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美女画家丹红:携南洋三子同寄乡愁 | 丝路来信第五封

四海粤谈
+订阅

00:58

(新加坡画家丹红提及侨批哽咽落泪,时长共58秒)

新加坡美女画家丹红:携南洋三子同寄乡愁 | 丝路来信第五封

在东南亚,有一个由七位热爱中国传统书画的华侨华人所组成的艺术团体,名为“南洋七子”。“丝路来信·全球书法家同写平安批”征集活动令这群海外游子颇感兴趣,“南洋七子”共有四子参与了本次活动。四位书法家通过抄写历史侨批的方式追寻先辈足迹,感悟侨批精神,同书四海谊,共寄丝路情。

感慨四年不曾回国 号召七子同写侨批

画家、策展人丹红是“南洋七子”中的第七子,也是团队中唯一一位女性。丹红,原名黄红,祖籍中国湖南,有着温婉秀气的外表,却潜藏着一颗热情如火的心。从长沙、南京、北京、广州,再到新加坡,她如候鸟般不断迁徙,寻找着艺术理想的栖居之所,但故乡始终是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也正因如此,本次亲手书写侨批的特别体验才使这位侨居新加坡多年的画家感慨万千。

丹红,原名黄红,新加坡知名画家、策展人,“南洋七子”之“芈山子”。

丹红,原名黄红,新加坡知名画家、策展人,“南洋七子”之“芈山子”。

“以前可以在国内外经常往返,非常便利,坐趟飞机才十小时就能回家了。但这次的疫情阻断了我们海外游子与家人的亲密接触,我们已经有四年没有回国了,所以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以前的华侨在海外打拼、心系家国的那种心境,是非常不容易的。”谈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丹红不禁眼眶泛红,哽咽了起来。

丹红在抄写侨批。视频截图

丹红在抄写侨批。视频截图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丹红而言,“丝路来信·全球书法家同写平安批”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而她也很高兴能够参加此次活动。“它能够勾起我们对过往年代的回味,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以及海外华侨与家与国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怀。”

丹红的一番动情之语,道出了无数海外侨胞的心声。疫情虽然挡住了人们归家的脚步,却无法阻隔游子与故乡间深刻的眷恋与羁绊。丹红选择以艺术家的方式,把对故乡的思念化作一纸墨香满盈的侨批,投向那个联结着过去与当下的时空信箱。

在抄写当年海外华侨寄给儿子的侨批时,丹红不禁被信中所承载的嘱托与温情深深打动。她把“丝路来信·全球书法家同写平安批”活动的征集信息转发到“南洋七子”的微信群中,邀请朋友们一同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莲城子”孔令广、“太白子”张书溢与“黄山子”胡恒龙纷纷响应号召,以毛笔写下新侨批。

孔令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球汉诗总会会员。新加坡南洋书画家协会主席。2022年荣获新加坡陈之初美术奖书法最高奖。“南洋七子”之“莲城子”。

孔令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球汉诗总会会员。新加坡南洋书画家协会主席。2022年荣获新加坡陈之初美术奖书法最高奖。“南洋七子”之“莲城子”。

张书溢,马来西亚华侨,职业书画工作者,新加坡书画专栏撰稿人、独立策展人,“南洋七子”之太白子。

张书溢,马来西亚华侨,职业书画工作者,新加坡书画专栏撰稿人、独立策展人,“南洋七子”之太白子。

胡恒龙,旅居新加坡,書法爱好者。“南洋七子”之“黄山子”。

胡恒龙,旅居新加坡,書法爱好者。“南洋七子”之“黄山子”。

七子的缘分始于2016年。当时,新加坡书法篆刻家赵忠迁组建了一个名为“乡音不改”的微信群,邀请同在南洋的艺术爱好者们入群交流。2018年末,群成员由八人减少为七人,有人提议将群名改为“南洋七子”,该名称便一直沿用至今。“七个海外‘游子’,发愿七子团结一心,互相鼓励和切磋技艺,一起继承、发扬和推动中华文化艺术。”

“南洋七子”一起创作书画。

“南洋七子”一起创作书画。

作品入选全国美展 促成国际艺术对话

作为画家,丹红的创作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她喜欢将颜料用笔滴洒在画布上,在随意的笔法间追寻冲突的偶然效果,使画面充满着色彩的自由与张力。其作品曾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地展出,她的两幅作品《美丽家园》《绽放时代》曾入选中国国家级美术展“全国美术作品展”

