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底前,广东将实现县级敬老院全省覆盖

广东民政头条
+订阅

11月22日,广东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省民政厅副厅长熊松表示,民政部门将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大养老政策措施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支持倾斜力度,加快推动建立对口协作与结对帮扶机制。到2025年底前,将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

熊松表示,广东省养老服务发展目前处于建设性阶段,城乡区域之间发展水平不均衡,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市场化水平较低、有效供给还不充裕,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能力相对薄弱。因此,民政部门将多措并举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大养老政策措施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支持倾斜力度,加快促进养老资源要素有序流向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分类保障城乡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养老服务协调均衡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民政部门将加快健全完善县镇村衔接的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其中包括发展乡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型养老,鼓励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设立长者饭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长者饭堂建设和运营。以及推进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在2023年底前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不低于55%,到2025年底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不低于60%,并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在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此外还将持续推进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建设,在2023年底前实现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2%,2025年底前不低于55%。

据熊松介绍,为了加快提升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整体质量水平,民政部门还将加快推动建立对口协作与结对帮扶机制,推动出台广东养老服务对口协作与结对帮扶实施方案,部署全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机构之间分层分类地建立多层次养老服务协作帮扶机制。通过地区对口帮扶、机构结对共建、项目合作共享、人才交流互训、输出经验模式、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共同解决地区薄弱环节和发展缓慢等关键问题。

南方+记者 汪棹桴 余嘉敏 吴晓娴

更多报道

广东将为各类老年人提供29项基本养老服务

今年广东“长者饭堂”数量预计增至3000家

广州长期护理险待遇已惠及约13万人

今年广东省财政安排8.89亿元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20年以来,广东已改造5700个老旧小区

编辑 田一鸣
校对 郭晓波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