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丨黄文隽 陈斯敏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2018-2023年,中山大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课题组连续开展6轮全国调查,倾听经营主体的声音,记录全国各地“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最新进展。
前言
南京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原则,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提出开展营商环境树立新标杆系列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总结改革新成果,树立营商新标杆。
——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调查2023
江苏南京分队
南京,六朝古都,江苏省省会,地处长江下游沿岸,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是长江下游和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产业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中心重要的经济城市,更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科教城市及交通枢纽。
7月10到11日,调研员在江宁区、浦口区、雨花台区和高淳区4个区的政务服务中心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南京市营商环境建设效率与温度并重,在为办事群众提供高效服务的同时,也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充满人文关怀的配套服务,让办事群众宾至如归。
01 环境优美,服务到位
南京市各个区的政务服务大厅都宽敞明亮,在环境建设和区域设置上充分体现了方便经营主体办事的思考。
雨花台区的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专门的填单区和自助查档区,该区域提供企业登记注册的各种材料供办事群众取阅,桌子上还有电脑和相关的办事指南与模板,办事群众可以在等待的时间在此区域补充相应的材料,非常方便。
图1 雨花台区自助查档、填单区
每个大厅都提供舒适的休息区域,都配备有饮水机、软皮沙发和图书角。等候叫号的群众可以在休息区域等待办理业务、填写材料。在业务办理的等候区,服务大厅还专门配备有老花镜供前来办理业务的老年群体使用。
图2 雨花台区政务服务大厅休息区
图3 江宁区政务服务大厅休息区
优化办事大厅环境的同时,南京市也在积极提升政府服务的质量。
在线下,大部分政务服务大厅均设置了自助办理服务的区域,既有将多个部门业务整合的政务一体机,又有针对高频事项业务的专门自助机,税务、社保、企业信用、不动产自助查询等业务均设置了专门的自助办理机,方便经营主体的不同办事需求。
图4 浦口区政务服务大厅柜员机
雨花台区政务大厅设有一台24小时自助政务一体机,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机器可以办22个部门的业务,并且24小时都开放,群众可以在非工作时间通过这台机器办理业务。”
在线上,南京市的“宁满意”政务服务网提供多项特色创新服务,致力为办事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利企、区域特色服务。在江宁区调研的时候,有经营主体提到:“现在很多信息在网上都能查到,相对来说比以前方便很多,许多信息都公开了。”
图5 南京市“宁满意”线上服务界面
南京市各个政务大厅的窗口办事效率也很高。在高淳区政务服务中心调研时,有经营主体对大厅的办事效率称赞不绝:“大厅办事这边各方面还可以,高淳这边办事还是很赞的。”
02 态度顺心,监督用心
调研发现,南京市各个区的政务大厅都积极地接受群众监督。如果经营主体有办不成的事情,群众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反映,如现场办公室投诉、电话投诉、意见簿或意见箱投诉等等。
高淳区的政务服务中心,投诉电话在最显眼的地方;在市场监督的办事大厅还滚动播放着办不成事的反映办法;鼓励群众进行监督的告示也随处可见。雨花台区的政务服务大厅在非常显眼的区域贴有办理营业执照不需要收费的提示,提醒办事主体不要轻信代办业务,随时可以对有偿代办进行举报,非常贴心。
江宁区的政务服务中心设有“先解决问题再说”的快处(快速处理)中心,经营主体遇到问题后,能够在快处中心得到解决。
图6 江宁区政务服务大厅快速处理窗口
03 系统繁琐,美中不足
南京市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打造舒适环境、接受群众监督,充分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但美中不足的是,政务服务中心的电脑系统似乎还有待优化。当问及线上办理系统是否好用时,大多数经营主体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但也有小部分办事群众反映电脑系统使用较为复杂,对不熟悉电脑操作的人不太友好。相比于自己摸索怎么使用网络系统,他们更倾向于来到大厅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办理业务,有经营主体说:“还是人工办理比较方便。“;在江宁区政务中心进行调研时,有经营主体反映电脑系统不好用且时常会出问题:“要三四个小时,登很多次,因为我要反复理解它是什么意思,还需要我下载一个身份验证,流程比较繁琐。”
南京市连续两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一件事一次办”“企业家服务日”“‘基础+特定’资质一次办理”等三项创新举措获国务院办公厅推广。我们相信,南京未来一定能够继续效率与温情两手抓,加快构建“市场主体向往、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加强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纽带,赢得企业的信任,助力更多企业腾飞。
调研| 黄文隽 陈斯敏 刘洁仪
编辑| 郭栢瑄
排版|郭栢瑄
2023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调查往期回顾
宁夏
浙江
福建
广西
上海
湖南
安徽
贵州
河南
北京
「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暑期调研记录」更新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