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牺牲时年仅24岁!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南海罗遇坤的英勇事迹

南海老班长
+订阅

03:47

点击视频,聆听“南海老班长”红色讲师团讲师为你讲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南海罗遇坤的英勇事迹

讲述先烈故事,点燃信仰之光。为缅怀英烈,“南海老班长”红色讲师团线上微课堂今天推出第四集,由“南海老班长”红色讲师团讲师杨立辉带大家走进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南海丹灶籍烈士罗遇坤的故居,带您回顾百年前黄花岗起义腥风血雨的革命故事。

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南海籍有13 人,而丹灶占了9人。他们分别是:大涡村的黄鹤鸣,西城村的陈春、游寿,良登村的罗联、罗干、罗进、罗遇坤,银河苏村的陈才和陈福。

转瞬即逝一百多年过去了,但是部分烈士故居依旧保存尚算完好,位于南海丹灶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罗遇坤的故居静谧而庄严。

罗遇坤1887年出生于南海丹灶良登村,作为最受父母疼爱的“拉仔”,罗遇坤从小爱好习武,练得一身好武艺,拳脚功夫,刀枪棍剑,都耍得灵活自如。他十多岁开始到南洋谋生,在越南海防广隆昌机器厂当工人时,接受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1910年11月,孙中山召集黄兴等同盟会重要骨干进行研究,决定召集同盟会精英在广州和清政府决一死战。不过原定在1911年4月13日的起义,因事前发生广州戒严和军械未齐等原因,被迫推迟到4月27日下午五点半,黄兴率800名敢死队员分四路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和守南大门,与大队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双方激战一个昼夜,由于敌众我寡,起义军终因伤亡过大,被迫退却,牺牲百多人,一批义士因弹尽被捕英勇就义。罗遇坤也在这场战斗中被捕最后英勇牺牲,时年24岁。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多方设法收殓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城东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起义,是一场英勇悲壮的爱国行动,在国内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1932年,罗遇坤由革命纪念会审查后列于“补书辛亥三月甘九广州革命烈士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罗遇坤为革命烈士。

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守护了我们,保护我们远离战乱和流离失所。他们为革命事业把生命置之度外,虽然起义失败,但却成就了一世英名。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这些先烈而自豪,更加应该传承发扬他们的爱国精神,我们坚信革命先烈的浩然正气,将激励我们前赴后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近期热点活动

@高效便捷!南海退役士兵学费减免实现“指尖办理”!

@南海发布征集令,诚邀社会各界加入“南海老班长”军创朋友圈

@南海区退役军人,指尖上的法律咨询公益服务上线啦

@退役军人荣誉室开放了!欢迎预约体验,零距离感受老班长铁血荣光

@助力老兵解“心”结!南海退役军人心理咨询线上服务开通

来源:南海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编辑:南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南方号编辑小组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