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珠海发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承压前行,珠海工业“主引擎”强势发力,推动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成绩来之不易,凸显珠海信心与决心。南方+推出“观数据 强信心”系列报道,从不同切面观察前三季度珠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敬请垂注。
3000亿元!
10月27日,珠海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4.90亿元,同比增长3.6%。这也是珠海首次在前三季度突破3000亿元。
压力之下,每一点进步都来之不易。
细看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工业“压舱石”作用发挥显著——前三季度,珠海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53.65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居全省第二;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0%,占投资比重从2021年的17.6%提升至36.8%,超过房地产开发投资成为拉动全市投资的最大支撑。
读懂“三季报”,才能打赢年末“收官战”。数据背后,展现出珠海“制造业当家”势头稳、动能足、新质生产力加快涌现的新气象,释放珠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
飞驰“新赛道”
以制造业闻名全球的珠三角,素有“世界工厂”之称。观察珠三角城市的经济运行状况,工业是“晴雨表”。
从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来看,珠三角有6个城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珠海前三季度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53.65亿元,同比增长5.6%,在珠三角九市中仅次于佛山,与中山并列第二。
如今的制造业主战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珠海为何能突出重围?其背后的关键词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这是一个刚刚走进大众视野的新词汇。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关键。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珠海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下,珠海正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集中发力。
反映在具体数据上,前三季度,全市“4+3”产业实现增加值880.88亿元,增长7.6%,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4%,“长势”喜人。
其中,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精细化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7.6%、2.6%。“最热赛道”新能源产业增加值更是猛增29.0%,成为最大亮点。
今年4月,高景太阳能珠海金湾5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三期基地已全部投入使用,产能顺利爬坡,公司自身行业领军企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并有望加速带动光伏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向珠海聚拢,助力珠海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从创办成立到跻身行业龙头,高景太阳能仅仅花费了四年时间,这也是珠海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缩影。
“新质”涌动结构优。面对经济“新风口”,珠海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形成经济行稳致远的不竭动力。
产业立柱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彰显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现如今,投资制造业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各地的普遍共识。
前三季度,珠海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0%,占投资比重从2021年的17.6%提升至36.8%,超过房地产开发投资成为拉动全市投资的最大支撑。
在工业投资中,代表产业高端化趋势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更能反映投资的质量和“含金量”。前三季度,珠海制造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4.1%、22.5%,高端化转型趋势显现。
稳投资,必须先引资。今年以来,各地招商比拼你追我赶,纷纷使出“吸金大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成为抢滩布局的重中之重。
激烈的竞争中,珠海依托“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的5.0产业新空间,以大空间牵引大项目,加快实施产业立柱行动,将空间潜力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5月,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珠海投资建设18GWh储能电池项目,总投入约100亿元,达产后年工业总产值约144亿元;
9月,锂电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企业——珠海万锂落地斗门大横琴5.0产业新空间,投资建设电池级碳酸锂产业项目;
10月,液流电池新贵纬景储能宣布,其锌铁液流电池“超G工厂”在珠海富山工业园全面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超6吉瓦时,成为全球首个吉瓦级别的液流电池制造基地……
据统计,珠海今年新洽谈签约的29个产业立柱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签署落地投资协议的项目18个、总投资654.5亿元。
珠海5.0产业新空间目前已投入使用544万平方米,已建成及在建超1000万平方米,正式签约入驻项目219个。
加速落地的产业立柱项目,其价值不仅在于产值的贡献,更在于对产业链的补链、延链、强链作用。
随着一批龙头、链主企业落地,超级工厂和制造基地的启用,将带动其产业链上的企业进驻珠海,形成配置完善的高端产业生态圈,为珠海奔向万亿工业强市奠定基础。
【采写】南方+记者 蒋欣陈
【统筹】沈梦怡
相关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