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2日,肇庆市第三届人才节拉开帷幕,诚挚邀请海内外人才来肇庆“过节”,并发布了《关于优化实施西江人才计划的意见》,即《西江人才计划》2.0政策(下称“2.0政策”),推动全市人才队伍规模加速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加快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肇庆特色的人才雁阵格局,为肇庆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016年,肇庆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成体系的人才政策,即《西江人才计划》,7年来为肇庆“育才、引才、聚才、用才”打下了坚实基础,人才总量上升到突破110万人。
“2.0政策”则延用了“主政策+子政策+配套政策”的政策体系,将“1.0政策”的10个子政策,整合、优化、革新成9个子政策,形成“1+9+N”政策体系。今天发布的是体系中的“1”,即主政策,涉及人才发展机制改革、人才项目体系结构调整、青年人才梯队构建、产业人才队伍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化社会事业人才队伍打造、国资国企人才队伍锻造、人才服务品质提升,共8个方面25项具体措施。南方+为你梳理了“2.0政策”的新变化。
9月21日,肇庆市第三届人才节拉开帷幕,并发布《关于优化实施西江人才计划的意见》。南方+ 卢逸轩 摄
变化一
人才体系结构更优
将原来由高层次人才和西江拔尖人才两个项目构成的人才项目体系调整为由西江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西江拔尖人才、西江优秀青年人才构成的,涵盖高端、拔尖和青年骨干人才三个层次的完整梯队。
西江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项目,对战略科学家最高给予1亿元综合性支持;对创新创业团队给予200—1500万元、领军人才给予100—600万元项目扶持。
西江拔尖人才项目,在企业经营管理、科技创新、技术技能等9个重点领域下放评审权限,建立以创新价值、专业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分行业、领域和类别制定差异化评审标准。
西江优秀青年人才项目,每年遴选一批在肇庆市工作的青年人才,分层分类管理服务、跟踪培养,形成“西江优秀青年人才库”,作为“西江拔尖人才”青年后备队伍。
此外,肇庆还将积极探索人才共享的有效模式。制定出台柔性引才政策措施,鼓励本市各用人单位积极柔性引进市外高端智力资源,每年定期开展企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兄弟城市高层次人才资格互认。
变化二
产才融合导向更明
建立“重点人才企业清单”,综合人才集聚、企业产值、税收贡献、科研比重等情况实行年度动态管理,在人才政策待遇上给予优先和倾斜。在重点人才企业推行人才举荐制,进一步探索“按薪定才”“以绩推才”等市场化评价机制。
着力培育产业工程师队伍,对企业新增的正高级职称全职工程师,按照引进博士补贴标准享受相应待遇,在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中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职称自主评审。
持续擦亮“肇庆工匠”品牌,全面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对首次开展自主评价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补助,支持本地企业与职业(技工)院校定向合作开展“冠名班”“订单班”“班级分公司”等。
优化实施“西江产业人才项目”,每两年安排总额最高1000万元资金,竞争性遴选一批县级“西江产业人才项目”,引导和支持各县(市、区)和功能区集中资源重点打造与当地产业需求相匹配、发展现状相适应的特色产业人才队伍。
变化三
青年人才政策更实
设立“肇庆市青年人才发展金”,分区域、分层次对新在肇就业的符合条件青年给予发展金,加大对博士和博士后来肇发展扶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医院和有条件的高新区、产业园区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按照省标准的100%配套建站补贴。
设立“肇庆留才奖”,鼓励在肇院校、博士博士后培养机构等积极留才,按比例给予机构、院校奖励。在外地院校设立“青年人才联络站”,落实工作经费定期开展活动。
设立创业青年人才支持专项,每年评选优秀青年创业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创业资助。设立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加大对青年人才培养举荐力度,提高重大人才工程、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对青年人才的立项比例。
变化四
人才服务品质更优
重新定义“五心”人才服务,提升服务品质,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
提升“省心”服务,建设“人才创享”线上服务平台,深化人才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升级肇庆凤麟卡,配套电子“肇庆人才码”,实现多项人才服务“一码畅享”;
提升“安心”服务,构建人才住房多元化供应体系,健全人才安居保障;
提升“暖心”服务,发放“肇庆凤麟卡”亲属副卡,设立人才医疗中心,强化子女入学保障,实现人才服务“上管老下管小”覆盖;
提升“悦心”服务,探索设立首期1亿元的西江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主要投向人才发起的种子期、初创期项目,实施“人才贷”风险补偿和贴息政策;
提升“舒心”服务,坚持问候、问情、问需、问策“四问”工作法,为人才排忧解难,设立“肇庆人才周”,举办人才节,因地制宜建设人才花园、人才公园等,营造敬才爱才浓厚氛围。
延伸阅读
打造青年“强磁场”,《肇庆市全域创建青年发展型城市实施意见》出台
南方+记者 施亮
通讯员 赵祖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