信息区等7宗项目竣工,形成产业集群引领作用。

新圩镇内企业惠州市纵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南方+记者 梁维春 摄

新圩镇内企业惠州市纵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南方+记者 梁维春 摄

释放“引力波”,吸引项目入驻。新圩制定了《新圩镇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挂点服务工作方案》,由班子成员全权全责挂点包办重点项目,紧盯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提供“保姆式”精准服务。全镇规上企业实施分类分级服务,建立“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村(社区)书记”分层分级挂点服务企业机制,实现快捷送“策”上门、高效排忧解难;持续开展服务企业“直通车”“书记会客室”活动,实现企业服务“零距离”“面对面”。

此外,发展空间重塑还包含交通网络完善。新圩镇在加快融入大湾区交通一体化体系上下更大功夫,着力打造深莞惠交通互联互通枢纽,推动连接深莞的新清大道、新南大道、X886等道路建设。

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工程。历史资料图

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工程。历史资料图

如今,串起惠阳区两大千亿园区的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工程通车在即,届时新圩镇的发展骨架将进一步拉大。

推进“百千万工程”,不仅要从大处着眼,还要细处着手,找到社区和乡村“活力密码”。

新圩镇有2个居民委员会和11个行政村,9月举办“百千万工程”农村头雁擂台比武活动,各村聚焦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展示工作思路与实现路径。

梳理家底,乡村发展重点已明确。推进长布村1号地块村企合作开发、花果村广蓉欧项目村企合作、新联村连片水稻种植、红田村大湾区旧改项目、约场村打造红色文旅项目……

焕新镇村面貌

打造惠阳区副中心城市

“路旁这个是我们一寸一寸争取,见缝插针植绿打造的小微绿地。前面是边角地打造的‘口袋公园’。”新圩镇近来颜值提升了不少,惠阳区新圩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李福遇一路边走边介绍。

新圩以打造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为契机,力促城市风貌、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配套等实现质的提升,全面启动“十八个一”工程,涵盖“美丽圩镇十三个一”工程、“中心镇五个一”工程。其中,绿美生态小公园、便民服务中心等12个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另外5项包括美丽圩镇客厅项目、美丽乡镇入口通道项目、房屋外立面提升项目、美丽河道项目、美丽示范主街项目,计划在春节前完工。

在新圩镇一张规划蓝图上,经过打造后的“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个美丽圩镇示范主街”等18个一项目被一一标识出来,在地图上连接起来就像一只漂亮的蝴蝶,正展翅待飞。

据介绍,新圩在市住建局、省规划院专家团队指导下,规划了高速出入口--丹东线外立面改造--示范主街--城市客厅--205国道沿线综合整治+街心公园--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的连片示范点,确保“连成片、有看头”。

美丽圩镇的打造,需凝聚合力,新圩镇干群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城市更新,“镇”在“美颜”:

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示范引领。长布籍和元洞籍的干部职工率先响应绿色农房光伏建设工作,改造绿色农房130栋,目前已全部完工。

大力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积极引导企业帮扶,企业捐资完善红卫小学、约场中学等教学设施,推进卢伟如故居等文旅项目,建桥梁、修村路、种绿植等。

广泛动员村民群众参与,主动落实“门前三包”、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创建评选活动,快速响应美丽圩镇“七个一”房屋外立面提升工作,合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当下,新圩正热火朝天地全面铺开城镇风貌提升行动。对国道205线、国道228线、龙湖东路等主要道路两侧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三线”乱拉挂、占用机动车道、人行道和车辆乱停放、占道经营、违规设置商业广告等问题。“三线”治理约17公里,拆除存在安全隐患、违规设置的广告招牌、破旧附属设施约1.2万平方米,修复破损路面约1.6万平方米,裸地复绿约3万平方米,努力营造整洁优美、规范有序、出行安全顺畅的圩镇环境。

统筹利用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拐角间也能遇见惊喜。践行“微更新”理念,新圩镇拓展绿色公共空间,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因地制宜规划建成3个“口袋公园”、5处停车场以及一批小微绿地,使多处荒芜地块“华丽转身”。

除了外在颜值,美丽圩镇需内外兼修。新圩聚焦服务提质,做优“生活圈”。建成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新增停车位500余个;与企业合作提供助餐配餐服务,布局开设长者食堂;升级改造富阳农贸市场,着力打造牧云溪谷商业综合体完善商圈,提升惠民便民服务水平。还有惠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建项目(一期)门诊医技综合楼已封顶,新圩医院约场门诊部、新锋小学正在推进建设中。

惠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建项目(一期)门诊医技综合楼已封顶。

惠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建项目(一期)门诊医技综合楼已封顶。

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基础设施质量、提高公共服务标准、改善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治理效率,新圩镇正走在路上,力争2025年建强中心镇,发展成为惠阳区副中心城市。

南方+记者 蓝单

通讯员 卢旭晓 张智军

链接

新圩镇长布村奋战“百千万工程”:既要颜值又要产值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