丹红的作品。

丹红的作品。

丹红入选中国美展的作品《美丽中国》。

丹红入选中国美展的作品《美丽中国》。

丹红多次参加慈善展览及拍卖,也因此获得了新加坡总统哈莉玛颁发的“总统慈善奖状”。

新加坡总统哈莉玛为丹红颁发“总统慈善奖状”。

新加坡总统哈莉玛为丹红颁发“总统慈善奖状”。

作为国际策展人,丹红近年来成功策划了多个国际美术大展,其中最具特色的两个展览分别为:“岭南画学——广州美术学院教师中国画作品展”和“三国言艺——方楚雄、林子平、钟正川水墨画作品交流展”

2017年4月,在丹红的奔忙与牵线下,“岭南画学——广州美术学院教师中国画作品展”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及新加坡文化参赞也到场支持。这场展览不仅是近30年来广州美术学院教师中国画作品在海外的首次整体展出,更是对岭南画派传承及脉络的系统梳理。展览展出了岭南画派多位代表人物的作品,包括黎雄才、关山月、陈金章、杨之光、梁世雄、林丰俗等的代表作。

让中国画走出国门,是丹红策划此次展览的初衷。“中国岭南画派与南洋有着深厚的渊源,像杨之光、方楚雄等老师曾经也在新加坡做过展览。但近些年很多国内画家更关注国内市场,国际交流反而变少。我想这样的一次展览可以打破这一格局,让中国画走出国门,把更多精彩呈现给世人。”

丹红策展的“三国言艺”展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三位中国画大家方楚雄、林子平、钟正川作品。

丹红策展的“三国言艺”展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三位中国画大家方楚雄、林子平、钟正川作品。

2019年初,丹红往返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三地,促成“三国言艺”大型中国水墨书画作品,并成功策划“三国言艺——方楚雄、林子平、钟正川水墨画作品交流展”。参加本次画展的三位艺术家风格各异,在水墨画领域均有深厚造诣,新加坡画家林子平先生与马来西亚画家钟正川先生同属南洋绘画的代表性人物,中国画家方楚雄先生则是“岭南画派”的大师级画家。

在认真研究了中、新、马三国的艺术风格后,丹红将目光锁定在这三位著名画家身上。“我的想法是做一个国际的交流展,他们三位在各自国家都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艺术影响力,以及相当的人格魅力,所以我想如果他们三个人的作品能放在一起展出的话,会是一次非常有意义,也非常震撼人心的展览。”

通过丹红的牵线搭桥,三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以笔墨实现隔空对话,共同诠释了不同艺术风格、不同艺术形式间的相通共存,展示了当代水墨画艺术的包容性与生命力。“三国言艺”颇具新意的创作形式令海内外观众眼前一亮,不仅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当代水墨画艺术的发展风貌,同时也促进了中、新、马三国的人文交流。

“让更多的人认可、爱上中国画,推广中国画与中国艺术,是每一个画者的责任与使命,应该贯穿到我们的生活日常中。”丹红致力于向海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创新传统艺术风格、策划国际交流画展,在中国和新加坡之间架起一座座文艺交流的桥梁,并得到了新加坡及中国文旅部门的支持与认可。作为海外华侨,丹红优秀而有担当,总不忘回馈社会,向海内外诉说着动人的艺术故事与家国情怀。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十周年之际,日前,南方日报、南方+、GDToday发起“丝路来信·全球书法家同写平安批”征集活动。两周内,便收到来自中国、美国、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巴西、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符合要求的新侨批近100封。

【策划】罗彦军 曹斯 赵杨 林旭娜

【文字】南方+记者 周煦钊 林旭娜 实习生 杨悦

【剪辑】南方+记者 周鑫宇

【设计】李哲琳 莫迪

【图片】受访者提供

【参与执行】陈梅玉 邱洪添 谢苗枫 周煦钊 童慧

■链接

爷爷曾受小平同志接见,孙女为“一带一路”项目工作 | 丝路来信第四封

中国导弹先驱徐兰如之女徐午:从延安黄土高原到美国落基山下 | 丝路来信第三封

北伐将领、抗日名将陈铭枢长孙女陈小涟:手书一封,家国牵挂|丝路来信第二封

当西班牙“小书法家”遇到侨批会发生什么?马德里20余名师生接力挥毫

全球征集!书法家一起来写平安批


编辑 王露纯 陈梅玉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